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句話特別火,叫“歐洲列強,無不懷念我大清”。
你一聽可能就笑了,這話說得真損,但仔細一想,還真是這么回事。
為什么?
他們懷念的不是大清,是那個可以隨便欺負中國、割地賠款、作威作福的時代。
可惜啊,時代變了。
從李鴻章訪美被震撼,到如今外國人來華被驚呆。
這一百多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1896年的中美對話
1896年,74歲的李鴻章訪問美國。
當時的美國,早在2年前就超過英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工業(yè)強國。
![]()
而大清呢?
甲午戰(zhàn)爭剛被打趴下,賠了日本兩億兩白銀,國庫都被掏空了。
李鴻章站在紐約的高樓大廈前,看著100多米的摩天大樓,四通八達的電車,燈火通明的城市,整個人都懵了。
“觀其都會之壯麗,街道之整潔,交通之便利,實為生平未見。”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牛逼的地方。
![]()
當時的《紐約時報》全程跟蹤報道,美國民眾對這個來自神秘東方古國的大臣充滿好奇。
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沉默不語,只是靜靜地看,默默地記。
最諷刺的一幕,發(fā)生在記者招待會上。
有記者問:“中堂大人,您覺得美國怎么樣?”
李鴻章說:“貴國物產豐饒,實在令人羨慕。”
實際上他心里比誰都明白。
大清國不是缺人才,是整個制度爛透了。
一個74歲的老人,為大清奔波了一輩子,明明知道這個國家已經病入膏肓,卻還要硬撐著去修補,去周旋。
![]()
當時的中國,在西方列強眼里是什么?
是一塊肥肉,是一個可以隨意宰割的對象。
李鴻章在美國受到的所謂“禮遇”,不過是強者對弱者的憐憫罷了。
就像你今天去看動物園里的珍稀動物,可能會覺得它很珍貴,但絕不會把它當成平等的存在。
歐洲列強為什么“懷念”大清?
這幫人到底在“懷念”什么?
你真以為他們在懷念康乾盛世?
懷念中國的絲綢茶葉?
別天真了!
他們懷念的,是那個可以開著幾艘軍艦就在中國沿海隨便晃悠,放幾炮就能讓清朝割地賠款的時代。
來,咱們看看當年列強都是怎么“疼愛”我大清的:
英國佬為了賣鴉片,直接發(fā)動兩次鴉片戰(zhàn)爭,最后割走香港,賠款2100萬銀元;
法國人跟著趁火打劫,燒了圓明園還不算,還要賠款800萬兩;
沙俄更狠,不聲不響割走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相當于今天新疆的面積;
日本后來居上,甲午一戰(zhàn)就勒索2億兩白銀,還把臺灣給搶走了;
德國人也不甘示弱,借口兩個傳教士被殺,直接強占膠州灣......
![]()
那時候多爽啊!
想要錢?
派幾艘軍艦來中國沿海轉一圈就行了。
想要地?找個借口開戰(zhàn),打贏了隨便劃。
現在呢?
你讓英國再來要個香港試試?你讓日本再來要個臺海試試?
借他們十個膽都不敢!
為什么不敢?
中國2023年軍費預算約2210億美元,英國才753 億,法國才 613 億。
就這差距,他們拿什么來要地?
中國現在有3艘航母,英國就2艘還老是漏水,法國就1艘還在大修。
055型驅逐艦一下水就是8艘,頂得上整個英國海軍的主力艦。
中國GDP大約是英國的5倍,法國的6倍,德國的4倍。
現在是誰求著誰做生意,一目了然。
![]()
所以你說,他們能不懷念嗎?
那時候多簡單啊,想要什么直接搶就是了。
現在呢?
得求著中國買空客飛機,得盼著中國去投資,得在國際事務上看中國臉色。
但這就是現實,那個任人宰割的中國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要是還有哪個列強敢做白日夢,想著再來中國撈一把,那我們只能送他們一句話:
你活膩了!
外國人來華被驚了
再看看今天的外國人被驚呆。
你隨便上網搜搜,多少老外來中國后的反應?
一下飛機就懵了,這機場也太大了。
坐上高鐵又懵了,這速度,這平穩(wěn)度,硬幣都能立起來。
出門買東西又懵了,手機支付這么方便?現金都沒人要了。
點個外賣又懵了,半小時送到?在我們那得等1-2 小時......
搜索“老外在中國”,滿屏都是他們懷疑人生的表情包。
說個最經典的,日本導演竹內亮拍的《后疫情時代》。
片中有個細節(jié):
武漢在疫后快速建起的5G智慧工廠,整個車間就幾個工人在操作,全是機械臂在干活。
陪同參觀的日本企業(yè)家看得目瞪口呆,反復問:
“這真的是在武漢嗎?”
很多日本人還以為中國是個發(fā)展中國家,來了才發(fā)現,原來發(fā)展中國家是我們自己。
最搞笑的是,很多老外來了中國后,回國反而各種不適應。
有個美國博主發(fā)吐槽:“回美國后最不習慣的是什么?是沒有高鐵,是沒有外賣,是晚上不敢出門,是網速慢得要死......”
底下的評論笑瘋了:“恭喜你患上離華焦慮癥。”
這話雖然帶著調侃,但反映的是一個事實:
今天的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西方了。
中國的高鐵里程超過4.8萬公里,比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多。
![]()
美國的鐵路呢?
很多還是 20 世紀后改造的,時速不到100公里。
在中國,你可以不帶現金。
在歐美呢?
信用卡都經常刷不了,更別說手機支付了。
上海的陸家嘴、深圳的前海、北京的國貿,哪個不是世界級的城市中心?
相比之下,紐約的地鐵破舊不堪,倫敦的街道狹窄擁擠。
所以你說,老外來中國能不驚嗎?
李鴻章要是能看到今天,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巨變?
從李鴻章被震撼,到老外被驚呆,這一百多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路。
這條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這話聽起來可能有點官方,但事實就是如此。
來看看這一百多年中國走過的路:
1949年前:被列強欺凌,被日本侵略,內戰(zhàn)不斷,民不聊生。
1949-1978年:站起來了,在曲折中前進。
1978年至今: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全面崛起。
特別是最近這十年,中國的發(fā)展速度讓全世界瞠目結舌。
為什么能這么快?
我們有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而且非常務實。
你看那些天天打仗的國家,哪個能發(fā)展好?
中國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穩(wěn)定,這就為發(fā)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
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中國不搞意識形態(tài)的爭論,就踏踏實實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
人民勤勞,善于學習。
中國人的勤勞是刻在骨子里的。
你看哪個國家的人像中國人這樣,為了美好生活可以拼命工作?
從當年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到現在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中國人學習能力世界第一。
這些因素加起來,就造就了今天的中國奇跡。
![]()
反觀西方呢?
這二十年他們在干什么?
在搞立場正確,在制裁,在搞各種內耗。
歐洲躺平了二十年,美國在全世界到處點火,結果自己的基礎設施破敗不堪,制造業(yè)空心化,社會矛盾激化。
這么一對比,你就明白為什么中國能后來居上了。
覺醒的東方雄獅
寫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李鴻章晚年說的一句話: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
這話說得真讓人唏噓。
一個盡心盡力想要挽救國家的人,最終卻發(fā)現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紙糊的老虎。
但今天的中國,早已經不是“紙糊的老虎”了。
我們是真老虎,是已經覺醒的東方雄獅。
從李鴻章訪美被震撼,到如今外國人來華被驚呆。
這一百二十多年,中國走完了西方發(fā)達國家兩三百年才走完的路。
這其中的艱辛,這其中的奮斗,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驕傲。
李鴻章地下有知,或許會淚流滿面:
“一百多年了,我們終于不用看人臉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