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
這兩天,北京的小學生媽媽們,是不是都被學校通知打了個措手不及?
往年這個時候,孩子們都已經走完報到流程,明天就要開學了。
今年為了配合重大活動,北京的小學開學先“放三天假”,9月1號到3號在家自主學習,9月4號正式返校上課。
雖然喜提三天居家,但孩子們也不會閑著,啾啾她們老師給發了一堆學習材料,還有各科老師答疑。
這波“開學預熱”,也算是幫孩子收收心,從假期的瘋玩狀態過渡到學習狀態了。
![]()
說到假期,今年的超長暑假,大家都帶孩子去哪玩了?
這個暑假,我沒給兩個孩子安排太多學習任務,基本全是“體力”上的活動。
先是把啾啾和呦呦各自打包送到了獨立營,啾啾去參加戈壁挑戰賽,妹妹去參加陽朔戶外營。關于這部分內容,我之前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感興趣的姐妹可以看看。
兩個孩子回來后,簡單休整了一下,我又帶著大女兒啾啾,去攀登了她人生中第一座雪山,崗什卡三峰。
![]()
直到最近兩周,結束了全部行程,啾啾和呦呦才開始進入到收心階段。
瘋玩了一個暑假,想讓她們安安靜靜坐下來可不容易,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越是臨近開學,孩子的“厭學情緒”就越明顯。
啾啾補暑假作業的時候跟我念叨,“好煩,不想寫作業,不想開學”。
我就逗她,我說
“你連最難走的亂石崗都走完了,寫作業比亂石崗還難嗎?”
她想了想說,
“也是哈,想想亂石崗,想想冰川,我連雪山都征服了,作業算什么,補作業就補作業唄。”

后面的幾天,啾啾沒再抱怨,安安靜靜地把作業寫完了。
她還跟我說,
“媽媽,我發現寫作業跟登山一樣,寫完一頁就像走完一段路,挺有成就感的!”
這還挺出乎我意料的,真沒想到,一次登山竟然“后勁”這么大。
今天我值班,忍不住想跟大家聊聊我們登山的這段經歷。
![]()
關于這個“人生第一次”
過程雖然辛苦,但結局很完美
帶啾啾去攀登雪山,其實是早就計劃好的。
之前我跟大家分享過,二胎家庭帶娃,如果想輕松一點,秘訣是“分開陪”。
去年寒假,我帶呦呦去法國出差,順便在當地玩了幾天。所以今年暑假,老母親的單獨陪娃指標,就給到了啾啾。

只不過,這次的計劃,出現了一些小偏差。
原本我們的計劃是,去攀登同樣在青海境內的另一座山。機票、行程全部預定妥當后,突然接到那座山臨時暫停攀登的官方通知。
整個隊伍只好轉戰“崗什卡”,就是網上流傳王一博登頂的那座“人生雪山”。

我當時還查了下資料,這座山,雖然被很多人稱作是“入門級”的雪山,但是就算是對大人來講,登頂率也并不是100%。
所以對于10歲的啾啾來講,還是有很大的挑戰和困難。
我們是8月7號抵達崗什卡入口的。第一天,我們一路徒步從海拔3800米到4300米的大本營,海拔越高,迷霧越大,空氣也變得越來越稀薄。啾啾的身體反應也越來越具體。
走了半小時,啾啾第一次停下來,大口喘氣。我在一邊鼓勵,教她調整呼吸和節奏。

后來三個小時的路程里,這樣的休整發生了好幾次。每一次我倆都默契的停下,她專注地數著自己的吸氣、呼氣,我在一邊觀察她的狀態。
老母親特別欣慰的是,全程啾啾都是自己堅持完成的每一步。沒有接受攙扶,沒有鬧情緒,反復調整狀態,和我肩并肩再向前。

抵達大本營之后,同行的隊員,尤其是第一次上高原的幾個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頭疼、腸胃不舒服的反應。
啾啾的反應比較輕微,就是有一點頭疼。好在第二天睡醒了起來之后,她所有的高反全部都沒有了。
登頂那天,我們是從凌晨三點多鐘出發的,2025年8月8日,我和啾啾分別于早上7:20以及9:20,登頂海拔5005米的崗什卡三峰!
![]()
隨后,我們下撤到海拔4300米的大本營,收拾完行李、吃完飯,下午徒步回到海拔3800米的崗什卡入口處。
這十幾個小時里,我們步行超過12公里,啾啾累計上升下降近10個小時。
這絕對是一個,接近這個年齡段孩子極限的體能輸出!尤其還在這樣一個低溫、高海拔的環境中。
但是啾啾狀態特別好,整個人都很興奮,她從出生到現在,我見過她最最最興奮的狀態就是下山以后,啾啾不斷跟我重復說“媽,太爽了!登頂的時候太爽了!”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醒過來,她都還在跟我講,“我覺得太爽了,媽我們啥時候去登下一座山?”
看著啾啾的興奮勁,我知道,這次特別的經歷,在她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正在生根發芽。
![]()
登山過程中的幾點感悟
讓我覺得這趟真是沒白來
回來之后,好多朋友問我,又是犧牲休息時間,又是花心思準備,帶孩子登雪山值嗎?
其實值不值,不是看孩子能不能把這件事拿出去炫耀,是看孩子心里有沒有留下點什么。
總的來說,這趟行程,還是讓我們收獲了一些無比珍貴的東西。
1、最好的母女關系是“戰友式”的互相托底
這次去登山,我看到了啾啾的另一面。
以前都是我照顧她,原來不知不覺中,啾啾已經成長為了一個小大人,而且比我想象中更能扛事兒。
出發那天,啾啾自然地承擔了推行李的任務,主動把行李放到托運架上。

即使在4000多米的大本營,我稍微干點體力活,她下意識說出口的也是:“媽,你別動了,這個我來拿。”
![]()
后來在攀登雪山的時候,我們倆也是像“戰友”一樣,一起徒步、攀巖,互相顧著,給對方加油打氣。
沖頂那天我印象很深,我比啾啾先登頂,原本想在原地見證她的登頂時刻,但因為天氣原因必須下撤。
下撤途中,我在冰川遇到了正在蓄力沖頂的啾啾,我過去抱了抱她。那一刻,無需言語,她懂我的鼓勵,我也懂她的堅持。
![]()
這種微妙的感覺,戰友式的默契,是跟孩子強調多少遍“我愛你”都換不來的。只有在兩個人一起面對困難,一起克服困難的時候,才能真正讀懂彼此。
2、對啾啾個人來講,意義特別大
其實決定帶啾啾登雪山之前,我也有過一瞬間的猶豫,怕她高反、怕她受傷、怕她堅持不下來。
現在回頭看,最慶幸的就是我試了。
啾啾現在才十歲,她的人生還太長,以后可能會遇到比亂石崗更難走的路,會遇到比高反更難受的挫折。
我不能幫她把所有路都鋪平,卻能陪她走一段難走的路,讓她知道,再難的路,只要一步一步走,總能到終點。
![]()
就像這次去登山,她未來可能會忘了具體走了多少步,忘了雪山有多美,但她一定不會忘了自己登頂的那一刻,心里有多激動。
這段寶貴的經歷,會成為她未來面對生活、學習,以及各種挑戰時的底氣和信心。
3、趁我們還有精力,陪孩子做些有意義的事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經不起折騰,什么事情總想“等以后再說”。
可孩子長得太快了,“以后”卻還很遙遠。
就像兩年前,環勃朗峰的時候,啾啾還需要我照顧,安撫情緒。今年啾啾已經能穿跟我碼數一樣的鞋子,跟我并肩登雪山了。
![]()
所以,孩子長大就是一瞬間的事,我們能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時間,遠比想象中要短暫。
我更愿意趁自己還有精力,有時間,有興致,趁孩子還愿意黏著我的時候,陪她們一起去做些有意義的事。
![]()
走進她們的世界,真實地陪她們笑、陪她們哭、陪她們克服困難、陪她們創造一些獨一無二的記憶。
這可能是陪伴更深刻的意義。不是看著孩子長大,而是參與到她們的成長中,陪著她們長大。
先別走,文章最后還有一條直播預告
圖圖媽說:
姐妹們,9月2日(周二)早上8點20,我會給大家帶來由原中國數獨國家隊隊長陳岑老師團隊開發的歐拉數獨直播課,大家先點好預約!
跟大家簡單說下歐拉數獨課區別于市面數獨課的亮點:
科學體系:名校團隊獨家研發6級進階式課程體系;
頂級師資:平均10年+大賽經驗導師,用參賽級策略降維打擊普通題目;
成績斐然:2024年度全國級賽事獲獎人數50+、世界級賽事獲獎人數3人;
貼心服務:“教、學、練、測、賽”五維教學閉環,保障教學效果。
歐拉數獨直播課每一期名額都很少,而且開班后沒辦法插班,這次終于要開第三期了,所以給姐妹們緊急爭取到少量名額,純拼手速!
孩子沒有數獨基礎也不用擔心,歐拉數獨課適合所有零基礎的孩子。
想了解課程詳情的家長點擊下方卡片預約直播,陳岑老師還會在直播間分享超多數獨干貨,不買課都值得來好好聽聽!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