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葉夢婷 楊靜宜)9月10日,武漢工程科技學院2025級新生陸續報到。今年的人文學院迎新現場,一位特別的“志愿者”吸引了廣泛關注——機器人“小文文”。它身著藍色漢服、頭戴簪花,胸前掛著“武工院人文學院歡迎您”的紅錦帶,將人工智能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成為迎新現場的亮點。
![]()
在人文學院迎新處,“小文文”不斷向新生與家長揮手示意,并用清脆的聲音說道:“你好,我是小文文,歡迎你來到武工院。”在人群中,2025級人文學院英語專業新生吳薇薇的父親李威正在拍照。他感慨地說:“我第一次看到機器人迎新,既新鮮又有趣。機器人穿著漢服的樣子很有中華文化特色,也讓我感受到學校把科技與傳統結合在一起的用心。”人文學院副院長吳海燕介紹:“本次迎新活動安排機器人參與,目的是想實現智能迎新高效報到,無縫銜接新生入學;同時這類智能體系也會應用到教學領域,為學生構建高效的數字學習新生態。”
![]()
在兒童游樂區,“小文文”化身“萌趣小伙伴”,與孩子們親密互動。她揮動手臂、點頭回應,與小朋友互動玩耍。2025級機械與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新生鐘舉澤的媽媽說道:“本來擔心小寶會不適應陌生環境,但有機器人陪著,他一下子就放開了,邊玩邊笑,還主動和機器人互動。學校考慮得真周到,讓我們家長安心不少。”
在迎新走廊,“小文文”又化身為“智慧向導”。它通過語音播報,引導新生前往宿舍樓與報到點。“你好新生,你的宿舍在……。”簡單的話語讓初入校園的新生少了陌生感,多了一份踏實與安心。
![]()
從迎新處的熱情問候,到兒童區的溫馨互動,再到迎新走廊的智慧引導,小文文用獨特的方式參與校園迎新,讓新生和家長在科技體驗中感受到文化魅力,在細節服務中體會到校園溫度。“機器人迎新”,既展現了武工院在人工智能應用上的探索創新,也體現了學校在弘揚傳統文化、關懷學生成長上的獨特思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