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小戲骨”們的這張劇照時,感覺十分有趣。
![]()
《紅樓夢》原著中,“迎、探、惜”三春的首次出場,是在老太太屋子里,迎接“一進榮國府”的林黛玉。
林黛玉看到的三姐妹,穿著一樣的裙襖,戴著一樣的釵環(huán)。
怎樣讓初來乍到的林妹妹一下子就分清她們?也讓觀眾們第一眼就是知道誰是誰?
2017年,潘禮平團隊的小戲骨版《劉姥姥進大觀園》,用了最直觀、最有效的辦法。
就是依照年齡大小,按照高矮個兒排隊,哈哈。
書中第一次露面的賈惜春,本就應該是個小孩子模樣。
“小戲骨”版并不是依據(jù)《紅樓夢》原著改編的,它只是87版的摹本。
![]()
這幾位小演員,神氣都很像87版的角色,尤其是這位小“賈迎春”,居然頗有牟一的神韻。
想象一下,她們長大了,“穿越”到了87版,就還挺貼的。
不過在曹雪芹先生筆下,個子又高又苗條的應該是賈探春,她是鴨蛋臉型,細眉靚眼、神采飛揚。
賈迎春是合中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膚如凝脂、溫柔可親。
身高這件事兒,87版里的迎春和探春反過來了。
![]()
黛玉進府時的賈迎春是金莉莉,寶釵進府時的二姑娘是牟一,這兩位“賈迎春”,都是幾位姑娘里個子最高的。
金莉莉真的是個失敗的選角,哪哪都透著精明,幸虧換了牟一。
牟一、東方聞櫻和胡澤紅的五官、神情和氣質(zhì),都帶著鮮明的個人標簽。
![]()
兩場戲里的三姐妹,穿著粉色系的同款衣服,色澤、花樣略有差異,電視劇給了她們充分的展示時間,觀眾不會混淆。
這一點,89北影版做得不夠好。
首先是演員更換得太頻繁。
“迎、探、惜”這三個角色,先后由五位演員扮演。
![]()
而且在拍攝過程中,迎春和探春的演員還曾經(jīng)短暫互換過。
其次是給的戲份不夠。
電影版整體容量不足,群戲刪減、壓縮得厲害,大多數(shù)情況下,三春都只是背景板,或坐或站,一人一句平分臺詞,看不出個性。
雖然穿著不一樣的衣服,資深影迷也很難把她們區(qū)分得一清二楚。
![]()
在尚能入目的《紅樓夢》相關(guān)影視劇里,最有趣的三春,還是“安陵容”們演的那一版《黛玉傳》。
三春出場時,一樣高矮胖瘦,肩并肩、一二一,齊刷刷地踩著背景音樂的“點兒”。
![]()
制作團隊知道我們分不清,很貼心地,及時送上“身份牌”。
安陵容我們認識,知道了她在這里是賈探春,可是另外那兩個,看了好幾遍還是記不住。
這一版也算是有些許可取之處,衣服雖然便宜,最起碼季節(jié)穿對了。
本文為我來我看見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