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據湘問·投訴直通車消息:8月12日,有市民反映,湘陰縣新泉鎮紀委書記與信訪辦主任吳志在青龍橋村委會對信訪人李湘田(72多歲)進行“回訪”時,對該老人“破口大罵” ,多次使用“老東西”、“老不死”、“老糊涂”等侮辱性詞匯攻擊。
文中還稱:“我們呼吁:立即介入調查,公開涉事干部的處理結果。”
8月22日,湘陰縣新泉鎮人民政府回應稱:“經調查核實,新泉鎮紀委書記以及信訪辦主任吳志在向李湘田老人解釋國家信訪條例相關政策時,由于吳志和李湘田老人在主觀認識上存在差異,再加上雙方溝通方式不夠細致周全,進而產生了分歧。這一情況反映出該同志在開展群眾工作時,還存在急躁情緒,工作方式方法也有待改進。
目前,已安排鎮分管信訪工作的領導和鎮紀委書記對吳志進行了嚴肅批評教育,并責令其深刻反省,吳志上門對老人進行了賠禮道歉。
![]()
此事進行到此,我認為仍接近于“半截子工程”。因為被罵的七旬老人對鎮政府的這個處理是否滿意,以及他是否接受信訪辦主任吳志的道歉,官方并未交代,所以依然存有疑問。
不過我想說的是,鎮級信訪辦主任到下屬行政村對信訪人進行“回訪”,本是件好事。但由于溝通不暢,竟出現信訪辦主任對七十歲老人破口大罵的惡劣情形,此事萬萬不該發生。
可想而知,當著鄉里鄉親的面,七旬老人信訪問題未解決,還被信訪辦主任當頭一頓辱罵,“老東西”、“老不死”、“老糊涂”這類臟詞對于農村老人來說,其侮辱性已是無以復加了。
或許因為雙方對政策的認識理解存在差異,溝通遇到困難,但作為代表政府形象的一級信訪官員,斷不可如此粗暴對待信訪群眾。
而事后,湘陰縣新泉鎮政府對此事的回復中,竟將當事信訪辦主任吳志的行為簡單定義為“急躁情緒,工作方式方法也有待改進”。
然而這件事淺層表露的是工作方式方法,深層次難道不是典型的作風問題嗎?
無法想象,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因反映訴求向政府尋求幫助,換來的不是關懷與解決,而是粗暴的言語侮辱。信訪部門本應是群眾與政府溝通的“連心橋”,某些人卻將其變成了傷害百姓感情的“冰冷墻”。
作為政府信訪辦負責人,本應帶頭樹立良好的信訪“窗口”形象,無論任何情況下都講究語言與溝通藝術,然而卻對72歲老人惡語相向,公然辱罵,其黨性何在,職業操守何存?
這豈是簡單批評和自我反省就能夠混沌過關的。
早在2018年,央視報道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政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因為辱罵白發老人而受到留黨察看一年、政務降級處分。
![]()
大方縣紀委縣監委認為,(涉事人員)張義作為共產黨員、國家公職人員,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工作方法簡單,作風粗暴,與服務對象發生口角進而辱罵,嚴重違反了群眾紀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給予處罰。
大方縣同時責成人事部門將張義調離窗口服務崗位,責令張義向當事者本人及社會公開道歉。縣政務中心、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分別被責令作出深刻書面檢查和接受誡勉談話。
看看,兩起公職人員辱罵老人事件,前后處理竟有如此大的不同。
而湘陰縣新泉鎮信訪辦主任吳志的行為,因其職務與百姓的關聯性,其辱罵老人導致的影響必然更惡劣,對其處理理當更嚴肅。
執紀必嚴,動輒則咎。
罰酒三杯,難禁效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