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戰以后,法國“陣風”戰機成為第一個直接被牽連的受害者,時隔幾個月,第二個受害者也出現了,這就是印度裝備的米格21戰機。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預計在9月中旬23中隊將退役裝備的米格21,這也是印度空軍最后一支裝備該機型的中隊。
![]()
從技術層面來講,米格21實在沒有什么好介紹的。畢竟這款戰機列裝蘇聯的時候,越南戰爭還沒開打呢。自1963年印度首次購入6架米格21之后,陸陸續續從蘇聯購買了200多架。1971年印巴戰爭中,米格21的出色表現讓印度獲得了局部空中優勢。從此印度直接從蘇聯購買了生產許可,本土陸續生產了657架米格21。
![]()
當然,印度空軍的實力我們也是了解的。其本土列裝的874架米格21中,累計墜毀數量已經超過了490架,并送走了200多位飛行員和60多位地上無辜的平民百姓。其非作戰時期高達56%的墜毀比,也讓米格21在印度獲得了“飛行棺材”的惡名。
如此“糟糕”的飛機換作誰都想退役,印度打算用自研的“光輝”戰機逐漸替代米格21的龐大數量。可奈何“光輝”戰機并不給力,由此讓米格21總是能夠在印度空軍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
本次印巴空戰,讓印度認識到米格21在現階段作戰中,別說出國迎敵了,就是保衛國土都夠嗆,所以下定決心加快淘汰米格21的進程。那么之前無法徹底取代其地位的“光輝”戰機,這次就能成功了?很明顯是無法做到的。
![]()
印度一直認為自己的“光輝”戰機是四代機標準。可四代機有四代機的標準,并不是你硬蹭就能解決的。就像土耳其宣稱自己成功研發了“可汗”五代機,還把飛機賣給了印度尼西亞。可轉頭自己就購買了歐洲“臺風”這款四代機來充實國防。連自己都不裝備的五代機,能說是五代機嗎?
![]()
況且自研戰機起碼要對得起“自研”兩個字。“光輝”戰機完全就是“萬國牌”的拼裝平臺。發動機是美國的,彈藥是俄羅斯的,雷達是以色列的,甚至彈射座椅都是英國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印度工程師出色的冗余能力。連美國和俄羅斯都無法解決自家裝備與對方適配,印度竟然能夠讓以色列的雷達指揮俄羅斯的導彈發射。
即使是這樣,印度生產能力也跟不上。作為當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其空軍規模也是可觀的。印度空軍給廠家的要求是每年至少生產16架“光輝”戰機才能滿足裝備要求。可廠家每年只能勉強提供8架,還得是國外供應商能夠及時到貨的情況下。
![]()
更要命的是,作為擁有航母的“海軍強國”,印度要求“光輝”擁有海軍版,以實現艦載機的國產化,不至于再為了買幾架艦載機搭圓子幫別人培養航母維修工人。可“光輝”三角翼的設計導致誘導阻力大,需要的起降距離長,根本不適應航母上的短甲板,這也是“光輝”長時間沒有進度的原因之一。
只恐怕過段時間,印巴空戰影響力還在持續,會有第三種被印度坑苦的機型出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