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兩輪車,這一曾在國內風靡的短途出行工具,如今正以驚人的速度席卷海外市場,成為眾多外國人心中的“新寵”。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電動摩托車(簡稱電摩)與自行車出口值首次突破400億元大關,標志著中國電動兩輪車產業在國際舞臺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回望過去,電動兩輪車在國內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由于工藝質量問題頻發,加之部分用戶違規操作,導致火災和交通事故時有發生,一時間,電動兩輪車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隱患車”。然而,面對困境,中國并未退縮,而是從2024年起,對電動兩輪車產業進行了全鏈條整頓。
整頓措施包括完善安全監管體系、發布實施“新國標”、興建室外充電樁等,這些舉措的實施,迅速扭轉了電動兩輪車的安全形勢,相關事故損失同比大幅下降九成。這一轉變,不僅贏得了國內消費者的信任,更為中國電動兩輪車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中國電動兩輪車產業已經煥然一新,不僅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高端化、智能化趨勢也日益明顯。從智能網聯新技術到高性能材料的應用,中國電動兩輪車的科技含量與安全性、可靠性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在2024年11月的米蘭國際摩托車展上,中國電動兩輪車品牌雅迪推出的一款為歐洲市場量身定制的電摩,更是贏得了歐美行業媒體的高度贊譽。
在海外市場上,中國電動兩輪車憑借其完整成熟的產業鏈和超高性價比,展現出了極強的競爭力。在美國,超過85%的電動助力自行車與中國相關;在英國,取消不合理關稅后,中國電動兩輪車更是成為了消費者的首選,單車可節省高達200英鎊。在越南這一世界第四大摩托車市場,中國電動兩輪車品牌如雅迪、臺鈴等,也迅速贏得了當地消費者的青睞。
不僅如此,中國電動兩輪車企業還積極響應海外市場的電動化戰略,投資興業,造福當地。例如,愛瑪、臺鈴、雅迪等品牌分別在印尼等地建立了生產基地,持續深耕東南亞市場。這些舉措不僅推動了中國電動兩輪車產業的國際化進程,更為當地經濟的綠色轉型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非洲大陸上,中國電動兩輪車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影響力。近年來,多個非洲國家積極推廣電摩,中國電動兩輪車行業對此給予了大力支持。通過與非洲當地企業的合作,中國電動兩輪車品牌成功進入了肯尼亞、烏干達等新興市場,為非洲的綠色交通革命注入了新的活力。
坦桑尼亞《衛報》等媒體紛紛稱贊中國電動兩輪車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經驗和優質產品,為非洲的綠色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隨著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中國電動兩輪車產業無疑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