
近年來萬科(000002.SZ)規模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終于落地。9月17日,萬科官網更新組織架構,管控層級由三級精簡為兩級,與華潤置地、中國金茂、招商蛇口等央企所屬地產業務平臺的組織結構改革相似。
萬科組織結構的重大變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撤銷原有的區域層級,設立16個地區公司,由總部直接管轄。
2、撤銷開發經營本部,將其職權一分為二,一部分并入董事會辦公室,另一部分劃給新設立的投資發展中心。
3、設立8個事業部,將非傳統地產開發業務歸入其中。
至此,萬科形成了集團總部+地區公司+事業部的新格局。三級管控變為兩級管控之后,總部直接管理地區公司,約束力和話語權更強。在房地產大勢仍未走出悲觀底色的情況下,深鐵全面接管之后,萬科的“強管控時代”終于來臨。
![]()
雖然最早在房地產領域喊出“活下去”的口號,但在組織結構上,萬科此前未予匹配。
最早始于2012年,萬科區域公司的自主權力開始變大,歷經寶萬之爭后,就在喊出活下去口號的同一年——2018年,在當時的新一輪組織架構變革中,萬科以事業合伙人制度為抓手,推進建立去中心化、蜂窩式、扁平而動態的組織架構,以提高決策效率,及時應對市場一線情況的變化。
在這一輪變革中,區域公司自主權力繼續擴大,總部則相對精簡,只有事業發展、管理和支持三大中心。萬科總部職能定位一度是業績驅動平臺和價值觀倡導傳承等,人數也十分精簡。區域公司享有相當大的投資決策、市場決策等權力。在事業合伙人中,區域公司的一把手通常是“首席合伙人”,因此亦有“區首”的稱呼。
這一“別號”與“特首”有幾分神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區域公司層級擁有自主權力的情況。
這種架構權力下沉至一線,實際上主導了此后幾年萬科的快速擴張。事業合伙人機制將經理人團隊自身利益與公司徹底綁定之后,在房地產市場上行周期中,盡可能快地做大規模,分享資產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成為萬科經理人團隊的重要訴求之一。
在這樣的組織架構下,即便集團總部有控制風險的意愿,也缺乏在組織機制上的現實約束力。在上行周期中,這種組織結構確實幫助萬科及時應對市場機遇,快速拓展業務,做大規模。但是,不斷擴大的資產規模與負債規模,一旦遭遇市場下行,便暴露出決策傳導過程慢,不能及時剎車調整的問題,最終導致被動局面。
其間,萬科也對組織結構進行過調整。2021年10月,萬科重組開發經營本部,負責全面統籌管理萬科七大區域的地產開發業務。七大區域公司又分為五大區域公司和四大開發經營本部直管公司。
深鐵派員深度介入萬科運營管理后,地產周期早已切換至下行通道,防風險、求生存的目標權重,在特定階段內,遠遠大于開拓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管控能力的地位被凸顯出來。更直白一點說,既然深鐵要以自己的國資信用為萬科“做保”,那么,就必須確保能夠“管住”公司,而管控能力恰是國資企業的長項——這就是萬科此次組織架構調整的必要性所在。
區域公司層級撤銷之后,總部將直接管理地區公司,這不僅是減少匯報層級,更是將總部在決策過程中的權重大幅放大,確保集團總部的目標、管理意志、經營意圖等能夠不打折扣地貫徹到市場一線團隊。這一套,國資企業是十分成熟,也是十分擅長的。
要“管住”公司,架構只是其一,還要有人。9月17日,與新組織架構一并官宣的,還有相關負責人的名單。從履歷背景上看,這份名單上的管理層有三大來源:
其一是深鐵或深圳國資背景的企業管理人員,如李剛、王智余等。
其二是萬科近年來管理層中的“留任者”,如韓慧華、孫嘉等。
其三是一批萬科“老人”,其中不乏離開萬科又回歸的人,最典型的便是唐激楊。
除了這三大主要來源之外,還可以細分出一個新的來源:此前一直在萬科供職,但并未位列高管,而在此次調整中得以擢升的人員,如曹江巍等。
從人員構成上看,深鐵及其認可的人員向一線下沉的大勢已經成型,這種人員安排能夠通過人事結構上的因素,確保集團總部對一線地區公司決策、日常經營管理的足夠管控。這樣做的效果,相信不久之后就能更明顯地體現出來。
與“強管控”必要性相關的另一大因素,是資產處置問題。在深鐵通過輸血支持萬科現金流正常運轉的同時,萬科自身也通過處置資產變現充實自身現金流。地產下行周期開啟之后,資產處置的敏感性大幅抬升。一些出險房企在資產處置過程中,就出現過處置價格過低,甚至利益輸送等問題,使得公司資產價值遭遇侵害,同時還暴露出道德、法律風險。
萬科在上一輪規模擴張中,除了拿地開發,也收購、持有、形成了種類繁多,體量巨大的資產。目前,這些資產正在處置過程中。顯然,萬科既要確保資產處置順利進行,以補充現金流,從而盡快償債脫困;又要確保公司利益不受損失,更不能孳生法律、道德層面的風險。要解決這一問題,也需要來自總部、上下一致的“強管控”。
在眾多新設立的地區公司中,北京公司由李剛和王智余分別擔任總經理和副總經理,這兩人均是大股東深鐵背景,李剛還是以萬科副總裁的身份兼任北京公司總經理。從這一人事安排上,足見北京公司的特殊地位所在。
在萬科脫困的過程中,大股東支撐和政策支持均不可少,北京是監管部門集中所在地,僅此一項,不同其他地區公司的“高配”便完全說得通,也體現了深鐵方面謀劃考慮的細致、周全。
同時,在北京,萬科過去幾年中,拿地開發較少,資產持有和交易較多。目前,也正處在積極處置資產變現的過程中,如金域緹香家園項目商業、天竺悅府項目商業、北京萬科持有的萬科云廬、翡翠西湖的商業資產,都在積極尋找買家,進行處置。集團總部的強管控,對于資產處置的效率、合規性和有效性,都能提供較強的保障。
正如我們一直所說,萬科無小事。
★★攸克近期文章推薦★★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