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專業的場景變得簡單,讓繁雜的操作變得直接,讓客戶的體驗變得高效,不僅是東軟集團一以貫之的創新驅動力,更是數智與移動產業的發展共識。
![]()
4月28日晚間,東軟集團(600718)披露了2024年年報。
報告期內,公司錄得營業收入115.6億元,同比增長9.6%;但利潤表現卻稍顯遜色,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304.7萬元,同比下降14.70%,基本每股收益為0.05元。
在“少輸當贏”的市場脈絡中,整體來看,這樣的經營業績還是算得上差強人意的。畢竟,營收接近兩位數的增長,說明客戶為東軟的產品和服務買單的意愿還是較強的,但凈利潤有所下滑,也說明業務成本可能有所抬高。
不過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財報發出后,東軟集團的股價僅在首個交易日出現了下滑,次日交易日便直接高開,盡管盤中有震蕩,但還是有較為明顯的上揚趨勢。
這也從某個側面看出,如今的資本市場已褪去了浮躁,變得愈發理性,相對于只看營收、凈利等幾個單一維度的財務數據,市場更愿意耐住心,去分析和探討數據背后的機會,因為這才是判斷一家企業能夠穿越周期的本位。
01 增長從何而來
2024年,全球經濟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前行,地緣沖突、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債務危機等因素給企業發展帶來諸多挑戰。也正是處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與科技創新相關的產業,諸如軟件、AI、云計算、智能解決方案等等,才更是備受市場的關注。
坦白講,在市場不確定性激增的情況下,東軟集團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績,殊為不易。
盡管歸母凈利潤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但主營業務凈利潤提升至4.35 億元,同比增長22.01%,核心業務盈利能力不斷增強,一方面可以提升經營質量,另一方面也增強公司的經營韌性。
主營業務凈利潤的提升,也會帶來經營性現金流的增加,本期內,東軟的經營性現金流達到8.55億元,同比增加了5700萬元,刷新了歷史新高,這也為公司的研發投入和常規運營,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當然,這幾個核心財務指標,還不足以充分證明東軟集團的增長態勢,只有通過拆分具體業務,分細項觀察,或許才能幫助市場更清晰地看到,這家正在積極謀求轉型的企業,一步步釋放出來的活力。
財報顯示,如果將東軟的產品及服務按照行業劃分,由“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智能汽車互聯”“智慧城市”和“企業互聯及其他”構成,四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展,共同支撐起公司的營收體系。
“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板塊是四大業務板塊中,唯一一個營收出現下降的板塊,且下滑幅度超過了12%。但好在,該業務板塊的營收成本得到了較大的優化,成本回縮13.8%,加之行業大盤整體仍處在低迷周期之內,因此綜合來看,該業務表現還算可以。
“智能汽車互聯”板塊營業收入增長 4.70%,達到了41億元,與此同時出貨量也在持續提升,2024年,東軟集團持續獲得吉利、長安、奇瑞、一汽、零跑、長城、保時捷、奧迪、英力士等國內外主流車廠定點訂單,整體出貨量同比增長超30%,海外業務增長更是顯著,達到65%。
“智慧城市”板塊增長最為迅猛,營業收入同比增幅高達49.95%,某種角度上,這種增長勢頭并非沒有依據,在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思路下,無論是各地方政府的城市運管能力,還是產業企業的技術賦能,這些本就是東軟集團“解決方案智能化”戰略施行的目標方向。
“企業互聯及其他”板塊營業收入增長13.64%,公司在數據中臺、軟件產品和數字服務等業務上取得了新進展和沉淀,有望為更多企業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毛利率同樣是企業經營層面的關鍵指標。2024年全年,“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企業互聯及其他”的毛利率分別出現了1.27%和2.64%的提升,“智能汽車互聯”“智慧城市”受營收成本上浮的影響,毛利率稍有下滑。
02 AI驅動新動能
無論是起家于軟件服務領域的東軟集團,還是諸如用友、金蝶等廣義定義下同賽道中的其他企業,可以說,整個行業都面臨著轉型,或者說已經進入到實打實的轉型階段,AI、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落地,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廣闊空間。
特別是,來自于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也為行業煥新創造了有利條件,諸如“人工智能+”行動的推進,對于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推動各產業智能化升級,都有著加強的推動作用。
基于此,對于一家技術型企業來說,研發創新永遠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2024年,東軟的研發投入總額達到了9.2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在8%左右。客觀而言,如果單從投入規模上看,其實還算可觀,但營收占比相對少了一些,橫向來看,同賽道中,用友的研發占比微超10%,金蝶的研發占比大概在15%左右。
技術企業的科研實力,還體現在關鍵技術的專利有效量上。2024年全年,東軟新增登記軟件著作權367件,新申請專利175件,其中新申請發明專利159件,同比增長13%;授權專利170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43件。
上述這些研發成果,主要分布在AI、大數據分析、云計算與云原生、區塊鏈、醫療健康、汽車智能化等領域,這也為公司的業務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時至今日,技術競爭更貼近實際的一面已經顯露,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最高的衡量標尺,仍是技術能怎樣切實改善生產生活。
東軟構建的“融智”解決方案智能化實施框架,屬于技術落地產業端的一個實證。根據官網介紹,該框架形成了完整的AI技術體系與方法論,全面加速AI+行業的戰略布局與實施,特別是在AI+醫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技術解決方案是否真的切中產業需求,幫助地方政府、不同量級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真金白銀”才是最為直觀的體驗。財報顯示,東軟2024年AI應用合同達到6.78億元,數據價值化合同2.33億元,同比增長207%。
十數年前,當人們開始有意無意去思考“AI到底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這樣的問題時,達沃斯經濟論壇上的技術學者曾說過,AI將是這個時代里最重要的技術變革力量。盡管言論一出,世界開始浮想聯翩,但在當時,沒有人能夠真正想到,AI能以怎樣的方式嵌入生活。
十數年后,智慧之力已慢慢走出實驗室,并真正邁入了場景應用之中:手機廠商們開始將AI能力灌注至視覺、音頻等方面;互聯網公司在AI體驗上的主要卷點,則落在了搜索、圖文、視頻等生成方面;而像東軟集團這般,則是直接帶來企業甚至產業級的解決方案。
盡管世間萬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但從財報來看,東軟集團的智能化戰略變革的確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通過構建了“融智”解決方案智能化實施框架,全面加速AI+行業的戰略布局與實施。
僅拿核心業務板塊之一的“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來說,在產品端,發布“添翼”醫療健康智能化全系解決方案,覆蓋近百個醫療場景;在生態端,與像華為這樣的超實力科技企業達成臨床醫生助手、患者服務、衛健、醫保智能管理等多元合作。
再來看另一個優勢業務“智能汽車互聯”板塊,在“軟件定義汽車” 的服務理念,以及包含 IVI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智能座艙域控制器、T - Box/5G Box 等的豐富的產品矩陣下,東軟已成為車企創新的有力伙伴,這也助推了出貨量的提升。
03 寫在最后
令人充滿期待的是,這僅僅是一個起點。
按照創始人劉積仁博士的說法,“新的一年,東軟將更加堅定地推進解決方案智能化戰略,實現從技術的提供者向價值的創造者轉變,從支持客戶的數字化轉型向推動新商業模式的創造轉變,以數據為驅動,以智能為創造,以平臺為支撐,以生態為資源,為客戶、為產業、為社會積極打造面向未來的解決方案,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
是啊,讓專業的場景變得簡單,讓繁雜的操作變得直接,讓客戶的體驗變得高效,不僅是東軟集團一以貫之的創新驅動力,更是數智與移動產業的發展共識。畢竟,只有有能力促出成千萬企業的生產力,數智世界才能來得更順暢。
作者:富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