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客服正在完成從“問答機”向“智能體”的轉變。
2025年9月4日,淘寶發布“店小蜜5.0”,標志著AI客服正式從基于知識庫配置的“工具”,進化為能思考、會決策、可行動的“智能體(Agent)”——一種能自主理解、規劃并執行任務以達成目標的人工智能系統。
這不僅是技術的拐點,更是對消費者體驗和商家效率的重塑。
淘天集團客戶運營部技術負責人騰淵揭示了這場變革的技術必然性:“整個基礎模型在智能能力上已經形成了代差,應用層面,我們有著巨大的機會去重寫范式,AI客服對自然語言處理的能力,正逐步從基礎的語義識別,向情感理解、邏輯推理能力升級。”
回望過去十年,從2015年的“阿里小蜜”到2018年的“店小蜜商業版”,AI客服逐步成為大促期間商家的“救火隊”。但傳統客服機器人始終面臨三大困境:答非所問、機械重復、只回答不解決。
![]()
如今,隨著直播電商、會員體系、國補政策等復雜場景爆發,消費者對客服的需求更是從“快速應答”升級為“精準解決”“人性化體驗”等。也就是,向客服要“活人感”“解決方案”——而不只是“回答”。
據悉,過去一年,店小蜜在淘天商家群體中的覆蓋規模增長達到10倍,接入店小蜜的商家“轉人工客服率”下降20%——這一數據的背后,是AI客服接待效率在底層技術架構全面升級后實現的量與質的飛躍。
而《天下網商》認為,在AI客服“進化”的過程中,品牌商家先“試水”“驗證”,中小商家則將充分受益——尤其是大促期間,消費者往往在下單前后成批涌入,提問堪稱五花八門,讓客服應接不暇。而未來,Agent將能覆蓋絕大部分咨詢,對中小商家來說這遠不只是成本的降低,更是面向消費者的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
產品變革:從“機械應答”到“體驗專家”的三大躍遷
店小蜜的實踐表明,AI客服從“執行者”向“決策者”的本質躍遷,正在發生。
1. 感知躍遷:從“聽懂問題”到“理解意圖”
與傳統客服只能識別標準關鍵詞不同,店小蜜5.0通過“雙工對話”能力(通過同時“聽”和“說”來實現人機對話,從而更貼近人類自然交流的特征,主要區別于傳統半雙工,即輪流發言的系統),能理解“我平時穿38碼皮鞋,運動鞋要買多大”這類碎片化表達。它不僅能理解用戶當前問題,還能結合歷史對話與商品詳情頁信息,主動補全上下文,并給出解決方案。
來自一線品牌的智能客服負責人分享了他們的觀察。New Balance天貓官方旗艦店智能客服負責人表示,Agent能夠自動理解上下文,還可以調取商品信息,甚至能結合活動規則去計算到手價。李寧官方旗艦店智能客服負責人透露,上線店小蜜Agent后,店鋪售前問答的轉人工率從40%降到了20%以內。
有品牌向我們展示,過去店鋪有一位顧客不經意地透露“這雙鞋是女朋友送的”時,店小蜜不僅沒有機械地回復“感謝您的購買”,而是捕捉到了這份甜蜜,自然地回應道“哇,好甜蜜”——這種突如其來的人情味,往往能讓顧客會心一笑,瞬間拉近距離。
更關鍵的是,它能主動“種草”——“您選的這雙鞋有75折優惠,支持30天無理由退換”——這是傳統客服機器人做不到的“營銷、服務一體化”。
騰淵也表示,智能客服的發展方向之一就是將服務“從被動變為主動”,將傳統的服務場景往用戶運營場景升級。
2. 執行躍遷:從“回答問題”到“解決問題”
“怎么退定金?”——在傳統客服系統里,這個問題往往需要轉人工。店小蜜5.0卻能直接生成退款卡片,用戶點擊即完成操作——這背后是Agent多業務流程協同、調度能力的升級。
小米官方旗艦店負責人舉了個例子:在店小蜜5.0中,針對“價保場景”下的退差價咨詢,Agent可以調用平臺的能力,當識別到消費者的訂單對應產品出現降價時,會自動同步給消費者退款通道。
此外,《天下網商》體驗后也發現,當在一些優惠場景中向客服提問“到手價怎么算”,Agent會自動抓取商品詳情頁的優惠規則、88VIP會員折扣,同時疊加補貼政策如國補,最終生成清晰的價格信息。
綜合平臺和品牌人士的經驗,在大促期間,Agent或有機會讓“大促活動類問題”轉人工率低于20%,將70%—80%的售后問題進行前置性解決,借此優化消費者體驗、大幅降低大促周期內高密度訂單帶來的咨詢壓力。
![]()
店小蜜業務負責人開鋒總結,這是AI Agent的底層導向的升維——以“解決問題”為目標,而不只是“回答問題”。
消費者體驗:從“答得快”到“解決好”
產品能力的躍遷,最終價值要體現在用戶體驗上。 店小蜜5.0的升級,最直觀的變化是用戶滿意度提升,且這一成績是在“無主動邀評”前提下實現的。
電商場景里有個普遍情況:顧客只有在體驗差的時候,才會主動找渠道給差評;而體驗好的時候,很少有人會特意花時間主動給好評。如今,多個品牌向我們表示,無“邀評”情況下,以好評率為主的用戶滿意度的提升,說明了Agent真的“超預期”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
對商家來說,它已直觀地帶來了三重價值革新:
1. 效率提升:專注高價值
轉人工率顯著下降,讓員工不用再困于瑣碎的提問訓練、關鍵詞命中測試,而是花更多的精力在策略層思考,比如如何讓機器人和業務一起成長、協同。
2. 體驗進化: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服務”
小米官方旗艦店負責人分享了一個案例:當消費者想在小米官旗選購一款“可以檢測心率的手環”時,Agent不僅能精準推薦商品,還能在消費者對比不同版本時,詳細解釋功能差異并強調都支持心率檢測,最終提升交易率。
與此同時,在機械回答泛濫、人工客服規模不足的普遍現實中,用戶對AI客服的“擬人化”期待在上升。店小蜜5.0通過擬人化交互方式,增強了信任感。開鋒稱店小蜜的回答經過充分“擬人化”訓練后,回復得特別有溫度和有感情。還會顯示“正在輸入中”等狀態,表現出充足的“活人感”,提升用戶體驗。
3. 角色蛻變:訓練師變身“策略師”
New Balance天貓官方旗艦店智能客服負責人回憶:“過去可能我需要寫幾十條規則去覆蓋各種各樣的問法,現在Agent可以自動理解上下文,還可以調取商品信息、結合活動規則,自主、系統地理解用戶意圖”
![]()
當然,這場變革更深層的價值,在于對“人”的解放和重塑。對于消費者,它提供了“有溫度和有感情”的回答;對于客服,它將其從重復勞動中解救出來;而對于訓練師,則意味著職業路徑的根本性轉變——他們的工作內容從“窮舉用戶可能怎么問”,比如為“尺碼不準”配置100種問法,轉變為思考“如何讓AI更懂貨和更懂人”“如何讓AI客服與其它部門更好的協同”等策略——這不再是重復勞動,而是真正的價值輸出。
用Agent,重新理解客服
當AI客服的基礎能力得到解決后,行業的討論焦點開始轉向更高階的命題:如何重新定義客服的價值。過去,雖然智能客服已大規模取代人工,但多數仍停留在“規則匹配”層面。店小蜜5.0的突破在于,它讓AI真正具備“自主決策”能力——不僅是回答問題,更是解決問題、推動成交。
Agent能力的加持下,讓AI客服從“工具”進化為“基礎設施”。未來,它甚至可能成為電商平臺的“服務操作系統”,整合物流、支付、供應鏈等環節。
騰淵透露:“平臺正通過AI Agent的最新技術,去集成更多的工具能力,以及API能力,逐步構建整個AI智能客服與人工客服無縫銜接的新生態。”
《天下網商》認為,AI客服的“人設”,正在從三個維度被重寫:
1. 從“執行”到“決策”
傳統AI客服是“執行者”,而Agent是“決策者”。它能綜合用戶畫像、商品屬性、歷史偏好,生成個性化解決方案;
2. 從“人工依賴”到“自我迭代”
過去商家需頻繁更新知識庫,Agent則能通過自適應學習優化策略。開鋒舉例:“Agent會從用戶跟客服的溝通里面學習知識,持續提升能力”;
3. 從“單一鏈路”到“全景服務”
未來,Agent將覆蓋售前咨詢、售后履約、用戶復購等全鏈路。也因此,被動響應將成為過去式,主動服務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當然,AI Agent客服的大規模應用,仍面臨復雜情感安撫、極端異常情況處理等挑戰,這需要技術與倫理的共同演進。
對平臺來說,店小蜜5.0是“AI智能客服與人工客服無縫銜接的新生態”,一個持續進化的生命體,就像騰淵說的,“從來都沒有放棄探索‘如何讓智能客服對話做得更好’”。
而對無數智能客服負責人、訓練師來說,店小蜜5.0不只是一款工具,更是一個“一同成長”、互相成就的伙伴。它見證了整個行業從機械到智能,從“執行”到“決策”的升維之路。
可見,店小蜜5.0的發布,遠不止是一次產品迭代,更標志著客服行業從“成本中心”向“價值引擎”的價值重構。店小蜜5.0的升級路徑恰恰證明了,AI的終極使命并非替代人類,而是將人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去聚焦于情感連接與價值創新。這場變革重新定義了服務的邊界——優秀的客服不僅是問題的終結者,更是關系的開啟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