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老話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在中國汽車市場,無論是卡羅拉、雷凌之于豐田,還是捷達、朗逸之于大眾,可以說在每個成規模的主流品牌背后,都有一款絕對走量的家轎車型;而在10萬級插混家轎的細分市場,卻因為低質低價,始終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
8月8日,吉利銀河A7正式上市,新車價格疊加置換權益后僅8.18萬元起售。從定位和價格,從動力到底盤等技術細節的聚焦,不用明說任誰都看得到,銀河A7到底是要奔著誰去的。目的就是要在10萬級插混家轎的細分市場成為用戶的第一選擇,實現對于既有格局的突破。
但如果真正細究,真正從這樣一個規模化產品的底層邏輯出發,吉利從來不是想和人叫板、拼狠,而是用行動告訴外界,在越來越透明的新能源時代,規模混動市場從來不是一家獨大,用戶任何時候都有選擇更好的權利。
與其說這場發布會上,銀河發布了一款車,不如說銀河A7的上市是吉利想要告訴所有規模化的混動市場一套樸實的造車邏輯: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下,僅靠低價無法真正贏得心智,消費者希望在10萬級獲得的不只是“能用”,更是“好用”、“耐用”。
文|Wind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用一款無短板的車型,終結「低質低價」的惡性循環!
誠然,在今天的汽車市場中,某些車型以動輒月銷3萬的成績,一方面,通過精準卡位消費者對于經濟性和新能源的雙重需求,以及油電同價的低價市場教育,形成了具備絕對優勢的市場占有率,在規模化的市場里筑起了看似堅固的城池。
另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部分消費者反饋的細節不足、內飾質感普通等問題,也暴露了這種低價策略背后難以忽略的「低質陷阱」。
甚至在一些預算有限、只能妥協的聲音下,消費者似乎默認了在這一價格門檻下一款汽車的產品力,尤其是關乎長期使用體驗的用料、工藝與可靠性,必然存在短板。
![]()
相比之下,用8.18萬元的起售價格,銀河A7以一種「入門即高配」的打法,試圖打破這一怪圈。圍繞著新車的上市,可以看到,基于17輪用戶共創,銀河A7滿足的是用戶最實在的需求:
1、空間得夠用。相比部分舒適優先的產品設計邏輯,銀河A7在尺寸方面顯然更具「侵略感」。4918mm車長、2845mm軸距,不僅全面超越秦L DM-i的4830mm車長、2790mm軸距,其1905mm的車身寬度與純平后排地臺設計,更為后排乘客提供1.8米座椅放倒純平空間,
2、油耗要低。搭載雷神EM-i系統,配備1.5L混動專用發動機和寧德時磷酸鐵鋰電池,銀河A7的WLTC工況饋電油耗低至2L/100km,綜合續航超過2100km。在相比競品同樣標稱綜合續航2100km的條件下,饋電油耗還要更低。這是因為,在基于全新一代雷神混動的技術方案,目前吉利最新一代混動發動機的熱效率已經突破47.26%。
![]()
3、智能化也不能落下。除了4款標配千里浩瀚輔助駕駛H3方案車型,在吸收用戶提議后,銀河A7還新增了2款L2基礎輔助駕駛的車型,包含ACC自適應巡航、車道居中、自動剎車等實用功能。即便是基礎版車型,也能充分享受到技術迭代帶來的用車體驗的提升。
總的來說,銀河A7的上市,不僅僅是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新選擇,更是迫使所有市場參與者重新思考,在消費者日益成熟、需求日益多元的今天,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產品」,究竟什么才是值得用戶買單的核心價值。
2
抵抗平庸,銀河A7重新定義「最好開的家轎」!
除了圍繞核心價值的打磨,銀河A7對于這一細分市場的「突破」,還在于認知的重新定義。
在很多人看來,家轎似乎天生與平衡、夠用等關鍵詞劃等號,舒適、省油、空間大是核心訴求,行業對這一級別車型的底盤調校標準也往往趨于保守;但恰恰忽略了,家庭用車恰恰是最需要一款性格清晰、駕駛樂趣明確的產品,來抵抗日常生活中的平庸。
![]()
于是,在這款車上,能夠看到包括前懸架采用的麥弗遜懸架,后懸架采用的滿配四連桿獨立懸架,以及一些豪華車才有的鋁制后轉向節,將簧下質量降低50%,不僅懸架拉伸、壓縮復原更迅速,響應速度也更快。
當然,底盤的好壞,不在于用料,更在于調校。吉利沒有簡單地進行技術層面地照搬,而是針對銀河A7的家轎定位進行了精準的專屬調校。
為此,吉利德國工程師在采集了200多種中國典型道路場景數據后,專門錄入了中國實際工況,包括中國城市道路中的非連續井蓋、北京高架橋接縫、成都高重心雙向下坡、連續減速帶、非鋪裝破碎路面等,通過濾震曲線、側傾角速度、轉向回正響應等數據,轉化為可以預設的指標,再由工程參數反向推導底盤配置。
![]()
帶來的結果是,在NVH與濾震表現方面,銀河A7針對30-50Hz最敏感高頻震動的抑制效果達到0.135,優于同級頭部車型近七成;在制動系統方面,銀河A7采用的One-box制動結構,響應速度小于150ms;同時,在剎車、油門信號路徑上加入雙路對比校準,進一步提升駕駛中的容錯率和安全性……
這些圍繞底盤、駕控能力的打磨,讓駕駛銀河A7,不再是乏味的「點到點」移動,而是讓每一次轉向的精準反饋,每一次過彎的穩健從容,都清晰地傳遞一個信號,那就是家用轎車同樣可以充滿駕駛樂趣,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正式上市之前,吉利會選擇提前公開這款車在德國研發中心的底盤調校全過程,不僅是進一步釋放產品的技術價值,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重新定義了一款「最好開」的家轎的標準;不僅是舒適的移動空間,更應是充滿愉悅感的駕駛伙伴。
3
何來銀河A7的「低價密碼」?體系協同下的價值重構
不過,當銀河A7以顛覆性的品質與駕控體驗入場,其極具競爭力的定價,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市場的另一重好奇:在用料如此扎實、技術如此前沿的前提下,銀河A7如何還能做到這么便宜?
答案或許還是要回歸到集團層面的戰略協同和垂直整合。尤其在經歷了上半年的技術融合與資源整合后,可以看到,吉利的體系效率正進入一個「釋放期」。
![]()
作為行業少有的具備動力系統、電子電氣架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全領域自研能力的巨頭,吉利圍繞高端純電架構、超快充技術、智能座艙等技術領域的領先成果,正在加速向吉利整個譜系下沉普及,包括銀河A7。這種基于技術的協同效應讓吉利在今年上半年,研發效率提升30%,單車研發成本下降15%。
同時,隨著銷量規模的擴大,吉利體系下的供應鏈的規模效應也開始顯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銀河系列的零部件采購成本較去年下降 8%,這種「規模降本」的能力,是銀河A7能夠在激烈的價格戰中保持更大的靈活性和盈利空間的核心。
更重要的是,基于貴陽制造基地打造,也為銀河A7更靈活的定價空間提供了支撐。自2018年投產以來,貴陽制造基地已從單一車型生產升級為涵蓋傳統燃油與新能源多平臺、新能源車與出口車制造的全球化工廠。
![]()
依托貴州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貴陽制造基地吸引43家核心供應商,包括電池、電座椅、制動系統企業在周邊建廠,本土化配套率達到70%。這種「近距離配套」使物料交付周期大幅縮短,倉儲面積優化30%,年物流成本節省至少1000萬元。
總的來說,銀河A7的「親民」,絕非是以犧牲品質或核心技術為代價的「低價傾銷」,而是吉利集團深厚技術積累、龐大體系規模、強大垂直整合能力與高效管理共同作用下的結果。隨著銀河A7的正式上市,可以預見,將進一步為「百萬銀河」的目標提供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