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 春梅狐貍
新書《圖解傳統服飾搭配》已上線,請多支持
在第十五屆全運會頒獎禮服的討論里,我更想聊的是本文的話題,因為剛好給這個月月初排的“無熱點閑話”就是關于非遺的……結果,熱點來了。
關于設計的問題在《》里聊了,是分析,沒啥情緒輸出,畢竟我是很典的INTP,在熱點觀察里總是有點眾人眼里的小別扭和小堅持。所以,這個事兒我一開始關注到的也是設計師的頭銜“國內首位馬面裙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因為比起可能會引發一時輿情的熱點,我總是更在意這種可能存在基礎隱憂的問題。
![]()
新聞截圖
我幾乎是第一時間斷定,這個所謂的“國內首位馬面裙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要么頭銜有假,要么是一個低層級的非遺項目。這個經驗可以參看之前“福州三條簪”相關非遺的內容:《》《》。
剛好前文的評論區里也有人問到了這個問題,我也可以幫這位設計師澄清一下,畢竟本文的好話也就說到這里,后面就都不太好聽了……(該不會本文還有商譽舉報吧!)
![]()
前文《》評論區截圖
![]()
![]()
廣州市海珠區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http://www.haizhu.gov.cn/gkmlpt/content/8/8958/post_8958978.html),以及匯美集團官方公眾號發布的善鈺芳被認定為“馬面裙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證書
目前我國的非遺申報制度是分四個層級,依次為區縣級、市級、省級和國家級,并且需要逐級申報,不能越級。而我們口頭說的“非遺”,一種是廣義上的非遺,誰都可以這么宣揚,還有一種是入選了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看似會嚴謹一點,實際上和前面那種也差不多,多一層申報操作而已,而在申報低層級的非遺比很多人想象中都要容易許多。
可能“低層級”的說法有點不太友善,也可以用“基層”代替,一般指區縣級和市級,但本文就是要聊負面的那部分,就繼續用“低層級”來指代。田青在2010年的文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瓶頸”》里直言這類亂象說道——
而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巨大成就同時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普遍存在的地方政府“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比如宣傳工作轟轟烈烈,實際保護工作難以落在實處的現象;比如以保護遺產之名行開發旅游產品之實的現象;比如打著保護遺產”的口號實際上為了商業目的篡改甚至偽造“遺產”的現象,其實都與中國社會至今缺少一個真正的“文化自覺”有關。我們必須指出,目前許多地方政府熱衷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尤其是國家級項目和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申報,不是真正的“文化自覺”,而是基于利益驅動的行為。其主要動機,不是文化遺產的保護,而是擴大地方知名度、打造旅游產品、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甚至爭取中央財政支持的功利行為。
很明顯,不論是我們之前聊過的“福州三條簪”,還是本文的“馬面裙制作技藝”,以及我們見過、疑惑過的許多低層級非遺,都能在這段文字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章那么多,理論搬了一套又一套,敢于直面這個文化光環和地方利益的問題的,我就見過這篇。這可是2010年的文章啊,我國2006年才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11年才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可見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有的不過是一個又一個裝聾作啞的人。
這個2023年才出現的所謂“馬面裙制作技藝”項目,很明顯就是踩著2022年下半年忽然因為dior事件爆火的馬面裙時間線來的。它和“福州三條簪”都有同樣的問題,難以解釋在相關熱點之前干嘛去了?而傳承人偏偏在此之前又有其他事業的清晰時間線,如“福州三條簪”的傳承2021年還在抓鬮決定“繼續承接商業廣告、時尚妝造,還是開辟漢服妝造新賽道”,而這位“馬面裙制作技藝”的傳承人2015年還在做淘品牌“茵曼”并謀求品牌母公司上市,但2016年上市計劃中止。
![]()
![]()
相關新聞截圖
2019年這位設計師有了前面新聞截圖里其中一個頭銜“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不過這個其實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評選的,且需要加上“XX年度”定語。
![]()
相關新聞截圖
似乎從此就開始扎根“非遺”賽道,她雖然創業在廣州,但老家是東陽的,大約在2020年就回老家搞了“林棲三十六院”,看報道是文旅民宿之類的綜合性質空間,除了非遺還捎帶鄉村扶貧、文化賦能等標簽,每一步都走得很有進取心。
![]()
![]()
![]()
林棲三十六院,網絡圖片
2022年,這個設計師成為東陽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023年成為金華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東陽市是由金華市代管的縣級市),而項目卻是“東陽藍印花布”。也就是說,同一個人、同一家公司,在相近的時間里,卻在不同的地區成功申報了不同的非遺項目,這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層面看起來很匪夷所思,但從田青文章里所說的那諸多個“比如”出發又是那么地順理成章。
我們參考廣州市海珠區《關于開展第九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工作的通知》來看看申報的條件是什么樣的,就會知道為何我說這從非遺角度來說是匪夷所思的了。
![]()
通知網頁截圖(網址:https://www.haizhu.gov.cn/gzhzwglt/gkmlpt/content/9/9140/mpost_9140682.html)
很顯然,同一個人很難做到同時熟練掌握并傳承兩個不同且距離超過一千多公里的地方非遺,也很難同時在兩項異地非遺上從藝超10年,更難以同時在兩個地方可溯三代譜系……但除了這位設計師實在是精力旺盛,因為異地項目而突顯了這匪夷所思的程度,其他問題套用在別的低層級非遺項目上也是適用的,尤其是一些本是低層級非遺最應該做到卻沒有做到的。
不好意思,我又得舉例“福州三條簪”(因為其他想舉例的不是還沒發就是還沒寫完,更何況誰讓對面還投訴我了呢,我要是能認定傳承人那應該是記仇傳承人)。之前在《》里提出過,“福州三條簪”是福卻州郊區裝扮風俗卻申報了福州市鼓樓區項目,那么廣州市海珠區的“馬面裙制作技藝”的地方性代表性在哪里呢?
認證主體為廣州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的公眾號“廣州時尚發布”是這樣介紹的——
![]()
網頁截圖(網址:https://mp.weixin.qq.com/s/11E7kZUXvRaKE2dS2xPVsQ)
那傳承人傳承的是什么?是選料?是設計制版?是刺繡?總不能是車縫吧!這位設計師都不是廣州本地人啊,不是說“外地人”不可以,而是這樣的身份是不是更應該證明她的地方代表性和地方影響力如何體現吧。總不能真的靠品牌有多少粉絲,公司有多大規模吧,那樣的話,真正應該拯救的非遺項目永遠都排不上號!
更值得警惕的一點事,如果某個地區可以成功申報與自己地區關系并不大的非遺項目,那么進入低層級非遺項目名錄就會變得異常簡單(也是說輕易就可以獲得一個官方非遺身份)。畢竟,東方不亮西方亮,此處不留爺爺就找別處,我國可是有兩千多個區縣級行政區,在用心之人的眼里是不是就是兩千多個入口,還有比這更好進的門了嗎?如此失守之下,低層級非遺項目還有什么意義和價值,這些可都是不僅僅得名而已,還會有一些補貼和政策傾斜,雖然對于一些真正瀕危的非生產性項目來說是杯水車薪,但只要放進一條巨鱷,在馬太效應下就會蠶食掉那些本該讓瀕危項目得到的保護資源,就像粥施給了員外。
其實從我國2004年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開始,非遺工作已經走過了20年,每年新增的低層級非遺項目里究竟還剩多少是遺珠,多少又是巧立名目,不用伸手摸良心,頭上頂的是個腦袋都能想明白。還在不斷膨脹的低層級非遺名錄,就像15年前田青文章里說的那樣,多少出自文化自覺,有多少是利益驅動呢?到底做的是文化遺產的保護,還是借非遺的關注度和話題度“擴大地方知名度、打造旅游產品”呢?
![]()
(網址:https://travel.ifeng.com/c/8efJ6pXundM)
前文《》里我夾了一句話,很多人忽略了,第十五屆全運會頒獎禮服的輿論翻車,實際上是蹭文化熱點導致的反噬。討論明討論清,討論美討論丑,都是在將馬面裙作為設計噱頭的框架里,實際上就不該做馬面裙,這是從一開始就無法做到多方滿意的設計。別看現在網絡上似乎異口同聲說做明代風格馬面裙,但又有哪家的明制馬面裙是做到俱歡顏的,這還只是平衡漢服圈內的口味而已。熱點的底色是爭議,蹭熱點就會惹爭議。
這次全運會的主辦作為地方特色突出、傳統底蘊深厚、手工匠人諸多的地區有的是更小眾更草根更鄉土的選擇,就像基層非遺申報評選一樣,該做的是守好一方人文水土,而不是成為等待被翻的兩千多塊綠頭牌里的一員。后非遺時代應該輕申報、重活化,目前手上的那些非遺項目保護好了嗎?傳承下去了嗎?是不是還在只偏愛那些可以進入經營、生產、文旅賽道的項目?
最后我要疊個甲,大家也看到我昨天發的《》了,我真的很怕又來一個商譽投訴。誠然,這位設計師這個公司這個品牌,這個集團所宣揚的許多理念都是很好的,但是,這些并不需要也不應該用“非遺”去開道……完了,這個甲跟沒疊似的。
本文完
作者 | 春梅狐貍
![]()
* 最近的文章 *
(點擊封面圖片可跳轉至文章頁面)
春梅狐貍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里的服飾愛好者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圖解傳統服飾搭配》,請多支持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
(小紅書搜索“大尾巴閱讀室”可解鎖更多碎片感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