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172篇原創筆記
前言
昨天早上,茶剛泡好,臨時接到通知去上級單位參加培訓。
到場后,課程早已開始,透過門縫瞥見烏泱泱的人群,我扭頭就跑。遲到不說,在幾百人眼皮底下找座位,開什么玩笑?
坐在大廳角落等課間休息時,忽然失笑:
職場就是這樣,隨時讓你措手不及,沒有答案,沒有希望,沒有安全感。
對抗這種無形壓力,唯一辦法就是:允許事情懸而未決。
01 未知沒有終點,只有考驗
很喜歡羅翔教授“草臺班子論”的這句話:
“你真的沒必要總去擔心自己能力不夠,或者說很多工作勝任不了之類的,再厲害的人,也常常是邊干邊學。”
工作20年,讓我無比確定,職場上,你只能解決一個問題,然后再解決下一個,直到熟練解決所有問題。
今天處理的棘手任務,從來不會出現在昨天的待辦清單中;今天寫下的便利貼,也永遠預料不到明天的突發狀況。
甚至,上一份工作積累的經驗,下一份工作就可能毫無作用。
可見,“未知”這件事,從來沒有終點,只有層出不窮的考驗。
而當你經歷多了,不難發現,很多時候,你越是怕什么,就越是來什么。只有停止對未知的恐懼,坦然面對未知的考驗,你才能明白職場本質:
不需要萬事俱備,只需要隨時迎戰。
02 征服未知過程,就是歷練
你發現沒?在職場混得風生水起的人,大多有一個共同點:
腦子靈活轉得快,也就是有“急智”。
在我看來,“急智”來源于一次次征服未知,正是這種歷練,形成了可靠的本能反應。
精心準備的方案被甲方推翻、團隊骨干突然遞交辭呈、半夜接到技術漏洞爆發的電話......這些狼狽時刻,既是危機,又何嘗不是孕育著提升轉機?
管理學專家彼得德魯克曾說:“未來屬于能夠重新學習的人。”
掌握行業最新動態,是學習;開辟本職之外的路徑,是學習;年過40試著接觸AI,是學習。
但別忘了,辦公電腦突然死機,后勤部門沒人及時處理,查教程自己動手修理,這也是一種學習。
當你把“征服未知”刻進本能,即使無法清晰看見未來,它也早已對你露出笑臉。
03 允許未知常駐,才顯修煉
設置懸念+戲劇化反轉+下一個懸念,這就是很多影視劇和小說之所以成為爆款,屢試不爽的核心要素。
很多人愿意為之付費,每天苦等區區2集的更新,又何必為了工作中的“等結果”而抓狂?
要知道,即使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懸而未決”也早已成為所有人的日常。
而職場的殘酷在于:所有你求而不得的焦慮,并不會因為你做完一切能做的就消失,只會在你等不及的時候反復侵襲。
那些所謂的“職場高手”,也未必是技術多出色,更多的是擁有這種心態:
把“懸而未決”看成待辦事項,而不是情緒炸彈。
曾國藩有言:“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
人到中年,當你開始允許未知常駐,習慣懸而未決,恭喜你,這種永無止境的修煉,才是值得珍視的人生智慧。
寫在最后
前幾天,我買了幅抽象畫。
看久了,愈發覺得它就像職場:不是填滿畫框就拿滿分,而是諸多顏料彼此暈染浸潤,反而形成獨特美觀。
人生也一樣,別太擔心想要的沒有下文,乾坤未定時,一切皆有可能。
記住:懸著,才能反思;未決,就有契機;沒見結果,實則生機勃勃。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