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曲流”
![]()
九曲回腸?
曲流又稱“河曲”
指河道彎曲,形如蛇行的河段
多見于河流的中下游

圖源 | 桔燈勘探?
當河床坡度減小以后
河流的下蝕作用減弱
而側蝕作用明顯
河流不斷地侵蝕河岸、擴展河床
(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致使河道開始發生彎曲
形成“曲流”
【知識補充】河流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河流流經彎道時,水流做曲線運動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表層水流趨向凹岸,沖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的水流在壓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彎道環流,在彎道環流的作用下,凹岸發生侵蝕,凸岸發生堆積。
![]()
繪圖 | 李雙有?
【知識補充】牛軛湖的形成過程圖解
一般情況下,曲流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更加彎曲,最后導致河流自然裁彎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徑直流去,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因這種湖泊的形狀恰似牛軛,故稱之為牛軛湖。
![]()
![]()
繪圖 | 崔老師畫說地理?
認識“曲峽”
![]()
圖源 | 中國國家地理?
曲流
是一種極為秀美壯麗的地質奇觀
大多發育在平原地區
但在山地的深邃峽谷中
也會形成宛轉的曲流
地質學家稱這種曲流峽谷為“曲峽”
太行山地區的“曲峽”
![]()
曲峽示意圖?
在我國
太行山是曲峽最集中的地區
眾多河流在橫穿太行山主脈時
形成了許多曲折、幽深、壯美的曲峽景觀
河流為什么能下切太行山脈堅硬的基巖
形成百轉千回的曲峽?
太行山又為什么會成為
中國曲峽如此密集的地區呢?
![]()
太行山脈曲峽典型分布地段示意圖?
從這張地圖可以看出,從南到北,有數條大河切穿了太行山的主脈。河流流經的太行山主脈區域,也正是曲峽最為壯觀的區域。太行山并不是這些河流的分水嶺,很多河流都是切穿太行山主脈的。這是因為太行山與華北平原有較大的海拔高差。發源于太行山的河流從高山流入平原時,具備了很大的勢能,因此溯源侵蝕作用都很強,最后切穿太行山脈的主脈,并由此形成了極為幽深、壯美的曲峽景觀。
![]()
沁河第一灣,圖源 | 視覺中國?
“曲峽”的形成過程
第一階段
地質時期該地區地勢平緩
河流側蝕作用明顯
曲流發育
第二階段
地殼抬升
河流下切作用增強
但保留和繼承了曲流的形態
逐漸演變成 “曲峽”

圖源 | 星球研究所?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