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共同思考討論
![]()
今年93閱兵里出現了一顆覆蓋全球的導彈,這意味著什么啊?
意味著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再預測中國的導彈將從哪個方向飛過來,而且在飛行的軌道階段啊,沒有人能真正預測到導彈的攻擊目標究竟是哪里。
所以,如果有一天,地球另一邊的某個西方大國真的想覬覦中國的土地,那么他在日本部署的第一防線,韓國部署的薩德雷達系統將完全失去意義。
中國的東風5C 一旦發射啊,就意味著地球上的某一處堡壘會被夷為平地,無論它多么堅固,藏在地里多深,周圍安保如何,都抵擋不了東風5C 的絕對實力。
這就可以解釋,為何這幾年我們對韓國薩德不再吱聲和絕對自信。
![]()
當然,這一次的東風5C 呢,真正牛的地方不僅僅在于覆蓋全球這四個字,更是在液體燃料和分導式多彈頭上。
要知道早在1980年,咱們在試飛東風5的時候,用的就是液體燃料,但是由于這種液體燃料不穩定,平時需要把它們分開全放,只有打仗的時候才能一點一點往導彈里加。
這讓當時的美國和蘇聯都嘲笑過咱們,說咱們往導彈里面加個燃料都要2個小時,真正打起仗來,燃料都沒有加好,黃花菜都涼了,戰爭也結束了。
后來咱們聽取了這倆哥們的建議,又開了一條科研的線,去研究固體燃料導彈。
這一次亮相的東風61、巨浪3等等導彈,都是固體燃料導彈里面的尖子聲,其中東風61的射程同樣能在1.5萬公里以上,幾乎覆蓋了全球所有國家。
但是咱們在發展固體燃料的同時,從來都沒有放棄過液態燃料的研發,從東風5A、 5B 到現在的5C, 用的還是液態燃料。
![]()
既然固態燃料已經能覆蓋需求,為什么還要再搞液態燃料?
因為咱們中國人從二戰以后呢,幾乎都患上了一個叫做“火力不足”的“恐懼癥”,在朝鮮戰上因火力不足所吃的虧,讓咱們一直以來耿耿于懷。
固態燃料的導彈確實能飛到美國上空,確實能用末端機動變軌,高超音速滑翔等等技術來逃脫對方的攔截。
但是固態燃料呢,它攜帶的彈頭數量有限,如果一枚導彈敲不掉目標呢?讓目標跑了呢?
于是咱們中國人只能用最樸素的態度來回答這個問題。那簡單:
一枚敲不掉它,就用10枚,15枚導彈去搞定它。
能帶動這么多彈頭,還能確保繞個圈也能追上它的,目前只有液態燃料導彈,那我們就必須要研發出能夠全世界被隨時展開戰略和打擊的東風5C。
當未來真的發生核戰爭的時候,東風31、東風41和61都只能算作是咱們對敵人發出的最后警告,畢竟只會摧毀你一座城市立刻停戰,大家還有坐下來談的機會。
![]()
但是當東風5C 一旦升空,你將再也沒有道歉的機會。被圈好的所有目標都將被召回一個巨大的深坑,任何嘆息的生物都不可能存活下來。
這是咱們留給世界的最后一張名片。如果所謂的西方精神真的能把咱們后人逼到了墻角,那東風5C 會給這些所謂的高貴文明們畫上一個平等的句號。
牛逼了吧,同志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