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作為一個免費的投訴舉報熱線,為老百姓反映訴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現(xiàn)實中,經常出現(xiàn)一圈電話下來,問題像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最終回到原點的情況。
針對12345運行中的一些弊端,紀委監(jiān)察部門伸出重拳,明確將嚴肅追查四類行為,強調追責到人、絕不姑息。
一、推諉扯皮,問題空轉
首要整治對象是部門間相互推卸責任的行為。比如,接到群眾合理訴求后,相關部門以管轄權爭議、非本部門職責等理由拒絕受理或拖延處理,導致問題在不同層級、不同部門間無效流轉,陷入長時間空轉。此類行為嚴重阻礙問題實質性解決,極大消耗群眾信任。紀委將依據部門權責清單與首接負責制規(guī)定,嚴格核查推諉軌跡,對主導推諉及消極配合的責任人員實施精準問責。
二、數(shù)據造假,工單虛報
第二類嚴打行為是人為篡改熱線平臺數(shù)據。常見的情形如在未實際解決問題的情況下,違規(guī)操作將工單標記為“已辦結”;或為追求表面辦結率、滿意率等指標,指使工作人員或群眾進行不真實評價反饋。這些造假行為扭曲真實民情民意,誤導決策判斷,破壞熱線運行根基。紀委將通過調取原始記錄、比對處理反饋、實地回訪核查等方式深挖細查,對偽造數(shù)據、縱容造假的直接責任人和負有管理責任的領導干部予以嚴肅處理。
![]()
三、敷衍搪塞,機械應答
第三類針對熱線服務中的消極應付態(tài)度。比如,接聽人員脫離問題實質,刻板套用固定話術模板進行回復;或對群眾關切的核心問題避重就輕、模糊回應,導致溝通無效,群眾訴求無法得到準確傳達與受理。這種表面應答行為使熱線服務流于形式,損害群眾對政府的信任。紀委將強化通話錄音質檢與群眾投訴分析,對反復出現(xiàn)機械應答、回避問題的具體接線人員及其培訓管理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四、角色錯位,當起二傳手
最后一類深挖行為是承辦單位角色缺位。一些單位僅滿足于充當訴求傳遞的“中轉站”,收到工單后簡單轉交即視為完成工作;或面對復雜問題,以“已上報”“需協(xié)調”為托詞,缺乏主動協(xié)調、一盯到底的擔當,回避作為問題最終解決者的核心責任。此類行為導致大量工單雖經流轉卻無實質進展。紀委將重點審查工單處理全流程記錄,對缺乏協(xié)調動作、未實質推動問題解決、習慣性“上交矛盾”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厲問責。
紀委此次行動的核心在于強化剛性約束,確保責任穿透至個人。對查實的四類問題,不僅處理直接經辦人員,更將倒查領導責任、監(jiān)管責任,形成責任閉環(huán)。同時,推動完善“首接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與復雜問題多部門協(xié)同攻堅機制,從源頭壓縮推諉造假空間。
唯有讓不作為者付出代價,讓弄虛作假者受到嚴懲,方能樹立起高效務實政務的標尺。紀委此次亮劍,正是要以“零容忍”的決心破除“中梗阻”,使12345熱線真正成為民意的直通車、信任的連心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