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美國血液學年會(ASH)是全球血液學領域最受矚目的國際學術盛會之一,每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2024年第66屆ASH年會于12月7日至10日在美國圣地亞哥召開,會議期間公布頂尖的血液學領域研究,分享和探討全球前沿的研究進展和突破性臨床研究成果及寶貴的臨床實踐經驗。中國學者主導的研究本屆大會創歷史新高!這些研究成果不僅是血液學領域探索的最前沿標志,更彰顯了中國在血液學研究版圖上的堅實步伐與卓越貢獻。
北京高博博仁醫院吳彤主任團隊趙永強醫生代表團隊匯報團隊關于《CAR-T后橋接采用減低毒性預處理方案二次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第一次移植后復發的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研究,我們將研究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摘要號:3544
題目: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Bridged to the Second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with Reduced-Toxicity Conditioning for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Relapsed after the First Transplant
引言
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allo-HSCT)復發患者預后很差。CD19 CAR-T、CD22 CAR-T可以使這些第一次allo-HSCT后復發的患者獲得高的緩解率。二次allo-HSCT是一些具有高復發風險患者的鞏固治療的選擇。但是復發和非復發死亡是二次allo-HSCT的主要障礙。減低毒性預處理和移植后給予維持維持治療可能改善二次allo-HSCT的結果。
目的
分析我院CAR-T后橋接采用減低毒性預處理方案二次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第一次移植后復發的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結果,并對預后因素進行探討。
方法
2018年9月-2023年12月第一次allo-HSCT后復發B-ALL患者經CD19、CD22 CAR-T后緩解橋接二次allo-HSCT共48例納入分析。中位年齡為22歲(5-55歲)。男:女為23:25。在二次allo-HSCT前患者均達CR,46例獲MRD陰性,2例MRD陽性。患者最常見伴隨的基因異常包括TP53突變8例(6例突變,2例缺失),RAS突變8例,BCR/ABL+8例。兩次allo-HSCT中位間隔時間為16.3月(6-67.5月)。移植類型單倍體35例,非血緣11例,同胞全合2例。二次移植除1例因無可替換供者而選擇與第一次移植同一供者,其余均更換供者。采用減低毒性預處理方案:TBI/FLU為主的方案(TBI總劑量8Gy分次照射30例,10Gy分次照射7例),BU/FLU為主的方案8例,BU0.8mg/kg q6h×3d。2例TMI/FLU為主的方案,TMI總量10-12Gy分次照射。1例BU/克拉屈濱為主方案。其他藥物包括阿糖胞苷、Me-CCUN。單倍體和非血緣移植給予ATG。常規予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短程小劑量甲氨蝶呤預防GVHD。具有可以選擇靶向藥的融合基因和基因突變的患者移植后給予預防復發維持治療。
結果
所有患者均獲完全供者嵌合。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中位植活時間為15天和13天。II-IV急性GVHD發生率為14.6%;慢性GVHD發生率為47.9%,其中33.3%為局限型,14.6%為廣泛型。CMV激活率為39.5%,EBV為2%。中位隨訪時間為17.8月(1.6-68.6月)。總體1年總生存率(OS)和無白血病生存率(LFS)分別為69.6% (95% CI:0.540;0.808) 和67.8 % (95% CI:0.524;0.792);3年 OS 和 LFS分別為63.8% (95% CI:0.475;0.762) 和65.3% (95% CI:0.497;0.772)。16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包括11例復發,4例感染,1例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伴Ph+與Ph-患者OS和LFS相仿;RASmut+與RASmut-具有較低OS和LFS,3年OS分別為50%和67.2%,3年LFS分別為50%和68.5%,p值大于0.05;TP53mut+與無TP53突變者比具有較低的OS和LFS,3年OS分別為50% 和 66.2%,3年LFS分別為50% 和68.3%,p值大于0.05。單因素分析:TBI為主預處理有高的OS和LFS,p值分別為0.0004和0.0002。兩次allo-HSCT間隔時間>12月與否、半相合與非血緣、年齡是否大于14歲、第一次allo-HSCT后至復發時間是否大于6月均對OS和LFS無明顯影響。
結論
我們采用減低毒性預處理方案用于一次allo-HSCT后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CAR-T后橋接二次allo-HSCT獲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3年非復發死亡率僅為10.8%。復發率較低,3年復發率為25.4%。這些提高了總體生存率和無白血病生存率。預處理以TBI為主是預后好的因素,具有高的OS和LFS。復發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伴有TP53突變和RAS突變的患者與不伴有TP53、RAS突變的患者比具有較低的OS和LFS,但p值大于0.05無統計學意義。
專家簡介
![]()
吳彤
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醫院
造血干細胞移植科主任、醫療院長
亞太骨髓移植學會(APBMT)會員及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及造血干細胞移植與細胞治療學組副組長
北京影像診療技術創新聯盟-血液病數字診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女醫師協會靶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院協會血液學機構分會副主任委員
女醫師協會血液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整合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會員
美國血液學會會員
國際血液學會會員
任《中華血液學雜志》、《Hematology/Oncology and Stem Cell Therapy》及《Blood中文版》編委,《Hematology and Oncology Discovery》執行主編
趙永強
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醫院
造血干細胞移植科病區主任、主治醫師、醫學碩士
專業擅長:具有12年血液科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工作經驗
工作經驗:熟練掌握常見血液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參與完成造血干細胞移植300余例,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MDS、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噬血細胞綜合征等。在二次和老年造血干細胞移植方面及處理造血干細胞移植相關的并發癥,如感染、GVHD、復發、出血性膀胱炎等方面經驗豐富。最大半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年齡72歲。供者最大年齡70歲。
科研成果:帶領團隊多次在在國際血液學大會上發言并進行壁報交流。
2.ASH 2024 | 第66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日程出爐!
4.ASH2024 | 超全血液腫瘤Oral與Poster摘要合集開放領取!
原文鏈接 | https://mp.weixin.qq.com/s/m1LIGpGfbnh-292sGfdi0Q
內容來源 | 公眾號:Htology血液前沿
排版 | 趙微
審核 | 方玥立、賈冬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