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快訊
一臺2500N火箭發動機核心零件的制造成本,從傳統工藝的50萬元降至3D打印技術的不到5萬元。
3D打印技術正在徹底改寫航天制造業的成本結構,為商業航天的普及鋪平道路。
快訊報道出處
本文內容來源于《科技日報》6月18日"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的獨家報道。
科技日報記者何沛蓯、孫明源深入位于北京亦莊的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實地采訪,攝像李忠明負責影像記錄,潘宇菲負責后期制作,王倩擔任責任編輯。
受訪單位及領導
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內領先的商業航天企業之一。
AM易道自公開信息整理:
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于2020年11月7日成功發射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是為數不多的成功實現火箭入軌的中國商業航天公司之一。
據四川日報報道,截至2025年1月,谷神星一號已成功完成16次發射,將6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是民營領域發射次數最多、成功率最好的商業運載火箭。
![]()
本次接受采訪的是該公司執行總裁夏東坤,他詳細介紹了公司在3D打印火箭發動機制造方面的技術突破和成本優勢。
![]()
核心采訪內容還原
關于發動機制造成本對比:
夏東坤表示:"這個發動機呢,尤其這個推力室這塊的傳統工藝,其實就是在用一塊這個坯料,然后用旋壓成型方式,就一點點旋壓,然后最終形成一個噴管,然后再進行涂層。
它的就是傳統方案的造價呢基本上在50萬。"
![]()
![]()
"然后現在呢,我們用的就是3D打印和增材制造的方式,然后用的鈦合金,那么設計現在可以更加精細化,同時呢在工藝方案上可以用一些更新的方案,那么所以現在它的造價不到5萬人民幣。"
![]()
![]()
![]()
![]()
![]()
關于結構管路創新:
夏東坤詳細解釋了管路制造的技術革新:
"叫那個結構管路,火箭里面它其實有很多的燃料傳遞的管路,以前我們經常用彎管,彎管呢然后再出現焊接,然后各種不同各種各樣不同的管子接到一起去。
這個焊接的位置呢如果再出現焊后的這個裂紋啊和各方面,就帶來了整個飛行的過程的風險。"
"現在呢我們就用3D打印的方式,就是外面看起來就是一個整體,那里面其實是有很多復雜的管路,因為它是按照圖紙去3D打印,所以每一次這個出來之后,質量一致性是非常好的,不依不依賴于就是現場操作過程帶來的這些風險。"
![]()
![]()
![]()
![]()
![]()
![]()
![]()
![]()
![]()
![]()
![]()
關于整體應用效果:
夏東坤總結道:
"現在火箭上的3D打印,其實主要還是集中在發動機,然后包括一些管路的這個精密件,但是從我們就是初步估計來看呢:
通過3D打印的方式,就是降低的成本至少在1/3,然后到這個1/5以上。"
![]()
![]()
![]()
![]()
![]()
![]()
![]()
星河動力分享展現了3D打印在航天制造領域的巨大潛力。
通過增材制造,不僅將單臺發動機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可以選用更新的設計和工藝方案,更重要的是解決了傳統制造工藝中的質量一致性和安全風險問題。
AM易道早期文章也分享過大量火箭相關的應用文章,建議讀者在公眾號內搜索火箭/航天相關詞匯取閱。
祝各位讀者周末愉快。
企業合伙人計劃:
讀者提示:
添加amyidao加入讀者交流群(備注加群),獲取原始信源鏈接或不便發表內容
,并與AM易道同頻讀者共同探討3D打印的一切AM易道建議也讀者星標公眾號,以便第一時間收到AM易道更新。
免責聲明:AM易道與文中提到公司尚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商業合作、贊助、雇傭等利益關聯。AM易道圖片視頻來自于網絡,僅作為輔助閱讀之用途,無商業目的。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權行為,請權利人及時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本文圖片版權歸版權方所有,AM易道水印為自動添加,輔助閱讀,不代表對該圖片擁有版權,如需使用圖片,請自行咨詢版權相關方。AM易道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AM易道不對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