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姓孔,是孔子的孫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被稱為儒家五大圣人之一。
![]()
子思認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也都有自己的缺點,但是呢,要用人所長,棄其所短,才能最大程度發揮人的長處。
他向衛國的國君推薦茍變,認為茍變是個可以統領五百人的守望城之將。衛侯說:“先生,我知道他是一個將才。但是,我聽說他做小官負責征稅的時候,吃了老百姓兩個雞蛋,我認為他的德行有瑕疵,所以才沒有用他。”
子思諫言:“圣人選人任官,就像木匠選用木材一樣,用其所長,棄其所短。一根粗壯的木材,哪怕上面有一小段蟲眼或者腐爛的地方,高明的木匠不會丟棄不用,會把它用在合適的地方。現在國君您身處亂世,正需要網羅各種有能力的人才為您所用,因為兩個雞蛋這樣的小事而舍棄了一個守城大將,可不是明智之舉呢。”
衛侯接受了子思的建議。
![]()
子思聽說,衛侯在朝會上提了一個不高明的計劃,而群臣卻都附和他,拍他的馬屁。
子思對公丘懿子說:“唉呀,我看這衛國,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
公丘懿子問其原因。
子思說:“你看,君主自以為是,謀臣們就不敢提不同的意見。哪怕最終做了正確的事情,取得了好的結果。但卻助長了貌似大家意見一致的形式主義的風氣,也助長了阿諛奉承的歪風斜氣。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于是,子思就對面衛侯說:“你的國家,將一日不如一日了。”
衛侯問其原因。
子思說:“君主你做決定時自以為是,謀臣們都不敢提不同的意見去矯正君主的錯誤決策。可想而知,你的大臣們講話,他們的下屬和臣民也不敢矯正他們的錯誤。上位者自認為自己賢能,下屬們阿諛奉承,阿諛奉承能取得利益,指出錯誤會得到禍事。長此以往,怎么會有好的結果呢。”
自以為是,不知反思的人,具備NPD的典型特征。遇到NPD這種人,逃離是唯一的選擇。否則,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要么虛假的形式主義,要么痛苦地活在別人的世界里。
![]()
讓樹成樹,讓花成花,讓自己成為自己。讓別人,成為他自己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