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學者王鳴盛說過:
《資治通鑒》是"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也是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這部寫了1362年歷史的大書,不光講了帝王將相的起起落落,里頭還藏著不少女性的過人智慧。
她們有的能忍能讓,有的敢作敢為,在歷史的縫隙里活出了自己的精氣神。
翻這部書會發現:
那些遇到點事就沉不住氣的女子,往往早早就在史書里沒了蹤影;而懂得看形勢、心里有股韌勁的女性,最后總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把書讀了好幾遍,我才算明白:
女性最厲害的力量,其實就是像水一樣柔韌的智慧,加上像山一樣剛毅的性子。
1
隱忍之智:衛子夫的生存之道
![]()
《資治通鑒·漢紀九》里記載著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故事。
她本來是平陽公主府里的歌女,機緣巧合進了宮,面對宮里明里暗里的爭斗,衛子夫的隱忍功夫真是不一般。
剛入宮那會兒,陳皇后瞅她不順眼,處處刁難,甚至一度把她打發出宮。
可衛子夫不吵不鬧,就這么默默受著。
后來重新得到皇上寵愛,她還是那么謙遜,從不跟人爭長短。
等到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立了大功,家族越來越風光時,她反倒主動管著家里人,生怕落個外戚專權的話柄。
老話說"能忍辱才能安穩",衛子夫算是把這點吃透了。
在兇險的宮廷里,她就像水一樣,以柔克剛,靠著這份隱忍保住了自己和整個家族。
最后,這個出身普通的女子成了漢武帝時期在位最久的皇后,衛家也成了漢朝最有權勢的外戚家族之一。
2
剛毅之勇:馮夫人的西域傳奇
![]()
《資治通鑒·漢紀二十一》里的西漢馮夫人,本來是解憂公主的侍女,卻憑著自己的本事改變了西域的局面。
那時候烏孫國亂成一團,連漢朝的使者都被殺了。
馮夫人不管自己安危,主動要求去烏孫調解。
面對刀光劍影的場面,她一點都不害怕,憑著過人的膽量和腦子,真把烏孫的內亂平息了,還讓西域重新歸附了漢朝。
王陽明說過:"人得在事兒上磨練,熬得住才能成器",馮夫人就是這樣。
在那個男人說了算的外交場合里,她一個女子干了男人都未必敢干的事,用自己的剛毅果敢寫出了一段傳奇。
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危難的時候,女性照樣能站出來穩住大局。
3
堅韌之力:謝道韞的亂世堅守
![]()
東晉才女謝道韞雖然沒直接寫進《資治通鑒》,但她家的興衰和書里記的東晉歷史緊緊連在一起。
"淝水之戰"后天下大亂,謝道韞骨子里的那股韌勁讓人佩服。
丈夫王凝之被叛軍殺了以后,她親自帶著家丁抵抗,保護家里人。
到了晚年,家族敗落了,她就靠著讀書寫詩打發日子,用心教家里的孩子,成了謝家的精神支柱。
《讀書錄》里說:"能忍別人忍不了的,容別人容不下的,只有見識度量過人的才能做到"。
謝道韞在亂世里守住了家門,在逆境里保住了氣節,用這份堅韌活出了貴族女性的風骨。
4
通達之慧:長孫皇后的輔政藝術
![]()
《資治通鑒·唐紀八》里記著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她不光是個好妻子,更是太宗的政治好幫手。
魏征老是直言進諫,有時候太宗氣得不行,長孫皇后就換上朝服,說這是恭喜皇上得到了好大臣;太宗想重用她哥哥長孫無忌,她拼命勸阻,就怕落個外戚干政的名聲。
她用女人的細心觀察朝堂上的事,憑著通透的智慧幫著太宗治理天下。
曾國藩說過:"堅定志向,磨練心性,踏實出力,不管事大事小,肯定能成"。
長孫皇后雖然不直接參與朝政,卻用自己的方式影響著貞觀之治的形成。
她的故事證明:女性不一定非要站到臺面上,照樣能做出了不起的事。
歷史里的這些女性,就像黑夜里的星星,各自發出光,照亮了她們那個時代。
衛子夫的隱忍、馮夫人的剛毅、謝道韞的堅韌、長孫皇后的通達,湊成了《資治通鑒》里讓人難忘的女性群像。
司馬光寫《資治通鑒》,本來是想"借鑒過去的事,有助于治理天下",但其中的女性生存智慧,放到現在,對我們也大有裨益。
如今這個時代,看著好像男女平等了,可女性要面對的挑戰依然不少,這時候就更需要這種剛柔并濟的智慧。
有人說"要是只能讀一本書,我就選《資治通鑒》",因為這里面不光有治國的道理,更有做人做事的法子。
女性讀這本書,更容易找到屬于自己的力量——既能像水一樣柔韌包容,又能像山一樣剛毅堅定。
希望天下的女性,不管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守住心里的柔韌和剛毅,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點擊下方?推薦分享
給身邊的女性朋友,給她們一份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