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著松花江,坐擁船廠、水師營的悠久歷史,游泳、鳧水并非吉林百姓陌生的技能,相反在口語中,這項技能有時甚至被稱作“洗澡”,足可見其在民間有多么尋常。尤其是在每年夏天,溽熱之下,江中常有弄潮之人,只不過雨季時候,江水渾濁,近岸的江岔泡澤內,流緩浪微,水溫適宜,要比江流更適合泅渡,因而成為市民親水納涼的首選。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吉林市標準的游泳場所屈指可數,人們想游泳的話,也往往選擇到江中或近岸泡澤中暢游。在當年生活污水處理體系不發達,東大灘地區一度成為傾倒垃圾之處,故而人們選擇游泳,多會選擇江水相對清潔的上游市區邊緣。如當年,許多人會在頭道碼頭的“洋灰臺”下水,技藝高超者甚至會橫渡松花江,在洋灰臺對面的江南地區登岸,那里當年是近郊農田,江畔有許多沙坑,大名鼎鼎的“清溝”說的也正是那里。
在許多人的記憶中,清溝位于江南公園北門附近,實際位置要更靠上游一些,即在今臨江門大橋江南一側迤邐轉向溫德河口對面,今江濱公園一帶。在1992年發行的吉林市地圖中,清溝的輪廓清晰赫然。這里的水由漲潮時的江水補給,下有卵石底,水質較好,里面還有成群的小魚、蝲蛄、蛤蟆、蛤蜊、水牛嬤嬤。只不過每年入夏,就是小動物們的“天劫”,除了游泳者的打攪外,還時常遭遇捕魚愛好者拉網襲擾。
事實上,去清溝度過夏日,早就成為市民們的一種休閑生活:許多人搬來汽車內胎、游泳氣墊,在藍天下的水面上浮蕩;許多人會帶著食物和酒水,結伴在清溝邊野炊;還有的拖家帶口前來,孩子們用網兜抓螞蛉、逮蝴蝶、扣螞蚱。當然,在清溝中暢游是許多人來此的目的,一些人穿著日常短褲,在水中毫無顧忌地仰泳、蝶泳、自由泳,肆意享受游泳帶來的“狂野之感”。時至今日,許多人捫心自問,今生那些毫無章法可言的泳姿,就是在清溝練成的。
然而這世間大凡快樂得肆無忌憚,就必然有意想不到的險象暗暗滋生。在清溝快樂暢游時常遇到兩種危險:其一是江水流量突變,這種情況與上游來水變化有關,往往沒有征兆,很容易讓人措手不及;其二是水下浮蕩的水草,一旦腳被纏住,往往越掙扎越緊。因此每年夏天,清溝都要留下幾位可憐人去給“龍王爺請去做女婿”。我上小學時,有個鄰居,也是我同年級不同班的同學,他和表兄弟暑假去清溝游泳,哥倆不幸溺亡,開學后在鐵二小的安全教育課上聽說,水草就是罪魁禍首。
上世紀九十年代,吉林市興建臨江門大橋,承載特殊“野浴”歷史記憶的“清溝”受到影響,江岸地貌發生巨大變化,“清溝”這一名稱也逐漸被江濱公園等新地標抹去。不過游泳之風并未在這一帶散盡,在橋下上游一側甚至修建了一處與江流一線之隔的長方形泳池,每年還會有許多人在這里游泳。
前些日子路過江濱公園,發現長方形泳池已有荒廢跡象。好在承接清溝“休閑生活”衣缽的江濱公園人氣不減,江岸草地、樹林中有大量露營納涼的市民,只不過無論大人小孩,戲水多在岸邊——不知是生活水平的提高遏制了野浴的發展,還是江濱公園的水面多成為垂釣者和劃船者的樂園,放眼望去,真正在水里游泳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
![]()
![]()
![]()
![]()
![]()
![]()
![]()
特別鳴謝邴赫先生對本人撰寫此文給予的支持和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