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為歐洲中世紀時期的眾多強國之一,對于整個歐洲歷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法國的王室也是屈指可數的能夠,和神圣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家族分庭抗禮的強大家族。
![]()
但在1793年法國爆發的大革命中,連當時的法國皇帝路易十六也被送上了斷頭臺。路易十六作為法國歷史上唯一被處決的國王,以付出生命的代價體會到歐洲民眾壓抑已久的憤怒情緒。
路易十六即位前的法國:
十八世紀的法國,為了遏制英國在新大陸的勢力,對美國獨立戰爭給予了極大支持,外加上路易十五的大肆揮霍,法國入不敷出債臺高筑。為了彌補國內財政虧空,王室不斷加大征稅力度,同時為了保證法國第一等級教士與第二等級貴族的特權,只向當時第三等級的民眾納稅。當時的人們戲稱民眾背負著王室和貴族,這樣的社會背景埋下了革命的火種。
![]()
路易十六在位期間雖然很少處理政事,但是路易十六本質上是一位善良的國王。在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中記載:路易十六“對自由和人的生命尊重經常可見,尤其可以見到對窮人苦難的真正關心。”法國民眾所遭受的苦難,路易十六看在眼里,也會時常旁敲側擊地勸阻他的瑪麗王后奢靡的行為。
路易十六的瑪麗王后,酷愛玩樂,奢侈無度,她成為法國皇后之后,揮霍無度致使國庫虧空,當政期間常常勞民傷財,修建宮殿,購買珠寶,食用珍饈。這讓當時財政吃緊的法國雪上加霜,大臣肆意爭奪權力財富,一時之間民不聊生,貴族與民眾的社會矛盾逐漸顯現,瑪麗也因此被稱為“赤字夫人”。
![]()
路易十六的改革:
隨著時間的發酵,法國社會各種矛盾越發尖銳,法國頻繁的暴動讓王室不得不加緊處理國內矛盾,路易十六矛頭直指稅制,開啟了稅制改革。他先后多次縮減王室的開支,又撤銷了大批賦稅。
為了進一步加強改革,公元1774年任命了同樣有改革宏愿的杜爾哥作為財政大臣。杜爾哥也不負眾望,大刀闊斧取消貴族等級特權,也得到了路易十六和廣大民眾的支持。當時的人民中流傳著“感謝吾人有一好國王對法國的統治,使吾人盤中有雞肉可食,此雞是乃法國之財政,如今卻欲得知杜哥如何拔雞毛。”的民謠。
![]()
杜爾哥之后,繼位者內克爾上任,但他不以政策改革為目的,反而拆東墻補西墻的用貸款彌補虧空。在這樣的行為之后,法國債臺高筑,財政每況愈下,之后的繼任者面對這樣的爛攤子也是無計可施。路易十六的改革宏志也大廈將傾,即將破滅。
于是在1789年,路易十六召開了三級會議,希望三級會議能夠挽救即將破產的國家財政。三級會議是法國中世紀的代表等級會議,有教士,貴族,市民三個等級參加。三個等級各有一票參與表決,通常是國家遇到困難時為了尋求援助而召開的會議,主要職能之一便是批準國王征收新稅,也可以在戰爭期間監督當局政府。
![]()
隨著三級會議不斷在法國各階層人群中飛速傳播,法國民眾參政熱情日漸高漲。許多有影響力,較為自由的貴族和民眾提議推進擴大第三等級權力的改革,作為幫助路易十六政府度過危機的條件。
但是由于貴族與教士的反對,會議并未能夠順利進行,只有第三等級的代表在會議中積極提議,其他的一二等級代表不屑于參加會議,會場上一度陷入混亂,貴族對于市民的提議毫不理睬,甚至認為與市民一起參加會議是一種恥辱而當場離席。于是第三等級自發組建了國民議會,貴族們得知后拒絕納貢,脅迫路易采取強硬措施讓第三等級屈服。
![]()
路易雖然善良但也軟弱,在威逼利誘下,最終終止了三級會議。借口整理會場為由,將第三等級代表驅逐出三級會議。第三等級代表們在憤怒中,前往一個室內網球場宣誓,發誓除非法國憲法起草,否則國民議會將會履行對國民的義務,這也宣告了革命的白熱化。
攻占巴士底獄:
路易在會議后采取緩兵之計,謊稱準備制定憲法,意圖先穩住第三等級,但實際上準備開始軍事鎮壓。在路易十六的授意下,大批雇傭軍和貴族軍組成的保王黨軍團在巴黎外集結。得知消息的第三等級,拿起武器準備抵抗即將到來的鎮壓,但是市民手中沒有火器。這時有人想到了關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獄有武器和彈藥,于是帶領民眾前往巴士底獄。
![]()
巴士底獄是法國專制王朝的象征。法國人民就像痛恨封建專制制度一樣地恨這座監獄。1789年7月13日,巴黎的工人、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奪取武器,開始了武裝起義。到了14日的早晨,法國人民就奪取了整個巴黎。最后只剩下巴士底獄還在國王軍隊手里。起義軍和國王軍經歷幾個小時的激烈交戰,巴黎人民終于攻下了巴士底獄。
![]()
路易十六不得不再次妥協,與想要與市民和解,他委托國民議會提出有效的方案,阻止事態惡化。8月4日,“八月法令”出臺,暴亂逐漸減少,市民情緒得到了控制。國民議會又于26日出臺《人權宣言》,確定了主權在民,成為大革命的旗幟,讓法國成為了君主立憲制國家。議員們也再次投入到憲法內容的制定中,終于在1791年完成并由路易十六宣誓效忠憲法。
![]()
國王出逃,反悔的王室:
路易十六實際上從未肯定過改革,他希望能夠實行獨裁專制,十分抗拒和反對國會對王權限制的法令。這在路易當時給奧地利大公(瑪麗王后的父親)的信件中可以得知。路易希望借助外國軍隊鎮壓起義。
公元1791年路易十六突然逃出法國并留下一封信件怒斥一切改革,并宣布改革非法。但路易在出逃的路上被民眾發現,“護送”回了巴黎。
![]()
路易的行為激怒了民眾,法國人民要求議會廢黜國王,宣布共和。次年波旁王朝便被推翻。因此普奧聯軍在1792年決定入侵干涉法國革命。
由于法國大革命的成功,其革命思想在歐洲大陸廣泛傳播,為其他國家向往民主共和的人民提供了借鑒模式,歐洲的其他皇室也感到威脅。路易十六繼續暗中鼓勵各國對法國新政權的干預;革命派也希望對外開戰,掩蓋新國家機器的殘缺,轉移新政權控制下法國內部的各種尖銳矛盾,歐洲其他各國也希望通過鎮壓革命并且從法國身上得到好處。
![]()
于是,幾國的勾心斗角促成了法國與普奧的大決戰。1792年4月,法國向奧地利宣戰,奧地利與普魯士組成聯軍開往巴黎。法國派出了六萬人四十門火炮,阻擊普奧聯軍的十三萬大軍。9月雙方在瓦爾密交戰,法軍頑強抗擊,借助本土優勢截斷普奧聯軍糧道,迫使普奧聯軍退軍。
法國人民在與普奧聯軍戰斗后,認為路易十六與外國反革命勢力勾結,背叛了法國人民。于是179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人民推上斷頭臺,以“叛國罪”處死。
![]()
路易早年出于對自然科學的熱愛,還親自改良了斷頭臺的設計,能夠更快更徹底地完成處決。路易直到行刑前可能都沒想到自己會死在親自設計的斷頭臺下。
路易十六在行刑前幾分鐘懺悔之后,走上了斷頭臺,然后再也無法保持冷靜,渾身顫抖。他大喊“先生們,我是無辜的。我祈求上帝,法蘭西永遠不要再流血。我原諒把我送上死路的同胞。”鍘刀落下,路易的尖叫戛然而止。
結語:
就在幾年前,路易十六還認可了《人權宣言》,發誓效忠憲法,巴黎人民對他高呼“國王萬歲!”但短短幾年之后一代帝王被自己的子民送上斷頭臺,究其原因,何至于此!
![]()
當然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路易十六背叛了擁護他的人民。他試圖逃離法國,借他國之手鎮壓法國人民,反復利用人民的信任,作為緩兵之計。在他出逃時,人民便不再擁護路易,轉而擁護共和,發出廢黜國王的呼聲。回到巴黎后,路易仍然積極聯系反革命境外勢力,借助其他封建力量復辟,法國人民都堅信,普奧聯軍的軍事行動是在法王的授意之下的。
站在封建勢力方,選擇背叛民眾,最后不得善終,早已可以預見。路易對于貴族和王室未采取任何真正有效的行動,第一二階級對于法國的荼毒難以解決,路易只得讓第三階級承擔社會各階層共同義務。
![]()
路易十六選擇站在普奧聯軍和傳統貴族一邊,試圖用恐嚇鎮壓革命,人民反而被激怒,確信路易十六必須得處死,法蘭西共和國不需要國王。
倘若路易十六能夠正視社會各種尖銳矛盾的根源所在,積極解決矛盾,而不是抵抗歷史的洪流。也許法國在大革命之后憑借先進的政治體制等等,有可能會成為歐陸第一強國。但路易的軟弱與保守使其自食惡果,最終與舊法國一起埋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