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清東陵,這地方可不是一般的墓地,它是清朝皇帝們長眠的家,規模大得嚇人,從順治皇帝那時候開始建,一直拖到1908年慈禧的陵才完工,整整247年工夫,埋了五個皇帝加上皇后妃子,總共161口人。
清朝這幫滿族人,對陵墓的事兒特別上心,覺得風水好,國家就興旺,子孫就發達,所以選址在河北遵化昌瑞山一帶,山清水秀,背靠群山,前有河流,典型的帝王氣派。
![]()
清亡了111年了,按1912年宣統退位算,到現在2023年剛好111年,可這清東陵邊上居然還有人守著,叫守陵人,他們干這活兒干了好幾百年,為啥到現在還不散?
先說守陵人這差事是怎么來的。清朝早期,順治皇帝1661年下令建陵,那時候還挺野蠻的,皇帝死了,身邊的嬪妃太監宮女得陪葬,活人跟著下土里去,陪著皇帝過日子。這制度聽著滲人,還費錢費力,國家得抽調一大堆人去修墓,百姓的勞力全搭進去了。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時候,1673年左右,他覺得這不行,太殘忍了,也影響國家發展,就下詔廢了殉葬制。換成啥?就選一批人專門守陵,不用死人陪著,用活人看著陵墓,確保安全。
![]()
這批人就叫守陵人,主要從八旗里挑,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的子弟優先,因為滿族人講究血統純正,這些旗人忠誠度高,不會輕易背叛。
選拔標準嚴,身體得壯實,還得會點武功,防著盜墓賊。官職也不低,頭頭是正三品,普通侍衛正七品,擱清朝,這級別相當于縣丞。
守陵人干啥呢?主要三件事:防盜、祭祀、維護。陵里陪葬的東西值錢,金銀珠寶、瓷器書畫、皇帝生前愛好的玩意兒,全塞進去,值老鼻子錢了。要是沒人守,早被賊光顧了。康熙時候就設了駐防八旗一千多人,輪班巡邏。
![]()
祭祀是日常活兒,每天上香叩頭,保持陵園干凈莊嚴。維護包括打掃神道、修補圍墻啥的。清朝對這事兒重視,內務府管著,禮部供祭品,工部負責修陵。守陵人住陵邊營房,三鎮九營八圈的布局,生活挺穩定的。
待遇咋樣?清朝俸祿高,每人每年24兩銀子,擱當時夠一家子吃喝了,還世襲制,兒子接爸的班,代代傳下去,不愁飯碗。這活兒聽著枯燥,但對旗人來說是榮耀,免賦稅徭役,還沾皇室光。
清朝后期,事兒就變味了。鴉片戰爭后,國庫空了,列強賠款一大筆,守陵人的俸祿減半,從全發變成半發。1900年八國聯軍鬧,北京的庫房都搶光了,陵園的錢更緊巴。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宣統退位,清朝徹底完了。
![]()
按優待條件,民國政府答應每年給滿族貴族400萬兩白銀,包括守陵人的工資,從北京舊戶部庫房發。可民國亂,錢常拖欠,好幾個月不發。守陵人沒著落了,大部分人只能自謀生路,陵外分了點田地,種糧食過日子。
有的賣古董換錢,有的砍樹賣柴,日子苦哈哈的。1928年最慘,孫殿英那軍閥帶兵炸了乾隆和慈禧的陵,盜了寶貝,守陵人攔不住,陵園亂套了,國家文物損失巨大。這事兒鬧得全國嘩然,民國政府才開始重視保護,但資金還是跟不上。
民國時候,守陵人數量銳減,從清朝上千降到幾百,很多人散了。政府在陵邊建學校,讓守陵人后代上學,學點新知識,跟上時代。土地改革中,分田到戶,他們像普通農民一樣耕地,勉強維持。
![]()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陵園更遭罪,日軍占了地,土匪出沒,守陵人得兼職防匪。1945年抗戰贏了,可內戰又起,資金徹底斷了。
少數人留下來,是因為家族傳統,祖輩的誓言,覺得守陵是責任,不能扔下不管。這些人聚在陵區附近,慢慢形成村落,今天的東陵守護鄉就是這么來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情況大變。1952年,國家在清東陵設文物保管所,正式接管,守陵人轉為國家職工,有編制了。工資從國家財政發,每月固定20元左右,夠基本生活,還發糧票布票。土地集體化,他們參與生產隊,種地補貼。
![]()
1961年,清東陵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資金增加,守陵人負責巡查、修復。1982年,更名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專業化了,招聘考古專家、修復師。工資逐步漲,1990年代到每月幾百元,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后,游客多起來,收入穩了。
現在清東陵是5A級景區,年游客上百萬,守陵人這稱呼還用,但工作變了樣。核心是兩萬多后裔,聚在東陵守護鄉,從事導游、檢票、清潔、修復。工資主要國家財政撥款,管理處統一發,平均每月四五千,帶五險一金。
![]()
旅游收入也幫襯,門票分成、文創產品賣,部分回流到職工福利。國家文物局每年投幾千萬修陵,守陵人參與,工資水漲船高。有的后代大學畢業,當講解員,工資更高,七八千起步。
為什么還存在?因為清東陵是國寶,保護需要人手,這些后裔熟悉地形、歷史,忠誠度高,國家用他們傳承文化。沒了他們,陵園安全和講解就缺了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