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肉復生,原義是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光陰虛度而無所作為。成語出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
![]()
東漢末年,豪杰并起,劉備雖然為皇室宗親,但他自起兵以來,卻是顛沛流離,毫無根基之地。劉備先是投公孫瓚,后因袁紹擊敗公孫瓚,截斷了劉備與公孫瓚的聯系,又在曹操攻打徐州牧陶謙時,投入陶謙麾下。
陶謙去世以后,劉備領徐州牧,好不容易有了徐州這個據點,但轉瞬便又被呂布偷襲丟失了徐州,后因被呂布擊敗,劉備出逃與曹操相遇,便又投入曹操麾下,并跟隨曹操擊敗呂布。
![]()
“衣帶詔”事件后,劉備脫離曹操回到徐州,殺死徐州刺史車胄重奪徐州,但旋即便被曹操擊敗,于是便又轉投袁紹。之后,劉備以連接劉表為由,脫離袁紹南下汝南,但又遭到曹操討伐,于是轉而歸附荊州劉表。
劉表雖然給予了劉備極高的禮遇,但礙于劉備皇室宗親的身份,內心還是有所防備,因此將劉備安置在了荊州以北的新野,將其頂在了對抗曹操的最前沿。此后,劉備屯駐新野,廣結荊州豪杰,這更加深了劉表的猜忌。
![]()
從建安六年(201年)南下歸附劉表開始,劉備屯駐新野數年,雖然招攬了大量英才,諸葛亮更是為其制定了“先取荊州為根基,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興復漢室’”的戰略構想,然而由于北有曹操虎視眈眈,南有劉表暗中提防,劉備縱使心懷大業,事業也始終難有起色。
建安十二年(207年),在曹操出兵進攻烏桓之際,劉備向劉表提出了趁機偷襲許昌的建議,但劉表并未采納,待到曹操從柳城回軍,劉表這才追悔莫及。
![]()
一天,劉表請劉備喝酒聊天,對劉備說,“此前您給我出主意, 我一直沒有仔細考慮,錯過了大好機會,真是后悔呀。”
劉備回答說,“如今天下分裂,戰爭不斷,機會豈會消失呢?如果能利用好以后的機會,這次的遺憾也算不上什么。”
兩人說到天下大事,都非常激動,于是就滔滔不絕地談論了起來。
![]()
半晌之后,劉備起身如廁,無意間摸到了自己的大腿,發現大腿內側因常年騎馬而消失的肥肉又長了起來。已經四十七歲的劉備,想到時光飛逝,自己眼看就要老了,卻依舊壯志未酬,不免傷心落淚。
等到劉備如廁歸來,回到座上之時,臉上仍有淚痕。劉表見狀,覺得十分奇怪,便問道,“剛剛還好好地,怎么出去了一下,就這樣了呢?您是身體不舒服,還是心里有什么事情啊。”
![]()
劉備頗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立,是以悲耳”。
意思是說,想起昔日南征北戰,常年年身不離鞍,大腿上的肥肉全都消失不見,如今多年不騎馬,大腿上的肥肉又長起來了。想想時間飛快,我眼看就要老了,但是復興漢室的工業尚未完成,想到這些便很難過,所以就流下淚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