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夏夜,71歲的陳佩斯對著鏡頭深深鞠躬,眼里閃著淚光,聲音顫抖:“對不起,讓大家久等了。”
此時是2025年7月14日深夜,距離他耗費七年心血,抵押了北京四環的房子,投入上億資金打造的電影《戲臺》原定上映僅剩三天。
這部作品卻被兩部商業大片擠出黃金檔期,排片率從15%驟降至5%,部分城市甚至將上映時間推遲到7月25日。
然而,誰也沒料到,短短三天票房上漲564萬,排片率從5%暴漲到18.6%,到7月25日票房達到了854萬,且一直持續上漲,到8月中旬,累計近4億。
看完《戲臺》后,我?不禁感嘆:太敢拍了!這是把權勢?和?資本?的?臉?,按在地上使勁摩擦呀!
![]()
01 一紙訴狀改變的人生軌跡
1984年除夕夜,一個龍套演員抱著空碗狼吞虎咽的表演,贏得滿堂喝彩。這一晚,陳佩斯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中國喜劇的新紀元也由此開啟。
“沒想到啊沒想到,你朱時茂這濃眉大眼的家伙也叛變……”
“你管得了我,你還管得了觀眾愛看誰嗎……”
“本人陳小二,男:24歲,民族:漢,家住羅鍋胡同104號……”
從《吃面條》到《主角與配角》,再到《警察與小偷》,陳佩斯與朱時茂創作了一系列喜聞見樂的經典小品,以尖銳的諷刺、詼諧的表演吸引了全國觀眾,成了春晚舞臺上難以逾越的豐碑。
然而,從1998年之后,陳佩斯卻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從春晚舞臺徹底消失,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淡出了大眾視野。
![]()
故事要從 1999 年說起。陳佩斯與朱時茂偶然發現,央視下屬的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未經他們許可,就擅自將他們在春晚上表演的小品制作成光盤售賣。
對于視作品如生命的陳佩斯而言,顯然?不能接受。他和朱時茂第一時間找到央視協商。在多次溝通無果后,他們一紙訴狀?將?央視?告上了法庭。
2002年12月,法院最終判決對方侵權成立,要求其立即停止銷售光盤、公開道歉,并賠償兩人 33 萬元。
![]()
正義得到了伸張,但陳佩斯卻付出了慘重代價。自那以后,他再也沒登上過春晚舞臺,各種演出邀約也如潮水般退去,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那段艱難的日子里,他選擇了隱居,和妻子在北京郊區承包了一片荒山,過上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般的田園生活。
時光荏苒,一晃三十年。2025年,陳佩斯籌備七年的電影《戲臺》強勢回歸,像一柄驟然出鞘的利刃,在內娛劈開了一道清亮的裂口。
![]()
02 娛樂圈亂象眾生相
《戲臺》上映后,有影評人說:“陳佩斯把內娛的遮羞布撕得干干凈凈。”
這是?一?部以民國軍閥混戰為背景的電影,講的是五慶班戲班在強權下掙扎求生的故事。戲里的每個角色,都像一把鑰匙,打開了現實里的“潘多拉魔盒”。
金嘯天:頂流明星的雙面人生
金嘯天,是京城有名的“角兒”,臺上演楚霸王時威風凜凜,臺下卻抱著煙槍吞云吐霧。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他一邊呼喊著愛妻的名字、因愛妻離去而心碎,一邊卻在演出即將開始前,與主動送上門的粉絲在后臺廝混。
這一幕像極了那些拿著天價片酬卻軋戲、耍大牌的明星,一邊在熒幕上塑造的是陽光、積極、有責任感的形象,一邊吸食毒品,與粉絲出軌,讓人大跌眼鏡。
![]()
六姨太思玥:飯圈的盲目崇拜
思玥,洪大帥的六姨太,出身書香門第,卻癡迷金嘯天扮演的西楚霸王。當她發現金嘯天是癮君子時,非但不清醒,反而遞上自己的煙膏,甚至還主動委身于他。
后來賣包子的大嗓兒穿上戲服,她照樣感嘆 “活脫脫一個楚霸王” ,甚至不確認對方身份,就和扮上楚霸王的大嗓兒纏綿悱惻。
其實,她真正癡迷的并非金嘯天本人,而是“楚霸王”。就像現實里的某些粉絲,只看到偶像在舞臺上完美形象,對其真實人格視而不見,甚至為了維護偶像,不惜與他人爭吵、互撕。
![]()
洪大帥改戲:強權對創作的 “綁架”
洪大帥,一個小地方打進京城的土軍閥,對京劇一竅不通。只因自己和項羽有相似經歷,就極度同情,逼著戲班改戲。
他拿著槍指著班主喊:“項羽不能死,這個戲得改!” 班主說 “這不合規矩”,他舉起槍朝上放了兩槍:“改不改?”
這場景太熟悉了 —— 某部歷史劇里,資方讓編劇給 “帶資進組” 的演員加戲,把忠臣寫成奸臣;某部紀錄片里,審核人員說 “這段太沉重,改成皆大歡喜的結局”。
![]()
大嗓兒:資方霸權下的行業荒誕
大嗓兒,大裕齋包子鋪的跑堂伙計,沒學過一天京劇,就因為和洪大帥是老鄉,就能穿上戲服上臺頂替名角兒,演楚霸王。
臺下觀眾明明知道他唱得差,卻還拼命鼓掌叫好。 就像現在,有些演技拉垮的演員被捧成 “影帝”,不是因為實力,而是因為 “背后有人”。
難怪有人說:“戲臺子上的規矩,是祖師爺定的;戲臺子下的規矩,是有權人定的。”
![]()
![]()
03 戲里哭的是班主,戲外哭的是自己
陳佩斯扮演的五慶班班主侯喜亭,被洪大帥用槍逼著改戲時,他跪在祖師爺牌位前哭:“祖師爺,我為活命啊!” 拍攝這場戲時,陳佩斯突然觸景生情,情緒崩潰,在片場哭了十幾分鐘。
陳佩斯曾公開吐槽過春晚創作,每個部門相互掣肘,人人都以“老大”自居,他提出的好方案常被拒絕,甚至被改得面目全非。
這種“想做好作品卻被限制“的痛苦經歷,與《戲臺》里班主侯喜亭被洪大帥拿著槍被逼改戲的劇情,如出一轍。
在《戲臺》的路演現場,有位粉絲看完電影后紅著眼對陳佩斯說:“我看這個電影,就是在看你的一輩子。”
這種戲內戲外的強烈共鳴,讓“改戲”這一情節的諷刺意義遠遠超越了電影本身,這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真實經歷的寫照。
![]()
凌晨兩點的寫字樓,半層樓還亮著燈,策劃專員還在拼命著寫著第七版的活動方案。第二天他收到甲方的回執:還是第一版的思路更穩妥……
隔壁工位的同事對著經理第三次駁回的策劃案嘆氣:“邏輯太散”、“不夠落地”、“沒有抓住用戶痛點”。當他打開第一版策劃時,才發現被否掉的核心創意,竟和經理發來的“參考案例”高度重合。
下班時,電梯間里的實習生抱著設計稿哭了。客戶突然要改新的風格,她熬了一整夜做的宣傳圖重新修改,還要求”明早上班前交“。
“小王,你把這次項目的主辦人記在張A的名下,年底評優我保你拿到‘優秀員工’。”
“小李,你在會議上把責任攬過來,下次漲薪的名額就給你。”
“小趙,你先把我朋友公司的產品放進采購備選名單,哪怕走個流程也行,后續你的績效考核我多‘關照’。”
![]()
在《戲臺》里,我們能看到頂流明星重復著金嘯天的墮落;目睹粉絲為劣跡藝人洗地的荒唐日日更新;更是在職場親歷“大嗓兒“式關系戶的橫行。
洪大帥的槍在現實中從未消失,它化作隨意推翻的合同、心血來潮的"創新要求"、審批流程中的創作鐐銬。
所以《戲臺》里侯喜亭的每一次低頭,都戳中了現實里的人。他給洪大帥鞠躬時,腰彎得越低,觀眾的心越疼 。因為我們都在某個時刻,為了 “活下去”,向不合理的規則低過頭。
陳佩斯正是用《戲臺》,把這種 “想說卻不能說的憋屈” 化成了藝術,替所有在工作里受到不公正對待的人,發出了一聲震耳欲聾的吶喊。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
04 票房逆襲的背后,是觀眾對 “真” 的渴望
《戲臺》排片率從 5% 漲到 18.6% 的那幾天,有84歲的老人帶著三個閨蜜來買票,說 “就想看看一場干凈的演出”;有年輕人帶著父母來,說 “讓他們看看什么是真正的電影”。
這哪是票房的勝利?是觀眾用腳投票,告訴內娛:我們看夠了流量的虛張聲勢,看夠了資本的指手畫腳,我們想要的,是《戲臺》這樣 “敢說真話、肯下功夫” 的作品。
影片的籌備初期,陳佩斯就遭遇了投資方多次撤資;
7月7日開啟預售總票房僅39萬元,首日26.2萬元;
計劃7月17日上映,因流量大片提前上檔,被迫推遲7月25日正式上映,點映排片還被安排到凌晨1點“幽靈場”。
皇天不負有心人,點映后上座率從15%升至75%以上,票房幾天內從14萬元上漲至560多萬;截至7月25日突破854萬且持續增長,到8月中旬,累計近4億。
![]()
為了這部電影,從立項到取得公映許可證,陳佩斯賭上了七年光陰。他堅持實景搭建戲臺,他堅信 “觀眾眼睛尖,假的一眼就看穿”。
71 歲高齡的他,在現場每天盯場16個小時,晚上回到酒店還要修改臺詞。資金緊張時,他抵押了北京四環的房子,自掏1000萬補拍鏡頭。
黃渤接到邀約時,陳佩斯坦言 “沒錢付片酬,項目風險還大”,但黃渤不僅零片酬出演,還自掏 150萬元買道具,甚至把自家別墅騰出來當臨時片場。
為了演好角色,他三個月減重15斤,每天凌晨4點便起床就跟著京劇名家吊嗓子、練身段,嗓子練啞了就含著潤喉片繼續,電影中那段 “霸王別姬” 的唱段,他一開口便驚艷所有人。
姜武同樣零片酬加入,還自己帶著服裝進組;尹正等演員也在片場卯足了勁。朱時茂更是自掏百萬支持拍攝,首映禮上他看著影片落了淚:“我怕的不是錢打水漂,是怕老陳心寒。”
有年輕觀眾在社交媒體分享:“原以為是老派電影、只適合長輩看,沒想到全程被吸引,笑中帶淚,既看到了那個時代戲班的難,也想起了現在很多行業的困境。”
還有觀眾說:“前半段笑出聲,后半段紅了眼。侯班主跪地哭‘我為活命啊’,不就是我改 PPT 的每一天嗎?”
一個社會不怕有問題,怕的是連 “直面問題” 的勇氣都沒有。
在這個充斥著流量與商業套路的影視市場中,觀眾渴望看到真實、有深度、有誠意的作品,而《戲臺》恰如一股清泉,滿足了觀眾對 “真” 的強烈渴望 。
![]()
05 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真地道
“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真地道啊!” 影片里的這句感嘆,既是陳佩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也是對純粹藝術的深情告白。
從1984年《吃面條》的純粹喜劇,到2025年《戲臺》的黑色寓言,陳佩斯用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從“逗笑者”到“思想者”的蛻變。
《戲臺》的偉大之處,在于它在展現荒誕喜劇之時,依然不忘讓我們看見人性里不滅的微光——當炮火震落瓦礫,真正的藝術家依然挺直脊梁,將一字不改的《霸王別姬》堅持唱完。
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不能塌的“戲臺”,也都有“比天還大”的東西值得用命去守護!
這個“戲臺”,叫良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