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剛追完《長安十二時辰》原著時,特意翻了馬伯庸的訪談,他說自己寫故事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當時還覺得是謙虛,直到研究了他從論壇寫手到暢銷書作家的進階路,才發現這套“簡單方法論”。
今天分享4 個能直接落地的技巧,幫新手快速擺脫寫作困境。
01 用“三分鐘故事法”抓核心
馬伯庸在一次講座里提到,他寫任何故事前,都會先逼自己用三句話講清楚:“誰在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麻煩,想怎么解決。”
比如《長安十二時辰》的核心就是:“死囚張小敬在長安,要在十二時辰內阻止恐怖襲擊,他得和少年李泌聯手破局。”
這招對新手太重要了!很多人寫不下去,就是因為一開始沒想明白核心沖突。
實操步驟:拿一張便利貼,用 “人物 + 場景 + 困境” 的公式寫核心,寫不下去時就看便利貼,保證不跑偏。
02 學會積累素材
馬伯庸的書房里有個小箱子,裝著他隨手記的零碎:地鐵里聽到的吵架、老報紙上的奇聞、甚至是外賣單上的備注。
他說這些“廢料”都是蕞好的素材,就像熬湯,邊角料也能出鮮味。
新手別總想找多么深奧的素材,身邊的碎片就夠用。
三個收集技巧:
——建“三秒備忘錄”:看到有趣的場景立刻拍下來,配一句描述
——記“對話碎片”:聽到有意思的話馬上記
——攢“冷知識卡片”:把刷到的冷知識寫成短句
03 學會搭建文章框架
很多人寫長篇時總是卡文,馬伯庸的辦法是“先插路標”。
比如他寫《古董局中局》時,先在文檔里列好10個關鍵節點:“發現佛頭→被騙→找線索→遇故人→陷險境……”
——每個節點下只寫一兩行提示,像“第 5 個路標:主角在老茶館聽到‘佛頭有假’的傳聞,說話人是個瞎眼老頭”。這招能幫新手打破完美主義陷阱。
還記得馬伯庸說過:“寫作就像學騎自行車,一開始覺得難,練熟了就會發現,保持平衡也非常簡單。”
他剛開始在論壇寫文時,也被罵過“邏輯混亂”“文筆像流水賬”,但他每天雷打不動寫 2000字,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新手別害怕“寫得爛”,先把“簡單方法”練熟:用三句話定核心,靠碎片攢素材,插路標搭結構。
來源:一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