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創首發文章,抄襲洗稿必究!)近日,美俄元首計劃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舉行會晤的消息,引起很多關注;
![]()
一方面,阿拉斯加地區雖然屬于美國,但距離美國本土卻非常遠,反倒是跟俄羅斯的楚科奇半島僅隔著數十公里寬的白令海峽,在俄烏沖突背景下,兩國元首選在這里會晤,顯然非常合適;
另一方面,已經持續三年多的俄烏沖突預計也將成為這次會晤的討論重點。
![]()
阿拉斯加與俄羅斯僅隔著白令海峽
所以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就出現了:
我們都知道,阿拉斯加曾是俄國領土,但在1867年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而美俄這次會晤,恐怕也會討論烏克蘭被占領土的處理問題;
這也意味著,在將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一百多年后,俄羅斯版圖,很有可能在阿拉斯加的這次會晤中再次發生改變。
![]()
俄羅斯領土的歐亞部分劃分
我們常說,俄羅斯“嗜土如命”,但實際上,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每當遇到比較嚴重的危機,俄國總會變著法“折騰”其東方領土,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出售過,租賃過也放棄過,甚至還默認其獨立過;
全城探秘給大家總結一下:
1.克里米亞戰爭期間以及戰敗后,沙俄曾放棄堪察加半島、出售阿拉斯加地區。
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后,沙俄包括黑海沿岸以及遠東地區的東西方領土同時受到英法聯軍攻擊,1854年,英法聯軍進攻堪察加半島南部城市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雖然被俄軍擊退,但這座城市實在太過偏遠難以支援,沙俄不得不將其放棄;
![]()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位置非常偏僻
1855年3月,沙俄遠東地區總督命令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守軍準備疏散,“一有機會就離開”,城市居民也被轉移到半島北部區域,此后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被真正廢棄,一直到克里米亞戰爭結束俄羅斯人才重返這里。
而隔著白令海峽的阿拉斯加地區,彼時也屬于沙俄,但其跟英國彼時占據的加拿大接壤,所以沙俄非常擔心會丟掉;
![]()
得到阿拉斯加,美國也成為毗鄰北冰洋的國家
經過思考,沙俄覺得,阿拉斯加地區與其白白被英國占據,不如主動出售,于是在克里米亞戰爭結束不久的1867年,沙俄就以720萬美元得價格將這塊土地賣給了美國;
要知道,阿拉斯加地區面積高達171.79萬平方公里,美國得到這塊土地后,不僅版圖直接增加了1/5,還趁機擴張到北冰洋沿岸,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
阿拉斯加地區同美國本土對比
2.一戰結束前后,蘇俄面臨國際干涉,曾考慮出租堪察加半島及楚科奇半島,并允許遠東地區建立遠東共和國。
一戰期間,沙俄無力承受軍事上的多次失敗最終滅亡,隨后蘇俄建立,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新成立的蘇俄受到多國聯合干涉,四面被圍攻,再一次遇到嚴重危機;
面對這次危機,蘇俄選擇優先保住其西部領土,至于東方領土,由于距離其東歐腹地太過遙遠,實在難以兼顧,不得不再次被“折騰”了一番;
![]()
東經160度以東區域
1920年,蘇俄跟美國商人華盛頓·范德利普進行談判,試圖量堪察加半島出售或租賃給美國,當年10月底雙方簽署了一項初步協議,該協議授予美國60年的特許權用于開采堪察加半島以及東經160度線以東西伯利亞地區的自然資源;
而蘇俄的條件,則是要求美國予以外交承認,并在1921年7月1日前恢復兩國正常的外交關系。
同樣是在1920年,蘇俄還默認遠東地區成立了獨立的的遠東共和國;
![]()
遠東共和國地圖
這個國家國土面積相當遼闊,覆蓋了貝加爾湖以東的外東北、庫頁島等區域,實控面積超過170萬平方公里,全國人口186.6萬,而蘇俄迫于形勢,甚至正式承認了遠東共和國;
不過,遠東共和國雖然名義上是一個獨立國家,但其領導人乃至國內各方面都與蘇俄保持著密切關系,隨著蘇俄打敗列強干涉并迅速穩定其國內局勢,其跟美國簽訂的協議被廢棄,而遠東共和國也僅存在了短短兩年,于1922年重新并入了蘇俄。
![]()
由此可見,俄羅斯雖然“嗜土如命”,但也確實“能屈能伸”,每當遇到危機,總會變著法地折騰其東方領土,關鍵是最終還總能“失而復得”;
![]()
俄羅斯版圖
不得不說,俄羅斯在這方面確實令人欽佩!(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為防止文章被抄襲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