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圖書館性騷擾”事件()當中,有這樣一種聲音:
“他肯定干了,不然他為什么要認?”
“他都寫文字的東西了,難道還能被冤枉?”
這都屬于農業社會的認識,誰要是喜歡這么評價事情,把他的名字悄悄記下來,回頭咱們要賣保健品的時候,找這個人,多半能得手。
在現實的司法實踐和人際沖突當中,讓一個人口頭承認,甚至寫下保證書承認他沒做過的事,辦法很多。
今天就做一個技術貼,跟大家詳細說說怎么操作,大家一定要學、要會,但不能用這招來做壞事。
術高莫用、術高莫用。我們防住別人怎么對付我們,就夠了。
開拆。
1.腳本先行、強行入戲
趙本山的賣拐三部曲當中,有一集是給范師傅做智力測試,大忽悠說一句話,范師傅學一句。
趙:“準備好了嗎?”
范:“準備好了。”
高:“錯啦。”
范:“沒錯呀?”
高:“他說,準備好了嗎?你也得說,準備好了嗎?”
范師傅恍然打呼:“哦!這就開始了啊。”
這就是腳本先行,強行入戲。
好,具體到圖書館場景,看下面的兩句話。
“你好,你是不是對我做了猥瑣的事情,你剛才一直抓你的襠部。”?
“你剛才做了什么!我都拍下來了!”?
你會發現第一句是探討,是確認,是在跟對方確認他的角色,這種確認性質的言語,我們叫做“臺階話”,給臺階,就是希望對方就坡下驢的意思。
但是第二句,直接就帶著角色進來的,對方已經是我的犯人了。
關于自帶劇本這件事,以前有位干調查記者的老朋友給我講過他的一點經歷。
有個保安性侵了一個智力不太好的姑娘,這哥們到了當地的招待所,一看門口有幾個留寸頭的小伙子,如果報出來記者身份,大概率他進不去。
于是這大哥氣勢洶洶,遠遠地就對門口的人嚷道:“欺負俺家閨女的混蛋在哪?”
看門的一看,覺得這是某個遠房親戚,是個長輩,也不敢攔他,就把他放進去了。
我強行把劇本塞進你手里,你不演也得演,陪著我演,我突然開機,你措手不及。
2.越級出牌
打過摜蛋的朋友都知道,上家出一張K,我出一張A,這是正常出。
如果上家出一張K,我有A,但出一張大王,這就是越級。
越級打牌是什么意思?
我表示我的決心,我讓你摸不清我的計劃。
具體到圖書館這個場景。
“你走!別坐我對面!死變態!”(這是出A)
“你給我寫書面道歉,把你學生證身份證讓我拍!把你的輔導員名字手機號也寫下來!”(這就是出大王)
![]()
這一招用得最好的,是《請回答1988》里的成寶拉,她看見小混混來堵她弟弟,不是簡單地教育他們不許欺負人,而是勒令對方不許抽煙,以及“你們必須跟我一起喊口號表態支持國貨,不然就是不愛國”。
出大王最常見的打算,就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雙方討價還價,最終成交在一個中間點。
但是,如果出大王立刻就被對方滿足,說明對方的牌力極菜,而且大概率是個低手,這個時候出大王的人可能就會有別的念頭——比如希望努努力,把對方兩個牌手都壓住,打一個雙下。
3.打出混亂特效
強塞劇本和越級出牌,會讓不善于跟別人沖突的家伙當場蒙圈。
比如看看那封在圖書館被迫寫下的道歉書(書法好差),就知道肖同學根本就不得要領,他就沒搞明白那位“姐姐”讓他認的到底是什么錯,他被打亂了。
“我拍了姐姐……”
“你拍了我了嗎?”
“沒有,真的沒有,你可以看我相冊。”
“沒拍你寫什么!”
“那你說我怎么寫……這樣行嗎?不行我再寫點……”(抓撓陰囊濕疹確實非常不雅,這東西能往紙上寫嗎?只好寫“做了不好的事情”唄)
現實生活中咱們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公司遇到一個半熟臉同事,見面老打招呼,但是第一次忘了問人家叫什么,結果認識一年了,還是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偶爾想確認一下,也不好意思問了。
上來被對方勒令認錯,一開始被對方先聲奪人,不敢問自己錯在哪了,推進到大后期,已經在寫道歉書了,再想要問自己錯在哪,就更不敢問了。
4.邊牧趕羊的技巧
不知道大家看過邊牧趕羊沒有。
羊往外面跑,邊牧就要出現在對應的位置,讓它們繼續保持在路徑上。
比如——
“我沒有拍你,你看我的相冊,真的沒有。”(我是無辜的)
正常人的反應是:
“啊?果然沒有,那看來我搞錯了,不好意思了。”
但是如果你要繼續逼迫對手,就要使用邊牧技術,把它抽回到路上去。
“沒偷拍我你寫什么!”(給你換一個更合適的罪)
傳統相聲《拉洋片》里,也使用了邊牧技術。
拉洋片的耀武揚威,對捧哏的說“你要是捧假了,我也揍你個龜孫子!”
5.吃定軟弱的人
有些人天生軟弱,男女都有。
軟弱的人,會干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比如有的女孩子,人長得也好,家教也好,偏偏就被人面獸心的壞人,或者精神小伙黃毛搞到手了。
這種女孩就是軟弱的人,十個人里大概有一二個是這種天生軟弱的人,對這種人,別管她條件多好,軟磨硬泡,一定能“追到”“泡到”“睡到”。
欺負這種人不算本事,所以千萬別覺得黃毛很厲害,他們只是沒皮沒臉騷擾所有異性,最終把軟弱的吃下來而已。
男的也很多,有的男人膽小怕事。遇到沖突場景,腿肚子往前轉,就要跑。
被對面薅住了,被逼著寫保證書,還對對面的女的一口一個“姐姐”。
真的強者,無論善惡,不屑于跟軟弱的家伙沖突。
強大的壞蛋一般欺負完人之后,就會找另外一個家伙去欺負了。
羅素說得好,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本源。人生這么短,多次欺負不同的人才能樂趣最大化。
只有楊某媛那種本身實力較弱較弱的家伙,才會過幾個月之后,又想起那個軟弱的廢物,決定把他再折騰一輪,讓他的前程毀得再厲害點。
從偏遠省份的雙非考到985來讀研究生,她在同一級的人里還能欺負誰啊。
6.恐懼讓人莫名其妙
我表弟小時候干過一個特別戳包的事兒。
暑假他跟大人到學校去值班,在老師辦公室里寫作業,跟別的老師家里孩子聊天,把人家名字叫錯了,那孩子他媽媽不樂意了,說“我們不叫那個名字”,說了兩句刻薄話。
我表弟從外地過來借讀,人生地不熟,嚇壞了,生怕得罪了人家,就給人家跪下道歉。
被我姑知道了拎回來猛訓了一頓。
回來了大家都當笑話聽,這其實就是新到一個地方,人生地不熟,害怕了。
大一新生被看著很成熟、很顯老的研究生薅住,出于恐懼,有時候就會有莫名其妙的表現。
![]()
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里,阿Q就是莫名其妙招供,變成了搶劫犯的。
大老爺和顏悅色,問什么他說什么,根本就不需要用刑。阿Q覺得自己既然做了反賊,被殺頭也是理所當然的。
發現了沒有,阿桂這家伙根本就沒搞清楚自己到底犯的什么事兒,跟肖同學一模一樣。
阿桂無所謂,賤民一個,鯊了也就鯊了,但是今天的阿桂,就很讓大家頭疼,他可能因為畏懼或者諂媚,而主動認一些不存在的事兒。
老警察都見過那種嫌疑人。
怕事兒,進來就吐,吐出來的東西真假難辨,被人稍微引導一下,這人就招偏了,他再回頭審他的人被他帶著繼續偏,最后出來的口供就全都完了。
他知道自己犯錯了,進來了,就拼命討好有權柄的人,這是諂媚,但根子上,還是恐懼。
7.不怕事兒大的那一方
圖書館事件發生在一個公開場合。
發生在公開場合的沖突,雙方一定有一方希望事情在靜音狀態下、盡快解決;另一方則不怕鬧大,恨不得當場變出一面鑼來猛敲,把大家都叫過來。
如果你害怕打擾公眾、破壞秩序、覺得自己的事情被公布出來羞于啟齒,那你就會很被動;
相反,如果你積極爭取群眾,希望召喚維持秩序的人,抱著大家誰也別想好的念頭,那你就會很主動。
在玩具店里大聲苦惱的孩子,就是不怕事兒大的那一方;
在館子里欺負服務員的刁鉆顧客,就是不怕事兒大的那一方;
想要單位樓下打橫幅控訴男朋友負心的女人,就是不怕事兒大的那一方。
閻婆惜對宋江說:你要不給錢,我就拿了梁山強盜的信,去報官府!
白娘子對許宣說:你要不跟我過日子,我就要你們全城人人手攀洪波,死于非命!
更著名的,就是蝎子精的這兩句臺詞:
![]()
心生畏懼,就會虛與委蛇,唐僧就曾經給老鼠精送過桃子,跟杏仙寫過詩,人活世上,總會有敷衍的文字、應付的言語。
![]()
這也是為什么判案子的時候,法官不能只靠口供。
還要找物證,直到形成證據鏈。
p.s
學會了就行了,千萬不要用來害別人。
你三十多歲才學會,你誰也害不了。
會害人的那種家伙,都是童子功,家學淵源,從小就看爹媽使這招,他們遇到事情不用想這是邊牧技術還是不怕事兒大,人家自然而然就使出來了。
以前在B站看過一節胡榮華胡司令講的象棋課,就是中炮屏風馬怎么用,講到一半,有彈幕說:
“太好了,學會了,我這就去網上虐他們去。”
又看了五分鐘后,那個發彈幕的老兄回來了:“他們都會這一招,我被虐得特別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