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蔣緯國被降職為聯訓部主任。也許是自己在家族多年來沒啥存在感,或者是多年來自己仕途坎坷需要宣泄。據說,告訴他曾向采訪他的香港記者暗示自己沒有蔣家的血統,借用他人的嘴巴說了自己曾經想要說的話。
此事爆出,臺灣的特務情報系統立馬勒令記者銷毀書籍。聽說蔣經國也是十分惱怒,并且嚴厲訓斥。
身為“二太子”的蔣緯國為何告訴記者自己并非蔣家人,且并不利于自己在蔣家的地位。
謎團隨著蔣經國的去世逐漸解開,蔣緯國對外發出聲明:自己并不是蔣介石的兒子,自己的親生父親是戴季陶。
為何戴家的孩子會出現在蔣家的族譜上呢?
![]()
戴季陶與重松金子露水情緣
幾十年的時間,清朝并沒有改變自己挨打的局面,日本反而搖身一變成了現代化國家,通過對外擴張戰爭,一躍成了列強中的一員。清朝末期有許多人對于日本的快速崛起,充滿了贊揚與欽佩之情。同時也有許多人想要去日本學習先進的經驗來挽救目前國家的困頓局面。
于是有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坐著游輪,飄洋過海到達日本,以期學成歸國,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其中便有蔣介石和戴季陶。
![]()
戴季陶要早于蔣介石到日本留學,且兩人都是老鄉。那個時候出國的中國人較少,能夠在異國他鄉見到自己的老鄉,可謂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于是兩人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志同道合,結為異姓兄弟。初來日本的他們,沒有背景,于是兩人便相依為命。
隨后在陳其美的介紹下加入了同盟會,兩人積極地投入到革命事業中。來到日本留學的學生基本上在衣食住行比較簡樸,在吃的上面也不追求有多豐富,只求填飽肚子。繁忙工作加上平時不注意營養,戴季陶病倒了。
連續已經昏迷幾天的他緩緩睜開眼,一時間分不清自己在人間還是在天堂。此時他看見一個帶著笑容的日本護士走到身邊,他心中的石頭落地。在這位護士名為“重松金子”的照顧下,戴季陶很快就恢復了。護士的溫柔和可愛俏皮在漂泊海外多年的戴季陶心中泛起層層漣漪,同時戴季陶的風度翩翩與才華使得重松金子小鹿亂撞。
![]()
郎有情,妾有意,兩人走在了一起。
1916年,戴季陶決定回到祖國,懷孕的重松金子也隨行。當時中國正處于軍閥混戰階段,戰火基本遍布全國各地。礙于中國處于兵荒馬亂的階段,于是重松金子決定回國以保全自己和孩子。歷經十月懷胎,中金松子生下一名男嬰。礙于戴季陶不在日本,自己一個人也無法撫養孩子。于是經過多番努力以后,找到了一名同盟會的成員,最后將孩子送到了戴季陶身邊。
被蔣家收養
孩子突然間來到自己身邊,戴季陶也是犯了難。原因是他娶了一位像母老虎一樣的妻子——鈕有恒。因為鈕有恒出生在貧困家庭,所以性格剛毅。早在和中金松子交往時,戴季陶與鈕有恒已經結為夫妻。因為畏懼妻子,所以不敢帶孩子回家。
既然孩子已經落地了,自己又沒有辦法養。戴季陶腦筋一轉想到了自己的好兄弟蔣介石。蔣介石有個妾姚冶誠無法生養,于是讓姚冶誠撫養這個孩子,并取名為蔣緯國。
姚冶誠出身卑微,且歷經人間冷暖。小小年紀就出嫁了,但是前夫是個癮君子。迫于生活當了交際花,后認識蔣介石并在一起。突然有個生命來到姚冶誠的身邊,仿佛給她灰蒙蒙的生活帶來一縷陽光。
![]()
蔣介石對于這個非親生的兒子非常寵愛,在日記中經常表達對蔣緯國的喜愛與思念。有次養母不小心將去痣的藥水灑在蔣緯國身上,造成手臂與大腿多處傷口。當蔣介石見到痛苦哭泣的兒子,外面叱咤風云的校長變成了關心兒子傷口的慈父,輕撫兒子的傷口生怕弄疼了他,一邊安慰說著話安慰兒子,隨后立即尋找醫生給兒子細心調養。
![]()
身世謎底揭曉
小時候蔣緯國就經常問蔣介石: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但是蔣介石都是笑而不語。隨著年齡慢慢變大,蔣緯國雖然嘴上不再問起,但是這個問題卻一直困惑著他。
有天,他在宋美齡書房中發現了一本書名為《亞洲內幕》,其中有一頁被折了起來。他翻開,結果書上的文字猶如五雷轟頂一般擊中他,拿著書的手一時間有些顫抖。
![]()
原來蔣介石一直閉口不談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書上寫著蔣緯國是戴季陶的兒子,并非蔣家人。
想要得知真相的蔣緯國找到了戴季陶,直接問道:“我究竟是誰的兒子?”聰明人戴季陶并沒有選擇直接回答,如果直接回答可能會給蔣緯國和蔣介石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于是戴季陶采用了一個更加委婉的方式,讓蔣緯國對比他、蔣介石、戴季陶三個人的相貌。
![]()
最后蔣緯國深思熟慮地說“我覺得,我還是向我父親更多一些。”
雖然戴季陶用委婉的方式告訴了蔣緯國,但是依然沒有全部消除他心中的疑慮,他依然沒有放棄尋找答案。
在1953年,蔣緯國從那位受到母親委托的同盟會成員上得到了答案,自己的父母是戴季陶和重松金子。
![]()
來到母親的墳前,內心復雜。也許他心中有些后悔,若是早點查明真相,或許就可以和自己的母親見上面,共享天倫之樂。遺憾的是重松金子于1921年逝世。之后每次到日本,蔣緯國都會親自祭拜母親,雖然這位母親沒有撫養他,但是給了他最可貴的東西——生命。
對親生母親是如此,對親生父親也是全了孝道,用自己的行為表達對父母的感恩。
1989年,經過多方的努力,蔣緯國終于找回戴季陶等人的不知所蹤棺木,并且尊重父親的遺愿,將其送到大陸安葬。最終戴季陶在成都昭覺寺獲得了長眠。
對于曾經放棄撫養的親生父母,蔣緯國選擇了【和解】兩個字,盡自己的全力讓父親安息。當他選擇和解的時候,心中可能放下了無法割舍的東西,放下了自己得知身世真相的巨大震驚,放下了自己無法與母親見面的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