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船業(yè)博弈,一場新的世紀實驗。
曾經憑借"自由輪28小時下水"神話稱霸全球的美國造船業(yè),如今卻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困境;而中國則以完整的工業(yè)體系為支撐,在造船業(yè)的規(guī)模與技術層面實現雙重突破,演繹著"從跟跑到領跑"的逆襲傳奇。
造船業(yè)需要的不只是船廠,更是全套供應鏈。
衰落的美國造船業(yè)早已沒有進行如此大工程的能力。特朗普希望用非常手段迫使美國船東的訂單返回本土,Make American Boat Great Again。但現在中美造船業(yè)和供應鏈水平已經是天差地別。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enjoy~
美國造“大家伙”的能力越來越堪憂了,不光有波折不斷的波音,還有人造工業(yè)產品中“最大的大家伙”——船。
雖然美國跑遍全球的航母依然威風,但最近的一個新聞,毫無疑問暴露了美國在造船空心化上的一敗涂地。
為了扶持本國造船業(yè),去年12月,兩黨下了一劑猛藥,在國會推出《美國船舶法案》,提議對在“受關注國家”(就是中國)船廠維修的、懸掛美國船旗的船只,征收200%關稅。
![]()
如果不是衰落得太厲害,美國政界也開不出這樣極端的藥方。
在二戰(zhàn)及戰(zhàn)后的巔峰期,各大造船廠如同下餃子一樣。直到50年前的1975年,美國造船業(yè)還是響當當的世界第一。那時的中國,造船量恐怕都趕不上美國的零頭。
而現在,美國民用造船業(yè)在全球僅排第19,占比不足1%,共和、民主兩黨甚至直呼“中國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30倍”。幾十年的時間,形勢逆轉了上萬倍,對比太強烈。
但200%的關稅,真的能讓美國造船業(yè)Great Again嗎?
01
輝煌不再
美國造船業(yè)曾經并不是這個苦哈哈的樣子。在二戰(zhàn)中,美國人把造船玩成了下餃子比賽,28小時生產一條排水量上萬噸“自由輪”的紀錄至今仍在。無論“昭和男兒”怎么“很有精神”,還是敵不過一座座造船廠的轟鳴。
但是,為美國全球霸權立下汗馬功勞的造船業(yè),也躲不開去工業(yè)化的浪潮。作為典型的重工業(yè),在美國后工業(yè)化的進程中逐漸不為人們青睞,和鋼鐵、煤炭等“傻大黑粗”的行業(yè)一同逐漸向亞洲轉移。
1975年時,美國還是全球頭號造船強國。如今,中日韓占據了全球90%以上的民用造船市場,歐美的份額已近乎可以忽略不計。
![]()
但相比之下,歐洲至少還保留了幾個高附加值品類,造的不多但也錢不少掙。
近年來,德國Meyer Werft和法國大西洋船廠還成功交付了多艘大型新型LNG動力豪華油輪這樣的高技術產品,法國GTT公司的LNG船專用殷瓦鋼、荷蘭阿克蘇諾貝爾的涂料和芬蘭瓦錫蘭公司的動力系統(tǒng),也還是世界第一流的船用產品。
而美國造船業(yè)別說這樣的大工程,就連普通的船也造不好。現在,美國造船廠一條3000多TEU(標準集裝箱單位)的普通船,造價比中國船廠24000TEU的巨型船都要高,工期還要長。
照理說,這樣的生產效率早就該完犢子了。但1920年的《瓊斯法案》規(guī)定,美國兩個港口之間通過海上運輸的任何貨物,必須使用美國擁有、美國建造、大部分船員是美國公民的船只。
這項法案本意是對當時發(fā)展中的美國造船業(yè)進行保護,卻在百年后成為整個行業(yè)的救命稻草。現在美國船廠接到的少數民用訂單,幾乎都依賴這項法案。
整個航運業(yè)也一起跟著倒霉:一個集裝箱從洛杉磯運到夏威夷,成本價格是從洛杉磯到上海的10倍多。夏威夷的物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逐漸萎縮的產業(yè)導致大量熟練工人的流失,供應商大批破產,產品質量也隨之下降;質量不行,更沒有訂單,人員加速流失,更多供應商破產——由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
02
“綜合工業(yè)之冠”
造船業(yè)投入高昂,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yè)。對日益金融化的美國來說,肯定不是一個賺錢的選項。
但民用造船業(yè)的徹底衰落,已經影響到了美國的戰(zhàn)略支柱——“一等人”海軍。
2018年,美國最新型“福特”級航母在海上航行時發(fā)生軸承過熱情況,被迫返回港口維修。海軍官方直指是制造問題。去年10月,美國海軍又發(fā)現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生產的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和2艘攻擊型核潛艇的焊接工作存在明顯質量問題。
由此,美國海軍近年來開始把部分艦艇的維護保養(yǎng)外包給韓國船廠,在當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時,還鼓勵日韓企業(yè)收購美國船廠,以此提升造船業(yè)水準。
汽車、造船和電子產品這樣供應鏈復雜的民用工業(yè),能支撐上下游大量企業(yè)并創(chuàng)造大批就業(yè)崗位。對美國兩黨來說,能帶來寶貴的選票。比如韓國造船業(yè),在本國創(chuàng)造了6萬個專業(yè)技術崗位,光造船廠雇傭的工人就超過10萬,創(chuàng)造了韓國近10%的GDP。
能支撐如此龐大的供應鏈,是因為現代船舶的體量和復雜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造船業(yè)“綜合工業(yè)之冠”之名,來得不虛。
舉個例子:去年下水的國產豪華游輪“愛達·魔都”號,排水量13.55萬噸,立起來快和東方明珠電視塔一樣高,能讓幾千人在船上舒舒服服地吃喝拉撒,相當于將一座城市搬到海上。
造這樣一艘船,需要消耗3.5萬噸基礎鋼材;4000多千米的電纜聯(lián)通全船,長度相當于從北京飛到喀什的距離;120千米的通風管道,為每個客房和艙室提供新鮮空氣。
許多在陸地上簡簡單單的事情到了船上都是難題。拿做飯來說,游輪上度假的幾千人自然要吃好喝好,但廚房里有很多易燃物,這也需要專門的廠商來供貨。
大型船只上這樣的細節(jié)還有很多。一條“愛達·魔都”號,需要230萬個設計工時和1800萬個建造工時,并對接361家一級供應商和上千家二級供應商。
可見,造船業(yè)需要的不只是船廠,更是全套供應鏈。
造船有著復雜的上下游產業(yè)鏈,需要各行業(yè)共同努力、共同發(fā)展▼
![]()
衰落的美國造船業(yè)早已沒有進行如此大工程的能力。200%的關稅,無疑是希望用非常手段迫使美國船東的訂單返回本土,Make American Boat Great Again。但現在中美造船業(yè)和供應鏈水平已經是天差地別。
03
中國=230個美國
2024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三項指標均為世界第一。而全美國所有船廠手頭的民用訂單加起來,只有23.5萬噸,相當于中國的1/230,且這些單子還都是因為《瓊斯法案》才有的。
![]()
不光數量上完全不成比例,技術水平上中國也斷崖式領先。LNG、豪華游輪和超大型集裝箱船等高難度船舶都已經成為中國船廠的常客:2024年4月,中船集團和卡塔爾能源公司簽署了價值55.8億美元(約合404.8億人民幣)的18艘大型LNG船訂單,直接刷新了全球單筆造船訂單紀錄。
反觀美國,《獨立宣言》誕生地費城的費城造船廠,在二戰(zhàn)中生產過多級戰(zhàn)列艦,現在卻連連推遲本國船東訂單。一是生產能力實在不行;二是反正還有《瓊斯法案》,倒也餓不死。如今,這座船廠已經被韓國韓華集團收購。
中國造船“霸榜”的背后,是完整的工業(yè)體系。
2024年,中國造船業(yè)消耗了約1500萬噸鋼,僅相當于中國鋼鐵產量的零頭。但全球鋼鐵年產量能超過這個數字的國家(地區(qū)),也不過十幾個。同時,哈工程、上海交大等學校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yè)也已經位列世界頂尖。各大院校還在源源不斷培養(yǎng)機械、能動等行業(yè)的人才。
與造船業(yè)的繁榮同步的是中國航運業(yè)的快速增長。
航運業(yè)是全球化的重要支柱。對出口導向性經濟的東亞國家而言,工業(yè)制成品的外運和大宗商品的進口,都需要強勁航運業(yè)的支持。上世紀以來,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的海運業(yè)也隨著本地工業(yè)化的進程逐漸壯大,誕生出韓進、三井商船和長榮等一批巨頭。
目前全球最大的海運商是丹麥的馬士基、瑞士的地中海航運,依然屬于歐洲。不過在2024年,中國超越日本,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大船東國;中國遠洋海運公司也已經成為世界前幾大海運商(按集裝箱數計)。
而美國航運業(yè),還在為《瓊斯法案》苦惱:為了符合法案要求,船東只好把40歲的老船再修一修,繼續(xù)用。至于在本國船廠再訂兩條?天知道什么時候能造好,畢竟海軍這樣的大客戶的單子,都已經一拖再拖了。
目前,美國的200%修船關稅還未形成法案,但即使真通過了,對中國造船業(yè)的影響也相對有限。
造船業(yè)“綜合工業(yè)之冠”的背后,是完整的現代工業(yè)體系。無論是二戰(zhàn)時的美國、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21世紀初的韓國還是現在的中國,登上造船業(yè)巔峰的背后,都是一個工業(yè)強國的崛起。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地球知識局」,文字 | 林間草木聲 ;制圖 | 同同 ;校對 | 朝乾 ;編輯 | 同同,原文標題《形勢逆轉一萬倍,中國現在=230美國?》
![]()
人生只有四千周,而企業(yè)生存期更短,跨越10年經營期的企業(yè)少之又少,企業(yè)要想有質量地活下去,活得更好更久,“極簡增長”就是看透并掌控事物本質的那個關鍵點。
選對了路,路就不會遠。盛景推出《極簡增長 立竿見影》在線課程,期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企業(yè)走上增長道路。未來有多近,在于我們已經走了多遠。未來有多遠,在于我們與誰同行。期待與你同行、共勉。
歡迎大家點擊底部【閱讀原文】觀看《極簡增長 立竿見影》的在線視頻課程,了解如何用極致簡單的增長方法論,實現快速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