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京東員工發帖:2021年為了孩子上學,在天津花了300多萬買房落戶。然后孩子上初一從河南老家轉學過來,今年中考竟然沒有公辦高中可上。對比老家縣城的同學,一個個都有學校上,哎。
最后無力感慨,孩子轉學失敗,房子接近腰斬,感覺很失敗。
![]()
大喇叭一位天津土著朋友對此很有發言權。他是2009年參加的高考,現在已經在北京定居。先說他的結論,天津高考,對于從山河四省過來的學生來說,如果你只是想最后上個三本,或是末流二本(雙非本科),確實可能會比在山河四省容易些。但你要想上一本,難度較大且并不輕松。 主要原因是天津的學校管得比較松,逼得有想法的家長都在報班內卷,費用也不低。 我初中,高中都在市五所(重點中學),我高一、高二學期,早上8點上課,下午5點10分準時放學,據說有的學校放學更早。因為在教室聽課的時間短,所以課堂上講的就是那些。老師按照課本上講,剩下的理解能力就靠自己了,運氣好遇到負責任的老師會再多講點,僅此而已,但高考不僅僅考這些啊。
對比天津這位朋友的說法,大喇叭所在的河南小縣城,初中學生的學業壓力挺大的,因為即將面臨中考。就拿我這邊城區的初中來說,我說實話,對付應試教育的質量還可以的,老師完全是為了考試教學的,市面上流通的卷子其實做的不算多,大部分都是學校老師針對性出題,或者借鑒周邊好學校之類的卷子。我感覺為了應對考試的話,教學、學習環境氛圍很足,就是看能不能接受這壓力。并且近兩年縣城兩所公辦高中擴招,如果算上分配生的話,考上公辦高中的概率挺高的。今年縣二高錄取分數線只有五百零幾分(總分730分)。
關于房子,大喇叭真的沒什么好說的。身邊的大廠朋友在21、22年買房的不在少數,除了自住的,有不少是做投資用的,現在無一例外的都是提到就“罵娘”。
一位大廠朋友在2022年9月買的北京四環邊老破小,地段樓層都不錯,房型也挺好,總價320萬,他說今年同小區相似戶型最低成交價210多萬,直接虧了100多萬,等于將近兩年白干。他自嘲道:“看著身邊朋友賣房都賺了不少,自己心癢入手,結果虧得一塌糊涂。感覺自己這輩子就沒有發大財的運氣。”
他如今想要賣掉,卻發現房子的價格已經跌得慘不忍睹,一算賬,直接虧了100多萬。這100多萬,是他無數個加班熬夜的辛苦錢,就這么蒸發了。現在很糾結,怕拖下去還會降,砸手里了。更怕現在買了,房價又漲了,到時候恨死自己了。為此,整宿的睡不著,甚至用過抓鬮的方式決定等或賣。
大喇叭認為:對于剛需來說,房子就是唯一,房子不賣缺少了金融屬性,就無所謂漲跌。30年房貸,自住房只要月供不超過家庭收入的1/3,有娃家庭不超過1/4,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對于大部分剛需不是糾結自己的房子又跌了好多,而是要保證家庭在漫長的還貸歲月里,資金鏈不發生雪崩,最終的影響不算很大。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