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魯大地的黃河之濱,有這樣一處地方:它既有厚重的歷史,又有現代的活力;既能沉浸在本草芬芳中品味千年中醫藥文化,也能在湖光山色間釋放身心。這便是東阿中醫藥文化旅游區——一座正在蓄力沖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文化高地。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旅游區,而是一座有溫度、有記憶、有煙火氣的文化高地。它以千年中醫藥為根,以非遺技藝為魂,以沉浸體驗為橋,讓厚重文化不再是博物館里的靜物,而是游客眼前可親、可感、可參與的真實生活。
![]()
![]()
![]()
中醫藥:從一味膏方,走進千年養生哲學
走進東阿中醫藥文化旅游區,不是在“參觀”,而是在“走進”。
在旅游區,貢膠館、白家大院、膏方博物館錯落鋪展,每一磚每一瓦都藏著草木成方、歲月入藥的故事;在八段錦養生課堂,傳統養生不再是書中的術語,而是身體力行的日常;在1953工業遺產博覽園,中藥泡湯與藥膳食養,不只是“服務”,更是療愈。
阿膠之上,是千年本草;康養之下,是一套完整的中醫智慧。這里,是中醫藥文化從靜態走向活態、從專業走向大眾的真正場域。
![]()
![]()
![]()
非遺技藝:把時光揉進一塊膠里,把技藝傳到下一代人手里
如果說中醫藥是這座城的文化根基,那么非遺,便是它的匠心靈魂。
在東阿,阿膠的煉制并非簡單的工業流程,而是一門代代傳承的手藝——從冬日熬膠到春季晾膠,每一道工序皆遵古法,每一塊“阿膠磚”皆凝心血。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阿膠傳統制作技藝”,在這里不是供人瞻仰的遺產,而是每天都在重復發生的“日常”。
這正是非遺的生命力所在:它不是裝在玻璃櫥窗里的文物,而是流動在空氣里、熬在鍋爐里、熨帖在時間深處的溫度。
更讓人欣喜的是,這份傳承正在被賦予更多科技與創意的表達方式。中國阿膠博物館通過4D動感影像、數字交互、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打破知識壁壘,讓年紀尚小的孩子也能聽懂“東阿故事”;飛行影院與沉浸式影廳,更讓中醫藥文化飛出東阿、飛向全國。
![]()
![]()
![]()
文化體驗:不是走馬觀花,而是每一眼都能種下記憶的風景
在東阿中醫藥文化旅游區這里,文化不是展板,而是沉浸。
洛神湖的水,柔得像古琴撥出的清音;藥王山的風,輕得仿佛飄來千年前藥香。
在藥王山,藥王殿、龍王廟、藥葫蘆等文化遺跡串聯起“醫道溯源”的旅程,宛若一本寫在山水間的中醫寶典;而在阿膠文創中心,每一件文創產品,都是地方語言與現代設計的對話。
東阿的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玄學,而是貼近生活的美學。它既能被品嘗、被穿戴、被體驗,更能被感動、被記住、被分享。
![]()
![]()
![]()
從一城之美,到一省之勢,東阿何以沖刺“5A”
今天的東阿中醫藥文化旅游區,早已不是一處地方景點,而是山東文旅的一塊標志性拼圖。
依托扎實的資源基礎、獨特的文化定位和不斷優化的游客體驗體系,東阿已具備晉升國家5A級景區的全方位條件。推動這項工作,既是提升景區自身影響力與服務力的戰略舉措,更是為了補強山東省文旅資源版圖,打造具有文化深度、產業廣度、消費溫度的文旅新樣本。
在山東,傳統文化從不只是歷史的回響,而是時代的進行時。
![]()
![]()
![]()
東阿中醫藥文化旅游區的努力,不僅是為自己爭一塊金字招牌,更是為山東乃至全國的中醫藥文旅融合,探一條未來路徑。
一城風雅,一山靈氣,一湖柔情,三千年阿膠香,沉淀一脈文明韻。
東阿中醫藥文化旅游區——不只是可以打卡的目的地,更是可以對話千年的文化原鄉。
當非遺有了體驗,中醫藥有了表達,文化有了溫度,5A,只是東阿走向世界的一個起點。
免責聲明:1.本號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及交易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本信息如有侵權請將此鏈接發郵件至lcrbbjh@163.com,本號將及時處理并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