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印度所賜,法國“陣風”戰斗機在國際上的聲譽一落千丈。而這一傷害還在持續,甚至影響到了同為歐洲血統的“臺風”戰機。由于擔心銷量受到影響,以前對客戶挑三揀四的“臺風”走上了積極營銷的道路,反而便宜了土耳其。
![]()
“臺風”戰機是英、德、意和西班牙四國聯合研制的。原本研發方有法國,但因為無法取得主導地位,法國退出轉而單獨研制了“陣風”。因此“臺風”和“陣風”可以理解為歐盟體系的兩大戰機體系,類似于美國的波音與洛馬。雙方既是競爭,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
“臺風”對外官稱自己是四代半戰機,與“陣風”、“鷹獅”并稱“歐洲三雄”。可“鷹獅”歲數太大,“陣風”又剛剛折戟印度,“臺風”的四代半非常值得讓人懷疑是不是水貨。
這款戰斗機最大的特色就是天花板級的動力系統,2臺EJ2000發動機的推重比達到了10:1,搭配上鴨翼和三角翼布局,讓“臺風”可以以1.5馬赫的速度超音速巡航,超越了F35的亞巡航速度;還可以擁有與“陣風”一樣的近距離纏斗能力。
![]()
為了研發“臺風”,歐洲四國也是下了大氣力。為了減重,飛機大量使用鈦合金,空重僅11噸。這個數字是什么概念呢?比如我們熟悉的蘇27,她的空重為16噸。但蘇27的紙面性能遠遠落后于“臺風”。
![]()
而且“臺風”還盡最大可能使用隱身設計,除了關鍵位置使用吸波涂層外,表面積70%的地方都采用了碳纖維的復合材料。這樣其雷達反射面積僅為2到3平方米,可以說是四代甚至是四代半的頂峰了。
![]()
當時歐洲研制“臺風”也是將其定義為五代戰機的過渡產品,因為歐洲人認為美國F22服役后會裝備歐洲。可他們也沒有想到,美國不僅不賣F22,賣給歐洲的F35也是表現一般,自己又沒有能力研發五代戰機,“臺風”現在還是他們的拳頭產品。
![]()
與歐洲人想法一樣的還有土耳其,他們本意想從美國進口F35,一步跨越到五代機時代。可美國與土耳其關系交惡,買賣做不成了,土耳其轉頭向歐洲求購“臺風”戰機。可“臺風”不是想賣就賣,需要四個研發國家集體同意才行。
德國認為土耳其人權問題引發了歐洲人擔憂,一度拒絕“臺風”的購買協議。其實二戰后德國一直刻意親密以色列,他們怕土耳其得到了“臺風”對以色列局勢產生影響。換句話說,他們對自己的產品非常自信,認為“臺風”可以與以色列的F35掰掰手腕。這也就不難理解之前法國一直宣稱“陣風”可以對抗殲20了。自信有時候并不是好事。
![]()
那么“臺風”就沒有缺點嗎?
缺點當然有,由于用料扎實,“臺風”戰機的單價達到了3.3億美元。要知道F35也就賣1億多美元,近期聽說還降價了,8000多萬也能買到。可以說,別看“臺風”達不到F22的性能數據,但價格上可是無比接近。
![]()
而且飛機的機身后部結構上有缺陷,2014年曾有消息曝出,由于該問題導致廠家交付給德國的戰機暫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