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沒在混亂中?一種新的心態可以防止抑郁、壓力
![]()
作者:
丹尼斯·湯普森
發布于:
2025年8月27日下午6點55分
更新日期:
2025年8月27日下午6點55分
關鍵要點
改變一個人的心態可能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應對災難
人們在接受積極心態的課程后,抑郁和壓力水平降低了
這門課教人們在混亂中看到增長的潛力和機會
2025年8月27日,星期三(每日健康新聞)——努力應對當今充滿災難的世界?
改變你的心態有助于保護你免受強調研究人員稱,這是由疾病爆發、野火、地震、政治動蕩和創傷性生活事件造成的。
研究人員在該雜志10月刊上報道說,參加一個小時改變思維方式的課程——在混亂中尋找增長機會——的人幾個月后抑郁和壓力水平會降低大腦、行為和免疫力.
“我們本想避開新冠肺炎疫情,但它還是來了,”高級研究員說阿利婭·克魯姆加州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克拉姆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在后大流行時代,我們面臨一個選擇:我們可以讓它淡出記憶,讓我們耗盡精力,不再抱有幻想,或者我們可以選擇回顧過去,從中吸取教訓,并成長——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
研究人員在背景說明中說,心態是核心的信念、態度和假設,是人們如何看待和參與世界的基礎。這些精神“透鏡”可以戲劇性地改變事件對一個人的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通過向兩組人展示不同的視頻來測試改變一個人心態的潛力。
總共有226人觀看了解釋心態如何成為健康和幸福的強大驅動力的視頻,強調了人們如何從像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樣的災難性經歷中成長。
視頻稱,例如,一些經歷過疫情的人對生活有了更好的欣賞,更好的適應能力,更強的關系和更深的精神信仰。他們也能夠追求新的機會,否則是不可能的。
另外153人作為對照組,他們觀看了一段關于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同階段的視頻。
觀看視頻后,思維組的成員被要求寫下他們對疫情的長期影響以及他們可能追求的潛在增長領域的想法。對照組回答測試他們對疫情知識的問題。
結果顯示,三個月后,與對照組相比,接受思維訓練的人抑郁程度較低。他們與慢性壓力和疾病相關的炎癥標記物水平也較低。
克拉姆說:“盡管我們可能希望生活不受創傷或災難的影響,但現實是,我們很少有人能幸免于這種斗爭。”
然而,研究人員強調,培養一種心態并不等同于盲目的積極思考。參與者沒有被要求忽視疫情造成的災難。
“我們試圖做到非常微妙和平衡,但也帶來了真正的、基于研究的證據,表明許多人在經歷像疫情這樣的事情時確實經歷了一些具體的積極變化,”首席研究員之一杰西·巴雷拉斯坦福身心實驗室的前實驗室經理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克拉姆說,盡管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但這些結果為那些與挑戰性或創傷性生活事件搏斗的人們提供了希望。
“這項研究的靈感來自于我們的愿望,即幫助人們反思他們在疫情的經歷,著眼于如何幫助他們成長,”她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