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特朗普又一次在國際舞臺上“整活了”。這回,他不是在社交平臺上發牢騷,也不是在競選集會上對著對手猛噴,而是在一艘正兒八經的美國航母上,當著官兵和日本高官的面,痛批美國海軍用了電磁彈射系統,說得毫不客氣:“愚蠢,荒唐。”
隨后他宣布,下令讓今后新建的航母全部改回蒸汽彈射。理由嘛,他說得干脆:“我懂造船。”這事一出,不光美國國內一片嘩然,連外媒評論區都炸了。
有的說他不懂裝懂,有的說他“重拳出擊”,也有的直接拿他開玩笑,說總統把航母當成了廚房電器。不過笑歸笑,玩笑背后,其實牽扯的,是美國軍事技術路線的重大轉彎。
![]()
航母甲板上的“脫口秀”:特朗普又一次“不按劇本來”
事情發生在10月28日,特朗普訪問日本,登上了停靠在橫須賀港的“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這艘航母不算最新,但也不老,屬于尼米茲級,現役主力之一。按理說,總統走訪軍艦,一般都是拍拍肩膀、說說感謝,鼓勵下士氣,順便秀秀“美日同盟”的親密無間。
但特朗普顯然不滿足于做一個“走流程”的總統。他一站上甲板,話筒一拿,開場白就讓人直冒冷汗。他說,美國這些年在航母上搞電磁彈射,說是先進,其實是浪費錢、耍噱頭。“
這是我聽過最愚蠢的東西。”然后他話鋒一轉,直接甩出一個決定:以后新航母一律別用電磁彈射,全改回老牌蒸汽彈射。說完這番話,他還不忘加上一句:“我非常懂造船。”這句話,當場就成了網絡熱門搜索。
不過,現場的美軍官兵并沒有熱烈鼓掌,反倒有點安靜。不是沒人聽懂,而是大家都知道,他這話,不只是說說而已。特朗普是現任總統,說話是有分量的。
![]()
電磁彈射到底咋回事?不是“高科技失敗”,而是“高科技不成熟”
說起來,電磁彈射系統(EMALS)也不是新東西。美軍搞這個項目,已經十幾年了。最早從2000年代就開始研發,真正裝到航母上,是2017年服役的“福特號”。這套系統的原理確實先進,用電磁力加速艦載機起飛,理論上比蒸汽系統更輕、更快、效率更高,維護也少。
問題是,理論和現實之間,有時候隔著一整條海峽。從“福特號”服役那天起,電磁彈射就沒少出問題。什么彈射時斷時續啦,升降機老卡殼啦,艦載機起飛速度不穩定啦……據美軍自己統計,系統故障率遠高于預期,彈射系統出故障的次數超過200起,維修成本一漲再漲。
最讓人頭疼的是,整艘船的“先進性”太集中,結果造成每次出問題,維修就得停一大片。所以從軍隊角度看,這玩意確實“先進得不太靠譜”。不少海軍官員私下也吐槽過,說“福特號”像個“海上實驗室”,不是實戰平臺。
但說到底,電磁彈射的問題,不是方向錯,而是時機不成熟。它的出發點沒錯,但確實需要時間去調試、優化。就像智能手機早期也各種死機,不能因此說“鍵盤機才是正道”。
![]()
特朗普這波操作,到底圖啥?
很多人覺得,特朗普這么干,是為了選票。說白了,2025年美國大選臨近,他要的就是制造焦點。而軍工改革、技術決策,正好是個“又硬又熱”的議題。他批電磁彈射,不光是在打前任奧巴馬政府的臉,也是對現任軍方“技術官僚”的一次敲打。
他要傳遞的信息很簡單:你們搞那么多高科技,燒了那么多錢,還不如我一句話來得直接有效。而且,這招確實管用。美國國內不少保守派選民,包括一些退役軍人、軍工廠工人,對“電磁彈射”這種聽起來“高大上”的東西,本來就有點懷疑。
他們更信老一套的東西——蒸汽彈射、核動力、F18戰機這些“老三樣”。特朗普這么一說,瞬間就把自己塑造成了“懂實戰、反浪費、重效率”的總統。但問題也來了:軍事技術能這樣“拍腦袋”改路線嗎?
![]()
這并不是換個按鈕那么簡單。美國軍工體系龐大復雜,每一項技術背后,都牽扯數十家企業、數萬個工人、海量資金和合同。如果真的要改,意味著整個航母造艦邏輯要重寫。
設備要改、訓練要改、戰術配備也要改。這一折騰,就是幾年時間和上百億美元。更別說,通用原子、雷神這些承包商,早已在電磁彈射上砸了大錢。你一句“改回去”,他們誰來買單?
臺上熱鬧,臺下復雜:美國軍工體系的頑疾再次暴露
這其實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干預技術路線”。上一次當總統時,他就曾公開反對F35戰機項目,說太貴、太復雜,結果逼得軍方加快成本壓縮。但那次,他最終還是沒真砍項目,只是在議價。
但這次不同。他直接下行政令,要改航母配置。這不是討價還價,這是“換車道”。這暴露出一個老問題:美國的軍事技術,有時候不是被技術邏輯推動的,而是被政治節奏牽著走。
每一任總統都有自己的“軍事哲學”,但問題是,技術發展不是競選口號,不能四年一變,今天說先進,明天說荒唐。這樣搞,最后吃虧的是整個軍工體系,甚至是前線官兵。
![]()
再看看我國:一步一個腳印,技術發展不靠喊口號
說到航母技術,我國這幾年也沒少下功夫。從“遼寧艦”試水,到“山東艦”成軍,再到“福建艦”首曝電磁彈射系統,我們并沒有一口吃成胖子。每一步都走得穩穩當當,有問題就優化,有經驗就總結。
尤其在電磁彈射這塊,我國沒有一味追求“最先進”,而是強調“最可靠”。福建艦上的系統不是倉促上艦,而是經過多年實驗和地面測試后才部署。技術不是拿來“秀”的,是拿來打勝仗的。
而且我們在航母建設中,始終堅持“自主可控、系統集成”。這不是喊口號,而是工程上最基本的規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靠“換個總統”就重建一套技術體系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的“懂造船”理論,在我國看來,更像是外行干預內行。
![]()
結語
特朗普這番操作,表面上看是“接地氣”,實則是“拍腦袋”。真正的軍事技術發展,不能靠一句“我懂造船”定調,而是要靠科學、實戰和系統工程來決定。
美國如今面臨的,不是有沒有高科技的問題,而是技術發展是否能脫離政治干擾,走得穩、走得遠的問題。
而我國的航母建設,雖然起步晚,但腳踏實地,不急不躁。不靠“改口令”,靠的是工程邏輯和國家戰略。不追求一時的“領先”,而是穩扎穩打,確保每一步都走得踏實。
未來的海上較量,拼的不是誰喊得響,而是誰走得穩。航母甲板上的話語權,不在于誰的聲音最大,而在于誰的技術最靠譜。
這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參考信息:
《特朗普橫須賀登航母演講,稱電磁彈射愚蠢將簽令恢復蒸汽系統》·環球網·2025年10月29日
《美媒:特朗普訪日期間表態航母應用傳統彈射,批評現行系統不靠譜》·澎湃新聞·2025年10月29日
《特朗普擬簽行政令:新航母必須使用蒸汽彈射器》·觀察者網·2025年10月30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