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永信
文丨談古論今
大家好,這里是談古論今。
這兩天,釋永信刷屏了。
想想也是時候了,從2015年那場轟動全國的舉報開始,到2017年的不了了之,這位少林寺CEO又逍遙了8年。
這里面有一點很有意思——
消息一公布,很多網友開始在網上翻釋永信的各種合影。
之前各方都引以為傲的合影,突然間就變得燙手了。原來“高僧”的人設崩塌后,所有蹭過的熱點都變成了雷點。
現在想想,這哪是什么宗師,不就是另一個金池長老嗎?
一個方丈為什么要熱衷于和明星、企業家合影?明星、企業家們又為什么要特意跑到少林寺求見方丈?
說穿了,這就是相互蹭熱點,還是各取所需的、明碼標價的那種。
不一樣的是,在這個交易里,沒有誰是純粹的買方或賣方。
釋永信賣的是千年古剎CEO的頭銜,買的是社會名流帶來的熱點和流量。而那些名流呢,賣的是自己的流量,買的是與高僧論道的高人人設。
這買賣還挺公平的。
釋永信需要這些合影來證明少林寺的與時俱進,需要明星富豪的光環來包裝自己的國際化和現代化,再進一步賺錢。
![]()
另一邊,企業家們需要禪商的人設、明星需要有文化的標簽,官員則需要重視傳統文化的形象。
看看那些照片,每張都透著雙贏,這樣的心領神會,雙方都很受用。
這類相互成就的聯系其實很現代,就像互聯網平臺和網紅的聯系——
平臺給網紅背書,網紅給平臺流量,大家合作得挺好。除非有一天,平臺出問題了,網紅們才會火速切割。
釋永信就深諳這個道理,只要熱點還在,賺錢就能繼續。
翻看那些合影,你會發現一個規律,越是在商業上成功的人,越喜歡往少林寺跑。
馬云去了,不光去了,還要打太極,還要談禪商。你想想,一個做電商的,怎么突然對禪宗這么感興趣?
![]()
說白了,當你錢賺夠了,就需要點別的東西裝點門面。
什么東西最好?文化啊。而且最好是那種看起來很深奧,別人聽不太懂的文化。
李湘也去了。
一個主持人,平時做著主持,怎么也突然對佛法產生了濃厚興趣?
再看看娛樂圈的。
楊瀾需要知性的標簽、范某冰需要去掉花瓶的負擔、成龍需要文化大使的身份、劉德華需要不老男神也有智慧的背書......
![]()
太多太多了。
而釋永信呢?他太懂了,來者不拒,一律滿足。
你給我流量,我就給你開光。這好處不比賣護身符多多了?
但釋永信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不僅要娛樂圈的光環,還要國際上的影響力。
2006年時,普大哥就來過。
你能想象?一個總統,專程跑到河南的山溝溝里看和尚耍拳。釋永信呢,當時連紅地毯都鋪上了,那架勢比接待活佛還隆重。
這是圖什么?
普大哥無非圖個親民和文化交流的國際形象,釋永信則圖個“萬國朝宗”的國際認證。
這就是一場表演。
更絕的是,釋永信還當上了全國的政協委員。一個和尚,按理說應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結果居然跑去參、議政了。
但別說,這個身份還挺有用的。
有了這些頭銜,好多事就從僧人想著謀財變成借宗教界代表人物的身份去推進了。
那錢和名,還不滾滾而來?
唯一不好的是,熱點這東西,說變就變。
7月的通報一出,釋永信瞬間從大德高僧變成了問題和尚。這個轉變如此之快,讓人猝不及防。
所有曾經的合影,都變成了他人的惶恐。
比如易中天,他該有多尷尬。一個以批判思維著稱的教授,竟然也跑去和釋永信合影,后面再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話,會不會被學生嘲笑?
還有那些明星們,當年合影時有多虔誠、渴求,現在就有多后悔。
可惜啊,互聯網是有記憶的。每一次蹭過的熱點,都會在大家心中留下痕跡,怎么洗都洗不掉。
不過要說最慘的,還是那些真心實意相信釋大師的人。他們以為自己追隨的是大德高僧,結果發現不過是另一個人渣。
這種落差,想來并不好受。
說到底,這是一個萬物皆可蹭的時代。
熱點可以蹭、文化可以蹭、信仰人設也都可以蹭。
釋永信倒了,但像釋永信那樣的人還都存在。
他們只要換個個畫皮,就能接著唱戲。
而大眾?
還是會一個接一個地排隊,
跟一個又一個的大師去“禮尚往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信息來源均為網絡,如與事實不符或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作者澄清或刪除。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綠色網絡世界!
敢為蒼生諫真言,豈因禍福避趨之!
@關注、點贊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