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傍晚的籃球場上,幾個男孩正揮汗如雨地練習投籃。場邊的家長有的喊“使勁投”,有的吼“怎么又偏了”,唯獨一位父親拍著手大笑:“這一球弧度漂亮!”
![]()
被夸獎的孩子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原來比起籠統(tǒng)的批評或空洞的贊美,精準到位的認可更能點燃男孩心中的火焰。
1、表揚具體行動而非天賦,讓努力被看見
三年級的小宇曾是個“數(shù)學困難戶”,應用題總把數(shù)字抄錯。
媽媽沒有說他“笨”,而是指著作業(yè)本說:“今天三道題都列對了算式,雖然計算錯了兩個,但解題思路特別清晰!”此后每天作業(yè)本上都會多出幾句批注:“驗算步驟寫得真工整”“單位換算記得很仔細”。
半年后小宇成了班里進步最快的學生。
兒童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當男孩意識到努力會被具象化認可時,他們更愿意重復這個過程。
![]()
就像園丁不會只夸花朵好看,而是指出哪片新葉長得茁壯,具體的肯定能讓努力可視化。
2、表揚解決問題的“見招拆招”,喚醒創(chuàng)新思維
初中生浩浩參加機器人比賽時遭遇危機:主控板突發(fā)故障,備用零件完全不匹配。
指導老師沒有讓他放棄,反而擊掌贊嘆:“臨時改造接口的思路太妙了!”最終浩浩用膠帶固定改裝線路,捧著二等獎證書說:“原來搞砸的事也能變酷。”
生活中這樣的時刻比比皆是:弟弟搭積木倒塌時,哥哥不是責備而是鼓掌:“倒塌的形狀像城堡廢墟,咱們重建個探險城堡吧!”這種對應變能力的欣賞,會讓男孩明白辦法總比困難多。
![]()
就像沖浪者不會懼怕巨浪,反而會借著浪頭騰躍得更高。
3、表揚責任擔當,培育內在責任感
五年級的明明主動請纓照顧自然角的綠蘿,起初三天兩頭忘記澆水。
班主任卻在晨會上說:“明明同學每天都最早到校觀察植物,這份認真值得學習。”受到鼓舞的明明制作了澆水提醒卡,還在周末獨自返校照料。
當他看著原本枯黃的葉片重新舒展時,眼里閃著光:“這是我的責任。”
![]()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男孩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重視,責任感會轉化為持續(xù)的行動力。
就像船錨只有深入海底,才能讓整艘船穩(wěn)穩(wěn)前行。
站在操場邊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眼睛發(fā)亮的男孩,身后總有懂得欣賞的父母師長。
他們不盲目夸贊天賦異稟,而是聚焦于解題時咬著鉛筆的思考模樣;不苛責失敗的結果,卻為靈機一動的補救方案喝彩;不只關注最終成績,更珍視守護綠植時的小心翼翼。
這些細微處的肯定,就像給成長中的小樹苗注入恰到好處的光合作用——既提供能量,又保留向上生長的空間。
![]()
教育從來不是雕刻完美的塑像,而是喚醒沉睡的種子。
當我們學會用放大鏡觀察男孩們的努力軌跡,用掌聲回應他們的奇思妙想,用信任托起他們的責任擔當,那些曾經(jīng)頑劣的“皮猴子”,終將長成有擔當、善思考、肯奮斗的男子漢。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我是@婷媽alan,國家認證育嬰師、家庭教育講師,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兒經(jīng)驗,歡迎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