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低劑量螺旋CT在體檢中的廣泛應用,肺結節的檢出率顯著上升,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擔憂。面對肺結節,患者們最為關切的問題之一便是何時需要采取手術治療。作為一名中醫,我也時常被患者咨詢此類問題,今天便為大家詳細闡述。
結節的大小是衡量是否需要手術的一個重要標準。一般而言,直徑超過8毫米的肺結節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若此類結節在后續的隨訪中持續增大,那么手術的可能性便會相應提升。因為結節的增大往往伴隨著惡變風險的增加。
![]()
結節的形態特征同樣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當CT檢查顯示結節周邊出現毛刺征、分葉征,或者結節內部有血管、氣管穿入,以及結節周圍的胸膜受到牽拉時,這些往往都是結節惡性的重要提示。即使結節的直徑小于一厘米,但只要其周邊情況不穩定,醫生也會進行細致的評估,以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手術。相反,若結節周邊形態規則,或者出現完全鈣化,那么即便其體積較大,也通常無需手術,只需定期觀察即可。
此外,肺結節的密度也是判斷其性質的關鍵線索。以磨玻璃樣結節影(GGN)為例,其內部的實性成分多少與結節的良惡性以及侵襲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實性成分越多,惡性的可能性就越大;若確定為惡性,其侵襲性也會相應增強。
當然,在決定是否進行手術時,還需要全面考慮患者的整體狀況,包括年齡、身體條件以及基礎疾病等。例如,對于高齡且伴有多種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即便肺結節符合手術指征,也需要仔細權衡手術的風險與收益。
需要明確的是,并非所有的肺結節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對于良性肺結節、由活動性感染和炎癥疾病引起的結節,通常無需手術,而是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和檢查結果進行相應的治療。對于良性和性質不明的結節,往往需要進行數年的隨訪,動態觀察其變化。
綜上所述,肺結節是否需要手術治療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復雜決策過程,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的評估。一旦發現肺結節,大家應保持冷靜,及時咨詢專業醫生,制定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
【名醫檔案】趙莉敏
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特聘專家,副主任醫師
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特聘專家,先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等三甲醫院任職,《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特約編審,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擅長領域:擅長中藥調理結節體質,擅長治療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以及各類多發性結節等;治療各類肺結節,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有顯著的療效。
出診地點:北京勁松中西醫結合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