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 id="ue9b1"></blockquote>
    
    

    <style id="ue9b1"></style>
      <sub id="ue9b1"><p id="ue9b1"><form id="ue9b1"></form></p></sub>

      <strong id="ue9b1"><button id="ue9b1"><mark id="ue9b1"></mark></button></strong>
      成年午夜性影院,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20歲輟學生,2天搞定3500萬融資

      0
      分享至


      在你的產品中,用戶點擊了哪里?跳轉了幾步?為什么流失?在哪一步流失?為什么留下?為什么會轉化?為什么會付費?

      在過去,互聯網公司用 Mixpanel、PostHog、Amplitude 等分析工具,試圖理解用戶在產品中到底做了什么?但這些工具依賴事件埋點、代碼追蹤和靜態報表——不僅耗時長,而且只要產品結構變了,就需要重構分析系統。

      “就算你成功追蹤了這些數據,你依然無法真正了解用戶是如何與產品互動的、體驗卡在哪兒、流失發生在哪個瞬間。”

      Human Behavior,這家僅4個月大的YC初創公司,另辟蹊徑,押注“視覺AI”:不再追蹤點擊,而是“觀看”真實的“用戶行為錄像”,借助計算機視覺AI,提取關鍵信息并生成報告,幫助產品團隊快速回答那些最核心的問題。

      Human Behavior僅用了兩天時間便完成了500萬美元(約3561萬元人民幣)種子輪融資。此次融資陣容強大,包括General Catalyst、Y Combinator、Vercel Ventures,以及Y Combinator創始人Paul Graham本人。

      Human Behavior的團隊,只有三位年輕人:20歲的CEO Amogh Chaturvedi、22歲的COO Chirag Kawediya 和 22歲的CTO Skyler Ji。他們將 Session Replay(用戶行為錄像) 重新定義為 AI 時代最真實、最被忽略的行為數據金礦。

      在一次長達 20 分鐘的對談中,Human Behavior CEO Amogh Chaturvedi 分享了他們從“無主意”到“被用戶瘋狂喊Yes”的轉型全過程。他講述了 YC 如何教會他“別急著寫代碼,先聊100個用戶”;也分享了為什么產品不完美沒關系,只要你真正在解決“燃眉之急”,用戶會原諒一切Bug。

      劃重點:

      1、Human Behavior 到底在做什么?

      “我們在構建一套AI系統,能觀看用戶在你產品上的真實使用錄像,自動分析用戶的行為軌跡,幫助你理解:用戶為什么留下來?為什么流失?他們為何會付費?他們在你的產品中到底做了什么?”

      Amogh 一語道破 Human Behavior 的核心:他們不是做點擊追蹤,而是圍繞“行為錄像”,構建出一整套更真實、更智能的產品洞察系統。他們稱之為“分析背后的為什么”。

      2、什么是用戶行為錄像(Session Replay)?

      “簡單來說,就是客戶使用產品時的錄像回放。我們通過重建頁面 DOM 元素、鼠標移動軌跡和點擊位置,完整還原用戶的操作行為。就像你在看一段視頻,但它記錄的是真實用戶如何使用你的產品。”

      這背后基于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突破。過去視覺模型準確率不夠,無法大規模分析用戶錄像;現在模型成熟了,他們抓住時機“下場造工具”。

      3、如何驗證這個產品真的有價值?

      “我們從沒寫一行代碼前,就和上百位產品團隊聊過——包括多家獨角獸、500強公司?!?/strong>

      他們通過冷郵件(Cold Email,在沒有任何事先關系或溝通的情況下,主動發給對方的一封電子郵件)、朋友介紹、死纏爛打約上對方通話,每次通話后就在白板上寫下“他們最在意的5件事”。最后整理出高度共識的核心需求。

      Human Behavior 就是這樣被這些需求“雕刻”出來的。

      3、怎么找到第一批客戶?

      “基本就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很多大客戶其實是我們自己跑去找的,目前還沒做到大量自然轉化。”

      他們也用 Apollo 等工具每天發500封冷郵件,并設置多個郵箱,“不厭其煩”。

      4、YC的影響:真正“改變了我”

      “我申請 YC 純粹是因為——誰不想申 YC 呢?我是第一次創業,也沒啥人脈,YC讓我接觸到了硅谷真正的創業圈?!?/strong>

      “YC面試雖然只有10分鐘,但很緊張。他們問題不難:你在做什么?誰是競爭對手?你能兩句話講清楚嗎?講不清楚就有問題了。”

      “最重要的是,YC讓我意識到創業的本質是:‘做人們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搞炫酷品牌。斯坦福里我們老聊融資、曝光、上線,但沒人談用戶問題?!?/strong>

      5、Lean實驗:從小步試錯到不斷演化

      “YC教我最深的是‘Lean實驗思維’。別造一個完美產品再推出,而是快速造個60分的版本丟給用戶,用數據說話,用反饋迭代?!?/strong>

      6、給創業者的建議?

      “我現在還沒有打造出一個偉大公司,所以不敢妄談經驗,但我覺得:在你沒和足夠多人聊清楚他們的痛點、沒得到強烈需求驗證之前,不要急著開工?!?/strong>

      “真正有價值的產品,即使Bug一堆、體驗粗糙,用戶也會愿意付費,只要你解決的是他們‘頭疼級別’的問題?!?/strong>

      今天這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enjoy~

      01

      從黑客屋走出的創始團隊


      TechCrunch報道截圖

      Human Behavior的三位創始人分別是CEO Amogh Chaturvedi、COO Chirag Kawediya 和CTO Skyler Ji。三人相識于2023年一次黑客屋項目,那是Chaturvedi大一結束后組織的一場“邊住邊造”的創業實驗室——本質上是為和朋友們共同生活、共同創造找個好借口。

      他們的第一家公司叫 Dough,是一款為電商企業設計的會計工具,完全靠自籌資金啟動。和Amogh從斯坦福輟學一樣,Skyler Ji也選擇輟學(離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而 Chirag Kawediya則完成了大學學業。

      雖然最初YC對Dough所處市場的前景持懷疑態度,但仍接納他們進入今年春季創業營,理由是——“他們應該會很快轉型”。事實也正是如此。團隊幾乎立刻就對現有客戶進行了深入訪談,想搞清楚他們是否還有別的痛點。

      反饋高度一致:Dough可以告訴他們哪些商品賣得好、哪些不好,但客戶真正關心的是“為什么”。而要回答這個“為什么”,就需要超越會計報表,轉向基于用戶行為數據的分析能力。

      于是,他們將Dough以六位數價格賣給了Employer.com(該公司也曾收購Bench),然后全力投入Human Behavior。

      02

      為什么點擊?為什么流失?

      Human Behavior重新定義用戶洞察

      傳統的產品分析工具往往需要工程師為每一個按鈕、每一個點擊設置事件追蹤器,前后耗費數小時甚至數周時間,這對于節奏快速的初創企業來說并不現實。

      “就算你成功追蹤了這些數據,你依然無法真正了解用戶是如何與產品互動的、體驗卡在哪兒、流失發生在哪個瞬間。” Chirag 解釋說。

      而Human Behavior另辟蹊徑:不再追蹤點擊,而是“觀看”用戶行為錄像,借助計算機視覺AI,提取關鍵信息并生成報告。


      截圖為中文翻譯版本

      會話錄像工具并不新鮮,但直到最近,計算機視覺的準確率才終于達到了可以規?;幚淼某潭?。Human Behavior正是抓住了這一臨界點,對上千小時的錄像進行處理、總結與分類。

      “與其花時間寫一堆埋點代碼,不如直接看用戶是怎么用的?!盨kyler Ji補充道。

      目前,Human Behavior的早期客戶主要是A輪和B輪階段的成長型初創企業。他們每天都會收到一封總結郵件,包含:哪些功能被使用、哪些Bug被觸發、哪些用戶流失……產品團隊可以在不打擾工程師的前提下,快速洞察核心問題。

      創始團隊把用戶錄像稱為“尚未被開發的金礦”。現階段,他們專注于幫助團隊理解用戶行為、修復Bug;未來,他們希望同一份數據集還可以拓展出自動化測試、內嵌IT支持等產品,打造出一個圍繞“用戶行為錄像”的多產品矩陣。他們的愿景是——“做Session Replay界的Datadog”。

      03

      從0構建:

      挑戰Mixpanel與PostHog的機會

      為什么他們有信心挑戰Mixpanel和PostHog等老牌選手?關鍵在于“從新技術出發,重構整個架構”。


      一位用戶將商品添加到購物車并開始結賬。他在地址表單上遇到了驗證錯誤,再次檢查了定價頁面,最終在完成購買之前放棄了購物車。他多次點擊提交按鈕,并訪問了支持頁面,最后在查看了頁腳后結束了會話。(截圖為中文翻譯版本)

      “老一代產品已經形成了固定架構,很多是基于事件驅動的分析模型。要實現我們這種以錄像為核心、以視覺AI驅動的架構,他們可能要推倒重來?!?Chirag Chaturvedi表示。

      相比之下,Human Behavior是為這代AI模型量身定做的“原生”產品,從第一行代碼就圍繞AI能力進行設計。他們不是在已有工具上“補丁式升級”,而是在AI的土壤上種下一整片森林。

      04

      訪談全文

      主持人:我們從頭說起。Human Behavior 是什么?你們在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Amogh:Human Behavior 是我們正在構建的一個AI系統,它會“觀看”用戶的 session replay,也就是用戶使用產品過程中的錄像,幫助你理解用戶為什么會留下、為什么會流失、為什么愿意付費,或者他們到底在產品里做了什么。本質上,這是在回答分析工具背后的那個“為什么”。

      主持人:那你們是怎么想到這個點子的?是源自你們自己的痛點,還是觀察市場時發現了機會?

      Amogh:其實這個點子的由來還挺好笑的。我們剛進 YC 的時候,我們的項目合伙人其實根本不喜歡我們最初的主意。我當時和朋友慶祝進了 YC,去喝波霸奶茶,坐了三個小時,開始瞎想要做什么。當時我們完全沒想好產品方向。我們就往白板上亂寫了三個小時的點子,然后突然有個朋友說起 session replay,他說“如果你能做一個能自動分析 session replay 的AI,我會很愿意為此付錢”。當時我們就停在了這個想法上。

      那天回去后,我就給斯坦福的創業朋友們發信息,問他們對“一個能分析用戶錄像的AI”怎么看。這是我們第一次得到壓倒性的正面反饋——每個人都說:“要,要,要!”我就想,也許這個點子值得認真看一看。

      接著我們花了一整周時間冷啟動,發郵件給我們認識的每一個人,盡可能去驗證這個點子,獲取確定性。最后我們決定,就做這個吧。

      主持人:可以更詳細解釋一下什么是 session replay 嗎?讓所有人都能理解。

      Amogh:Session replay 本質上是用戶使用產品過程的錄像。我們通過接入標準庫或網頁 SDK 來記錄,比如記錄 DOM 元素的結構、鼠標的 XY 坐標、用戶的操作軌跡,重建出一個完整的視頻。這基本上就是一個“用戶如何使用產品”的視頻回放。

      主持人:你們是怎么發現這個領域確實還有空間的?

      Amogh:其實這個東西早晚都會有人做。我們決定現在做,是因為以往只能靠手動埋點,而現在,AI 模型終于成熟到可以試著自動解析這些錄像了。為什么是現在?因為技術終于“夠用了”。

      主持人:很酷。你剛才提到你們進了 YC,那我理解的是這個并不是你們最初的產品方向?你們是后來轉型的?

      Amogh:對,其實我們一直在轉型。一開始我們只是朋友,大家一起遠足、做 side project,做了一堆有趣的小玩意兒,比如“Test My Hinge”(幫你測 Hinge 匹配質量)之類的。我們申請 YC 其實有點一拍腦門的感覺。

      你要問我們最開始用什么點子申請的?我們當時提的是一個“AI記賬工具”。你說我懂會計嗎?完全不懂。就是覺得“QuickBooks挺老的,這可能是個機會”。我的合伙人倒是個非常強的會計,所以我們覺得“創始人和產品有契合度”,但事實證明這個想法不太行。

      后來我們又申請了一次,用的是“面向電商的數字銀行”點子。說實話,我們根本不了解 Fintech,我們只是為了找點子而找點子。

      現在回頭看我明白了:YC 不喜歡這些點子,是因為我們根本沒從自己的真實體驗出發,只是想當然地在老領域找切入口。而 Human Behavior 是我們從使用產品、安裝 session replay 軟件中真實遇到的問題,自然生長出來的。

      主持人:非???。那你能帶我回顧一下 Human Behavior 最早期的產品原型嗎?你們最初的 V1 產品長什么樣?

      Amogh:我們搭建了一個叫 Cortex 的系統,核心是一個像 Gemini 一樣的 AI,它會觀看session replay,然后自動生成標簽、識別事件?;谶@些標簽,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分析轉化漏斗,找出用戶在哪個步驟掉隊了;還可以用自然語言查詢,比如你覺得用戶流失的某個路徑存在問題,你就可以搜索“展示所有用戶做了X、Y、Z的錄像”,我們就能把這些視頻呈現出來,讓你直接看到問題。

      此外,AI 還能自動識別404頁面,比如哪一頁崩潰了,一旦識別出來,我們就能生成 issue 工單。這就是我們目前的產品 V1,我們希望在這個基礎上持續迭代,打造更好的產品。

      主持人:那在技術上,構建一個能“觀看用戶錄像”的系統,最難的地方是什么?

      Amogh:我覺得最難的是擴展性。我們的客戶中有一些電商網站,每天有上百萬個 session 要處理,這對系統架構和基礎設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另外,Gemini 模型還會出現“幻覺”(hallucinate)的情況,這也需要我們反復打磨。我們其實得到過另一家 YC 公司 Blacksoil 的幫助,他們和我們坐下來討論了整個架構,給了很多建議,非常感激他們。

      對我個人來說,把一個系統做成可以承載這種規模,是我從沒做過的事,真的很難,但我們正一步步往前推進。

      主持人:我能想象那有多難。那你們和傳統事件驅動型分析工具的最大區別是什么?比如 Mixpanel、PostHog?

      Amogh:最大的區別在于,像 Mixpanel 這種工具,你得自己手動設置每一個事件追蹤點,要寫事件監聽器、追蹤器。而一旦你的 app 發生變化,你就得重寫所有追蹤邏輯,這真的很煩。

      我們的出發點就很簡單:既然以前是人工去看 session replay,那為什么不能用 AI 來代替人呢?這就是我們的方案。AI 就是那個人,只不過更快、更準、更不累。

      主持人:明白了。那你們是怎么驗證這個產品真的對產品團隊有用的?有沒有讓你們印象深刻的用戶反饋?

      Amogh:其實就是苦苦哀求別人接我們電話(笑),瘋狂約訪,“拜托聊聊吧、聊聊吧”。

      在決定真正開始構建產品之前,我們至少和100個人聊過,不是隨便找的那種人,而是真正做產品的、來自獨角獸或500強公司的產品團隊。

      我們就是靠冷郵件轟炸他們,一遍遍發,一遍遍 follow-up,雖然很煩人,但我們必須搞到這些對話。

      一開始我們只帶著很粗淺的產品想法——一個AI去看 session replay,但真正的價值來自用戶怎么說。

      很多產品經理告訴我們,他們每天花兩小時做圖表,如果你們能幫我自動生成這些圖,那就太棒了;還有人說,他們每天要看很多用戶路徑錄像,如果你們能幫我聚類用戶行為,那我省下的時間太多了。

      我們在辦公室搞了一塊大白板,每次打完用戶電話,我就寫下四五個他們提到的關鍵點,然后不斷tally(統計)——如果5通電話里有4個人提到同一個需求,那我們就知道,這就是優先級最高的功能。

      主持人:我知道 YC 特別強調“在寫代碼之前先和用戶聊”,你剛才也提到你們做了大量外聯。能不能更深入講講,你們是怎么找到這些對的人,又怎么確保你們聊到的是正確的目標用戶?

      Amogh:說白了就是拼命找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你得拼命拓展,哪怕有一絲線索也去聊一聊。

      我們也用了 Apollo 這種工具(做大規模冷郵件),開了他們的高級賬戶,每天發 500 封郵件。我自己就有四個郵箱,每天輪流發,完全鋪開做外聯。

      主持人:你們現在的客戶包括像 Conduit 這樣的初創公司,那你們是怎么簽下第一個客戶的?

      Amogh:老實說,還是朋友的朋友介紹的(笑)。哪怕現在,我們很多的“潛在客戶”也不是自動找上門來的。

      我們其實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理想客戶畫像(ICP),包括公司規模、產品復雜度、數據量等等。但哪怕是一些超級大公司、獨角獸、500強公司聯系了我們,我們也不一定優先服務。

      我們目前還處于早期階段,客戶獲取主要還是靠一個個引薦——比如,我問一個朋友“你認識這個人嗎?”然后他帶我見他老板,他老板再介紹我們給他的上司……就這樣一環一環傳下去。

      所以我們現在有一些還不錯的客戶,但老實說,數量也沒到特別夸張的程度。

      主持人:那客戶真正開始用產品時,你們是怎么做 onboarding(接入)的?從開始使用到產生價值,大概要多久?

      Amogh:接入只要 5秒鐘。只需要輸入你的 PostHog ID,然后裝一下我們的SDK,真的就五秒鐘搞定。

      數據開始流進來之后,我們會在 2 到3 天內發出第一封分析郵件,告訴客戶我們觀察到了什么,這就是我們當前主要的“價值交付”方式。

      我不知道這種方式是否足夠,但目前用戶的反應還是挺積極的——他們覺得“確實提供了些新東西”,而且這個“新東西”是在剛上線后兩三天就能看到的。

      此外,我們還有一個 Slack 支持群,全天候在線。如果客戶有任何問題,我們都立即響應,甚至像顧問一樣和他們一起分析數據、解決問題。同時他們也能直接訪問平臺使用各項功能。

      我們現在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響應快 + 快速交付首輪價值。

      主持人:聽起來你們基本上是跟客戶“并肩作戰”了。那么你有沒有發現,哪些類型的產品或團隊用 Human Behavior 特別合適?有沒有不太適合的場景?

      Amogh:說實話,大多數網站都挺適合用的。我當然要這么說(笑),但我也愿意坦誠地說清楚——

      比如,有一次我們接入了一個客戶的網站,他們也綁定了 PostHog ID,但那個網站就只有一個頁面,甚至連“關于我們”、“聯系我們”這些子頁面都沒有,純粹是個著陸頁。

      這種情況下,用戶行為非常有限,我們能分析的信息也就非常有限。比如,我們只能知道用戶是否瀏覽到了頁面最底部,是否點擊了跳轉到 Stripe 的按鈕——但因為Stripe 并沒有直接綁定,我們甚至無法判斷用戶是否最終完成了支付。

      所以,這種場景下我們確實幫不了太多忙,因為信息密度太低。

      主持人:我猜會有一些用戶隱私和合規方面的問題。你們要分析用戶操作錄像,怎么應對這方面的挑戰?

      Amogh:嚴格來說,我們并沒有直接“觀看”用戶錄像。我們是重建 DOM 元素和用戶交互過程,并不是在看真實的視頻。

      而在合規層面,我們完全遵守行業標準。如果你去看我們的服務條款,我們有律師團隊撰寫的完整數據使用政策、數據存儲流程、數據保留規則等各種“合規文件”,都做得很扎實。

      所以你問我們是否通過了合規檢查?可以說是完全合規、行業標準都做到了。

      主持人:我們聊聊 YC 吧。你當初為什么申請 YC?面試過程又是什么樣的?

      Amogh:我申請 YC,說白了就是因為……這是 YC ??!沒有不申請的道理。誰做初創不想進 YC 呢?對我來說尤其如此:我是第一次創業,又是從大學輟學,沒有什么行業背書,沒什么人脈。

      YC 把我帶進了硅谷的核心圈子,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天然的跳板,當然要申。

      主持人:那面試過程怎么樣?

      Amogh:壓力山大,真的。我不會騙你,挺緊張的。

      整個面試就十分鐘,他們不會刻意為難你,也不會問多難的問題——他們是真心希望你表現好。

      但他們問的,都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你在做什么?競爭對手是誰?你打算怎么做?這些問題看起來簡單,但如果你說不清楚,問題就大了。

      而且節奏非???,如果你回答得啰嗦,他們會直接打斷你,“下一個問題”,節奏咔咔咔。環境本身就很緊張,哪怕問題本身不難。

      現在回頭看,那些問題其實很簡單,比如“你在做什么”這種,如果你不能在兩句話之內講清楚,你就該回去好好思考了。

      主持人:那 YC 對你們團隊來說,最有價值的地方是什么?

      Amogh:導師的建議當然很重要,但對我而言,最寶貴的是 YC 的社區。

      老實說,創業挺孤獨的。平時就是我和我的兩位合伙人自己在打拼。所以 YC 提供的社區和網絡資源,對我們來說太有幫助了。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有 YC 公司Blacksoil 的朋友,在我們卡在基礎架構設計的時候,主動幫我們梳理系統、優化設計,他們甚至沒要我們一分錢。

      YC 的活動也很棒,讓我們有機會認識其他創業者。YC 內部的互助氛圍特別強,其他 YC 公司真的會幫你,比如幫你做客戶引薦、解答技術問題等。

      再比如 YC 提供的各種福利也很實用:AWS的免費額度、OpenAI 的 API 使用額度,真的能省下不少錢。

      主持人:你是第一次做創始人,那進入 YC 之后,你的產品思維或者公司構建思維有發生什么變化嗎?

      Amogh:說實話,YC的影響太大了。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YC 真的是“改變了我這個人”。

      他們特別強調基本面原則,看起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實際上很多人做不到。比如:

      • 做人們真正需要的產品

      • 多和用戶溝通

      • 聚焦產品本身

      這些聽起來很“老生常談”,但大多數人并沒有真正踐行,哪怕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會偏離這些原則。

      每次當我們陷入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比如“這個功能要不要打磨得更精致”,我們的 YC 導師都會問:“這東西用戶真的需要嗎?你為什么非要做它?”

      YC 讓我意識到:快速小步試錯才是正道。以前我們總是在一個功能上死磕,浪費好幾天,后來我們學會了快速試驗——把功能做出來,丟給用戶用,用完再聽反饋,改,繼續迭代。

      另外一個感悟是:在斯坦福時,我們談“創業”常常在談融資、上線、品牌包裝……這些“性感”的東西。但現實是,如果你沒在解決一個真實問題,那就算你網站做得再好看也沒人關心。

      主持人:你剛才提到“Lean實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能不能解釋一下你的理解?

      Amogh:對我來說,“Lean實驗”的核心是:邊做邊試,不求完美。

      具體來說,就是快速把功能做出來,不要花太多時間打磨到100分,而是做到60分,然后盡快交給用戶試用,看他們是否喜歡。

      如果他們覺得有用,我們再繼續優化;如果他們完全不關心,那就可以砍掉。

      迭代快、反饋快,這才是關鍵。

      主持人:你覺得很多人是不是都會在找合伙人這件事上卡?。咳绻堑脑?,你會給什么建議?

      Amogh:說實話,我可能也不是特別合適給建議。

      我自己挺內向的,認識的人也不多。我真的是非常幸運才遇到了現在的合伙人。他們是我遇到過最棒的人,真的,隨便你能想到的夸張褒義詞都可以用在他們身上。

      說實話,聯合創始人之間的關系是最重要的。很多公司不是死于產品不好、市場不對,而是死于創始人之間的糾紛。

      我們團隊能走到現在,完全是因為我們之間關系非常穩固,我真的太幸運了。

      要我教你怎么找合伙人?我也不知道——這就像問我怎么交朋友,我也不會(笑)。

      主持人:往更長遠看,你們對 Human Behavior 的終極愿景是什么?除了 session replay,還想做到什么?

      Amogh:Session replay 本身其實就是一種非常豐富的數據形式。我們現在的策略是先聚焦眼前能創造價值的地方,但從長期看,這個數據可以支持非常多的方向。

      我可以稍微跑個題,說一個 YC 導師告訴我的觀點:別一上來就想象五年十年后的樣子,公司最終會長成什么形狀你現在根本無法預測。谷歌起初只是一個搜索引擎,現在他們在做手機、做AI;亞馬遜一開始只是賣書的,現在做 AWS、做物流、做硬件……所以你現在唯一該做的是:專注下一個月、下一個季度,你能提供什么實實在在的價值。

      但如果讓我現在隨口想一想我們未來可以做什么,確實有很多方向。比如:

      • AI 自動引導:用戶在頁面上“瘋狂點擊”或者停滯不動,系統可以識別出卡頓行為,跳出來提醒:“你是不是在找某某頁面?”

      • AI QA(自動化質量保障):重現用戶操作路徑,自動發現bug、生成復現流程。

      • 訓練“瀏覽器代理”:我們雖然不會直接拿客戶數據做訓練,但用 session replay 這樣的數據類型去訓練“瀏覽器行為模型”,在長期上可能會非常有價值。

      這些只是我現場想到的點子,未來到底怎么發展,還要看客戶需求、數據能力和市場節奏。

      主持人:你覺得這個在游戲行業能落地嗎?

      Amogh:我覺得游戲行業的確很有意思,但現在我們還沒準備好去處理這類數據。視頻游戲的數據量太大,變化太快,而我們當前的模型主要是基于截圖、逐幀分析的,對那種高幀率、快速交互的內容還不夠成熟。

      但未來如果技術跟上,我們肯定想進入這個領域。

      主持人:那你們有沒有做過某個產品決策,當時覺得挺冒險的,但后來證明做對了?

      Amogh:其實我們現在做的每件事都算是“新的”,但沒有哪一件特別是“孤注一擲”的大賭注。我們是靠很多小步快跑的嘗試在往前推進。

      主持人:我們也接近尾聲了。你要是現在對一個剛起步的創業者說點什么,無論是怎么理解用戶,還是怎么從點子走到執行,你會說什么?

      Amogh:說實話——你要理解用戶,我當然要推一下我們的產品(笑),直接用 Human Behavior 就好啦。

      但認真講,從“想法”走到“執行”,我自己還遠稱不上什么成功創業者,只能轉述一些比我聰明的人的建議:

      不要急著開始寫代碼。除非你已經和足夠多用戶聊過,得到了真實、強烈的需求驗證——不然別動手。

      這種“驗證”不是指一句鼓勵,而是你聽到無數個“我現在就想用這個”,甚至有人愿意提前付錢、簽合同。

      而一旦你開始動手做,就要和早期用戶一起迭代前進。

      主持人:你剛提到“強烈的需求驗證”,那你覺得什么才算是“足夠驗證”?

      Amogh:對我來說,標準是:壓倒性的“Yes”。

      就算產品一堆 bug、界面很糟糕,只要你解決了一個“燃眉之急”的問題,用戶是愿意買單的。他們甚至可以接受糟糕的體驗,因為你真的幫他們解決了一個核心痛點。

      比如我們遇到的產品經理說,“我每天有上千條 session replay,看不完,你現在給我一個 AI 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值?!?/p>

      即使產品不完美,他們也愿意付錢——這就是對我們來說最強的驗證。

      當然啦,我作為創始人肯定對自己的產品會“偏愛一點”,但我是真心覺得這是我們走在正確方向上的信號。

      2025盛景半年回顧


      人生只有四千周,而企業生存期更短,跨越10年經營期的企業少之又少,企業要想有質量地活下去,活得更好更久,“極簡增長”就是看透并掌控事物本質的那個關鍵點。

      選對了路,路就不會遠。盛景推出《極簡增長 立竿見影》在線課程,期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企業走上增長道路。未來有多近,在于我們已經走了多遠。未來有多遠,在于我們與誰同行。期待與你同行、共勉。

      歡迎大家點擊底部【閱讀原文】觀看《極簡增長 立竿見影》的在線視頻課程,了解如何用極致簡單的增長方法論,實現快速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進博會傳來好消息!瑞金醫院與GE醫療簽約,新一代Omni128長軸PET/CT首落亞洲

      進博會傳來好消息!瑞金醫院與GE醫療簽約,新一代Omni128長軸PET/CT首落亞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2025-11-06 17:12:19
      “她出軌,但她是好醫生啊”,眼科副教授視頻流出,患者一片憐愛

      “她出軌,但她是好醫生啊”,眼科副教授視頻流出,患者一片憐愛

      熙熙說教
      2025-11-06 19:39:46
      如果人人手中都有二十萬,這個社會早就亂套了

      如果人人手中都有二十萬,這個社會早就亂套了

      詩詞中國
      2025-11-06 19:33:42
      8.6萬股民嗨了,“正泰電器”,又殺回來了!

      8.6萬股民嗨了,“正泰電器”,又殺回來了!

      看財經show
      2025-11-06 17:14:36
      重慶行政區劃大調整:兩江新區升級背后的國家戰略棋局

      重慶行政區劃大調整:兩江新區升級背后的國家戰略棋局

      民言民語
      2025-11-06 15:27:32
      王傳君獲東京電影節“影帝”,同片女主白百何落選,評委桂綸鎂回應:王傳君的表演表達很細微的情感 讓我信服

      王傳君獲東京電影節“影帝”,同片女主白百何落選,評委桂綸鎂回應:王傳君的表演表達很細微的情感 讓我信服

      魯中晨報
      2025-11-06 09:59:05
      各聯賽歐戰積分排名:英超居首,意甲&西甲&德甲分列二到四位

      各聯賽歐戰積分排名:英超居首,意甲&西甲&德甲分列二到四位

      懂球帝
      2025-11-06 17:40:14
      A股再上4000點,氛圍卻和以往不同了

      A股再上4000點,氛圍卻和以往不同了

      孝沛與世界
      2025-11-06 16:07:48
      周四收盤:今天漲到4008,做好準備了,周五很可能將迎來關鍵變盤

      周四收盤:今天漲到4008,做好準備了,周五很可能將迎來關鍵變盤

      好賢觀史記
      2025-11-06 15:00:23
      殘酷的現實:父母走后,獨生子女連崩潰都是靜音的!

      殘酷的現實:父母走后,獨生子女連崩潰都是靜音的!

      雪雪呀
      2025-11-04 07:10:23
      手機狀態欄變“廣告位”?網友炸鍋,運營商回應情況屬實

      手機狀態欄變“廣告位”?網友炸鍋,運營商回應情況屬實

      雷科技
      2025-11-05 16:49:49
      被謝賢養了12年,用青春換來2000萬的Coco,已經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被謝賢養了12年,用青春換來2000萬的Coco,已經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豆哥記錄
      2025-11-06 19:33:07
      98年他花5萬買下上海弄堂破閣樓,鄰居都笑他癡,20年后全都閉嘴了

      98年他花5萬買下上海弄堂破閣樓,鄰居都笑他癡,20年后全都閉嘴了

      溫情郵局
      2025-10-21 11:41:22
      好消息:烏克蘭援軍來了,紅軍村反擊戰取得初步勝利

      好消息:烏克蘭援軍來了,紅軍村反擊戰取得初步勝利

      史政先鋒
      2025-11-02 13:40:39
      陳芋汐/掌敏潔獲得全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臺冠軍

      陳芋汐/掌敏潔獲得全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臺冠軍

      新快報新聞
      2025-11-06 19:55:07
      風雨之夜托孤,歐洲在中國“備份德國”,何其悲愴壯烈!

      風雨之夜托孤,歐洲在中國“備份德國”,何其悲愴壯烈!

      卷史
      2025-11-06 08:44:25
      英偉達CEO黃仁勛:“中國將贏得人工智能競賽”

      英偉達CEO黃仁勛:“中國將贏得人工智能競賽”

      財聯社
      2025-11-06 09:00:05
      莫須有的“斷供率”?中國銀行研究院報告“援引”克而瑞,后者緊急澄清,中行最新版報告已刪除相關內容

      莫須有的“斷供率”?中國銀行研究院報告“援引”克而瑞,后者緊急澄清,中行最新版報告已刪除相關內容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6 19:03:14
      陳奕迅開“保時捷”上街,車型四不像,網友:稀有的奶爸車

      陳奕迅開“保時捷”上街,車型四不像,網友:稀有的奶爸車

      總李談車
      2025-11-04 14:05:22
      即使荷蘭政府花200億,光刻機大廠ASML依舊決定搬遷,原因何在?

      即使荷蘭政府花200億,光刻機大廠ASML依舊決定搬遷,原因何在?

      云上烏托邦
      2025-11-06 16:18:45
      2025-11-06 20:39:03
      盛景產業互聯網觀察 incentive-icons
      盛景產業互聯網觀察
      閱讀最精粹的商業信息。
      2026文章數 534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財經要聞

      南銀法巴加速發展背后:資金饑渴癥待解

      頭條要聞

      重慶一套百平米"兇宅"191萬上架法拍 欠繳物業費超3萬

      頭條要聞

      重慶一套百平米"兇宅"191萬上架法拍 欠繳物業費超3萬

      體育要聞

      送走兩位全明星,公牛成了東部第一

      娛樂要聞

      “黑料纏身”的白百何 誰給她的勇氣?

      科技要聞

      小鵬機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鵬發一鏡到底視頻

      汽車要聞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來參加新車發布了?

      態度原創

      旅游
      教育
      游戲
      家居
      公開課

      旅游要聞

      需求泛化酒店如何適“數”?首屆旅游住宿業創新發展大會啟幕

      教育要聞

      小學生書包里翻出“解剖圖”,主角是美術老師,真相令人脊背發涼

      《噬血代碼2》最新角色“輪椅哥”:格曼追過來了?

      家居要聞

      別樣府院 暢享詩意生活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天天爽夜夜爱| 国内极度色诱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精彩自拍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自拍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成人免费av| 国产精品成人午夜久久| 骚虎视频在线观看| 超碰自拍成人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中文字幕av|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精品午夜精品久久| 国产乱人对白|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院97| 18禁一区二区每日更新|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字幕精品喷潮|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 游戏|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av|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影院|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高清无打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国产精品自拍内射|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影音先锋男人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美女| 健康|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