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有四大城市損毀非常嚴重,分別是:
斯大林格勒
廣島
長崎
![]()
其他三座城市皆因戰爭而毀,長沙是因為國民黨官員瀆職而被焚毀,一座歷史名城一晚上化為廢墟,作為古代歷史名城,留下的古跡大多因為一場大火而消失在世界之中,搶救下來的也只是極少一部分。
長沙大火,史稱文夕大火,在中國抗戰史上,與花園口決堤,重慶防空洞慘案并稱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大慘案,文夕大火發生背景:
自七七事變以來,日軍接連攻城拔寨,中國一座座重要城市接連淪陷,由于速度之快,日軍揚言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就抗戰初期而言,的確有所可能,而中國抗日部隊則選擇避其鋒芒,選擇持久戰,依托有利地形,展開節節阻擊,一時難以取勝,則選擇長久之戰,因為日軍遠渡而來,持久戰才對中國軍隊有利。
![]()
然,日軍也知曉自己之短處,每攻克一座城市,便建立自己的大本營,收刮民脂民膏,屠殺中國百姓,借助末代皇帝溥儀的影響力,建立滿洲國,奴役中國人,建立所謂的新的秩序,企圖在中國國土上建立根基。
因此,日軍攻克城市后,城內的一切便成了日軍滅亡中國的重要資源,在1938年10月,戴笠等人呈上江西九江淪陷戰報,聲稱九江失守,撤退之前未能貫徹焦土政策,導致大量物資被日軍截留,成為日軍的補給,為此,戴笠等人建議,凡日軍將攻克之城,國軍撤離前必須實行焦土政策。
![]()
起初,蔣介石并未采納,直到廣州、武漢相繼失守,國軍重要工事皆成日軍所用,反過來成為國軍反攻的壁壘時,蔣介石力排眾議,決心聽從戴笠建議實施焦土政策。
于是,國軍駐守的每一座城市,皆準備好了焦土方案,若城池失守則盡數焚毀,長沙也不例外!
![]()
1938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大量湖北人民涌入長沙,使得長沙人數翻倍,由于長沙處于中國腹地,抗戰初,未受到戰火波及,成了后方重要城市,積累了大量戰略物資,是當時名副其實的商業重地。
很快,日軍開始轟炸湖南,幾座邊緣城市接連失守,中日兩軍對峙在新墻河,長沙告急。
11月11日,湖南省主席張治中接到一封密令:“長沙若失陷,務將全城焚毀,望事前妥密準備,勿誤!”張治中召集長沙警備司令酆悌、警備二團團長徐昆、警察局局長文重孚,連夜商討了一份焚城計劃。
可張治中哪能想到,正是蔣介石這份軍令,自己連夜商討的一份計劃,釀造了一起重大事故!
![]()
11月13日凌晨,傷兵醫院不慎起火,醫院找到警察局局長文重孚,要求立馬派出部隊救火,然而讓人震驚的是,得到的回復竟然是:“警察已撤,消防員也早就撤離,所有消防車均換成了汽油,實在無力滅火!”
由于救火不及時,導致多處起火,城內的警備司令部見狀,不僅不去核實,反而下令:“立即實行焦土政策!”于是,部隊將火把投向油桶以及居民房屋,剎那間,全城火光四射,不過,人們的慘叫聲卻少得可憐,為何?
因為凌晨時分,百姓們都在睡夢中,不少人在睡夢中被活活燒死,即便逃出去的,要么被踩死,要么被汽車壓死,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為躲避大火跳入水缸,結果活活淹死 ,還有一對母子跳入水缸,結果水被大火燒開,被煮熟。
![]()
持續數天的大火,使得長沙的省政府、民政廳等眾多建筑都被焚毀,位于長沙的大中小學等也未能幸免,幾十家工廠也被燒得精光,僅一家醫院完好無損。
大戰在即,長沙竟遭遇如此大的事故,蔣介石連夜趕赴長沙,當他登上天心閣時,俯瞰下的長沙幾乎全是廢墟,蔣介石不由得雷霆震怒,立即下令,將警備司令酆悌,警察局局長文重孚和二團團長徐昆下獄,進行軍法會審。
![]()
僅兩天,三位重要官員便被槍斃,此次蔣介石是真的怒了,要知道,酆悌乃是黃埔一期的學生,和胡宗南是一輩的,是蔣介石的嫡系,徐昆乃是中央訓練團畢業的,而文重孚是黃埔三期政治科的,一場大火,三位嫡系被槍斃,即便有人求情,蔣介石也沒能網開一面!
![]()
其實,文夕大火,湖南最高長官張治中是難辭其咎的,槍斃三名嫡系,蔣介石也是為了保全張治中,全體軍民也明白,因此,三人被槍斃后,長沙便流傳了一副對聯:
上聯:治績如何,兩大政策一把火
下聯:中心安在,三個人頭萬古冤
橫批:張惶失措
這是一副藏頭對聯,藏著民眾對這場大火處決結果的不滿,當然,張治中也向蔣介石請罪,蔣介石也小懲大誡,給了他一個:“用人失察,防范疏忽”的罪名,撤了張治中的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