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的數據,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累計報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達132.9萬例,這一數字已經超越了美國的120萬,創造了一個令人警醒的“不光彩”記錄。
![]()
更令人憂慮的是,我國艾滋病例的增長速度十分迅速,僅在2023年一年內,就新增了11萬例。與日本這一我們觀念中“性開放”的國家相比,其艾滋病人數僅2.4萬,是世界控制艾滋病最好的國家之一,我國的情況顯然更為嚴峻。
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艾滋病感染的重災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云南的感染人數已經超過了11萬,是日本的5倍之多;四川超過9萬人,廣西超過7萬人,廣東、湖南和貴州均超過4萬人,重慶則超過了3萬人。同時,廣西、重慶、四川和貴州也是艾滋病發病率最高的前四位省份。
在感染人群中,男女比例失衡也是一個顯著的特點,男女比例高達3.8:1,男性感染者遠遠高于女性。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異性傳播艾滋病比例為65%(其中商業性行為占據20%),但同性傳播的比例也高達27%。重慶和四川作為中國同性戀較多的地區,其艾滋病傳播風險也相對較高。
然而,最令人擔憂的是艾滋病的“年輕化”趨勢。從2010年到2019年,15-24歲人群感染艾滋病的病例就多達14萬。初中、高中校園也不再是凈土,近幾年屢屢報告有初中生、高中生成為艾滋病攜帶者,年齡最小的竟然只有13歲。大學生群體更是成為了艾滋病的高發人群,每年都新增約3000名大學生成為艾滋病攜帶者。
在探討艾滋病的傳播源頭時,有色某類留學生群體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對國際學生的開放,某洲留學生數量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長。然而,某洲部分地區的艾滋病感染率極高,斯威士蘭、博茨瓦納、津巴布韋等國更是排在世界前列。一些有色某類留學生隱瞞病情,與中國女大學生發生性關系,導致了艾滋病的傳播。
近年來,多起有色某類留學生傳播艾滋病的案例被曝光。例如,武漢某高校大二學生朱力亞成為全國首位公開被有色某類留學生傳染HIV病毒的女大學生;重慶某高校2名有色某類大學生深夜帶3名女大學生回到寢室的事件也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嚴重。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要加強艾滋病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的防范意識;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留學生的健康管理和監測,確保他們的健康狀況符合我國的衛生標準。同時,對于那些故意隱瞞病情、傳播艾滋病的行為,必須依法嚴懲不貸。否則,長此以往,只會愈發嚴重,不可收拾,那就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