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彎曲處能量最大
□ 衡正安
意大利人卡洛·羅韋利,是當代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科普作家之一。他的圈量子力學理論認為,空間不是空的,是一種能量場(也稱量子場),他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空間彎曲”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論證了“空間彎曲處能量最大,彎曲度與能量成正比”的理論假設,以及狹義相對論證明了能量就是物質的物理定律。由此啟發我們,傳播媒介是不是也是一種空間,這種空間是不是也是一種能量,在傳播媒介的交叉、轉折和疊加處是不是能量也最大,力量也最大。顯然,當我們觀察江南時報近五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可以發現,其最大的成功方式是發揮不同傳播媒介的優勢,更在各媒介之間的融合、轉折、交集之處用力,從而爆發出巨大的能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社長、總編輯管云林先生正是這股力量的推動者、踐行者和領導者。
![]()
我們說江南時報所用力的是各媒介的交匯、融合、轉折之處,這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即現代與傳統、紙質與數字、媒體與文化、藝術與大眾,以及黨建紅色文化與思想教育。
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個傳統向現代轉型的歷史交匯處,如何轉向是一個無法繞過、不可回避的研究課題,也是現代文化自主話語體系建立的關鍵,當然,媒體的現代轉型也在其中。近年來,江南時報從傳統媒體向現代轉型的探索給我們帶來的豐碩成果和重要啟迪,是他們緊緊抓住江南這一文化根脈,在吳韻漢風、運河文化、古鎮保護、非遺傳承中保留著傳統文脈之魂,在現代商業和科技大潮中保持和堅守著人文情懷和地域文化特質。與此同時,他們還積極擁抱現代之變,以過去報紙文字為主轉變為以微博、短視頻、抖音、微信為主要傳播渠道,用傳統文化之魂塑現代傳媒之形。
傳統紙質媒體的現代轉型,是以數字網絡為代表的革命性轉變。雖然今天已由以往的紙媒主陣地轉移到以新媒體矩陣為主導的傳播方式,但是,他們始終抓住江南時報這個根,打造、建立和運營多個不同類型、不同平臺的新媒體賬號,讓這些賬號相互協作配合,共同推出形成合力,并以整體布局的戰略眼光和視野,依托人民號、強國號、百家號、澎湃新聞、今日頭條等平臺,快速、便捷地傳播與報道。同時,《江南時報》以紙質形態緊隨其后,讓我們在內容和形式上感受到當代快速發展節奏下紙媒表現出的嚴謹、權威的經典形象,保留住書卷之氣、墨韻之香,以及文字特有的溫度,在手機和屏幕之外呈現一個永久的傳統閱讀方式和溫馨的閱讀場景,穩住了老讀者的心,培養了新讀者的閱讀興趣,在紙質和數字多元傳播媒介中,推動傳媒由傳統向現代轉型。
![]()
![]()
![]()
不管是保留紙媒的根脈還是向融媒體的現代轉型,江南時報始終崇尚“追尋深厚的歷史底蘊,領略豐富的人文景觀”的辦刊宗旨,保留著濃濃的文化氣息。近年來,他們在社長管云林的領導下,組織策劃、參與了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系列活動,既主動推動、宣傳當代文藝的繁榮發展,也自覺保留和挖掘江蘇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如2025年初推出了“你書我說——尋訪名著中的大美江蘇”活動,在經典名著中尋找江蘇故事,并與現代文化發展相銜接,歷時7個月,共發表了65篇報道,文字稿件和短視頻全媒體平臺閱讀量突破千萬。2024年啟動的“致敬寶塔山下江蘇文藝人”融媒體新聞行動,聚焦1935年至1948年延安時期的江蘇籍文藝人,全方面挖掘紅色藝術家們在革命年代如何用文藝這把利器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不朽功勛,該活動連續推出27期人物專題報道和短視頻,各平臺總閱讀量均超過千萬。
![]()
![]()
![]()
![]()
五年多來,江南時報參與策劃了諸多文藝方面的活動,其中藝術走進大眾、貼近人民、服務群眾的項目尤為突出、亮眼。由江南時報2016年率先發起的“城門掛春聯 南京開門紅”活動,創造性地將600多歲的南京明城墻和傳承千年的書法、楹聯、春節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融為一體,十年來,該活動已帶動全球20余萬人次參與,受眾者難以計數,影響越來越大,覆蓋面越來越廣,已成為江蘇乃至全國的品牌活動,亦成為影響力遍布海內外的文化盛典。“地鐵掛春聯”也是由江南時報主要策劃、承辦的一個具有獨創價值、現代與傳統高度融合的大型活動,不僅增添了傳統春節的濃濃年味,而且還讓廣大市民積極參與,讓藝術走進大眾,惠澤人民。這項活動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好評如潮,咨詢仿效不斷。為此,以江南時報為牽頭單位,聯合長三角各省市單位,舉辦了2025年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掛春聯活動,面向全球為長三角三省一市21個高鐵站點征集春聯作品,并邀請著名書法家撰寫,為這項活動走出江蘇、走向全國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
![]()
近年來,江南時報還利用“新媒體矩陣”的優勢,集中推出了一批優秀的江蘇文藝人才,為他們舉辦展覽、發布作品、評論文章,對全國的一些文化現象也積極參與、超前部署,很多舉措在全國都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如對“刀郎現象”,及時組織一批評論家刊發文章,其中一篇評論被評為今日頭條文化榜第一,閱讀量260余萬,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更值得慶賀的是,經過這幾年“飽和式”宣傳報道,江南時報培養了一批年輕的記者、編輯團隊,他們有活力、有技術、有想法,緊緊跟上時代的脈搏,是取得如此巨大成績的保障,也是我省媒體行業的希望和未來。
“空間彎曲”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重要內容之一,他認為空間是可以彎曲的,彎曲的曲度與能量成正比。這雖是物理概念,但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規律。我們發現,在幾千年歷史演進中,每每新舊交替之時,正是歷史維度交替、彎曲、折疊之際,總能爆發出無以復加的力量和巨大的生命力。五年多來江南時報參與策劃舉辦的一系列活動,也是充分利用了傳媒在現代轉型中的獨特歷史“縫隙”,在不同媒體中發揮各自優勢,補充各自不足,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為傳播媒介的現代轉型開辟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具有典范意義和思想啟迪價值。
![]()
衡正安簡歷
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第十一屆全國文代會代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東南大學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秘書長。一級美術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委宣傳部首批紫金文化藝術英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文藝評論,書法理論研究和書法創作。出版專著9部,發表論文200余篇。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第九屆中國文藝評論獎,第二屆江蘇文藝評論獎,首屆江蘇紫金文藝評論獎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