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了第二季《爸爸當家》的“西北小甜豆”馬立奧,與爸爸媽媽又一起返場《爸爸當家3》。還被網友評為具有“天生綜藝感”的萌娃。馬立奧到底有好“搞笑”,我相信認識他的人都有所了解。
![]()
新一期的節目中,馬立奧在節目中跳了邁克·杰克遜經典的舞蹈。年僅5歲的他,并沒有多么帥氣的舞蹈技巧,當他做出邁克·杰克遜經典的舞蹈動作時,瞬間讓屏幕里外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當然,并非是嘲笑,而是對于這個大方展示自己孩子的喜愛。馬立奧身上有一種難能可貴的“松弛感”,他不會因為周圍都是機器就扭捏,不敢展示自己。
無論是第二季還是第三季,他之所以能夠贏得眾多網友的喜歡,都源于身上獨有的“松弛感”。
孩子松弛感的表現
什么是松弛感?簡單來說是一種身體與心靈的放松,一個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壓力和挑戰,都能夠保持冷靜、放松的能力。
這不僅涉及情緒調節,還包括認知評價和行為反應的靈活性。那么,一個孩子的松弛感,表現在什么地方呢?
表現一:優秀的社交能力
從認識馬立奧開始,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個社交“小悍匪”。他不僅與同伴交往表現出大方自信,而且還能夠隨時稱贊對方。
有一個小場景,當他和另一個小男孩可樂,一起在房間時,馬立奧看到可樂的玩具,問可不可以玩一下?
得到肯定的回答時,小小年紀的他直接夸:“你真是不小氣,這么大方的孩子,大方你,我都會和你做好朋友的。”
![]()
明明他自己還是個小朋友,卻用“老氣橫秋”的話,毫不吝嗇的夸贊另一個小朋友。這樣的表達,能夠讓他在未來的日子中,建立和獲得更多的友誼。
表現二:應對壓力的能力
具備松弛感的孩子,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第一反應不是焦慮、后退,而是保持冷靜的態度,清晰的思考能力,迎難而上。
表現三:情緒調節能力
同事小楊可以說是部門里最有松弛感的人了,作為設計的她,每個月都要接收到無數設計的請求,有時候忙到一下午都沒有空喝一口水。
![]()
但是當大家吐槽工作壓力時,她一副輕松的狀態。她說:“我也會因為壓力感覺到毛躁,但是很快就能夠調整好情緒。毛躁沒有用,只有調整好情緒,才能應對壓力。”
怎樣養出松弛感的娃
隨著父母對教育的認知與重視,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關注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其中,“松弛感”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更是受到了重視。那么,怎樣能養出“松弛感”的娃呢,與家庭有著密切的關聯。
首先,家庭具有較高的情感溫度和積極溝通的模式。
“松弛感”之所以火爆網絡,是因為一位博主寫出了自己遇到的一件事情。他說自己碰到一家人去旅行,結果因為媽媽的失誤,所有的行李都被退回。
![]()
面對這樣的情況,大部分的家庭會選擇互相埋怨。而這一家面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態度是沒有人生氣,重新安排好行李后,他們繼續開心的聊天。
從這件插曲中也可以看出,這個家庭彼此之間互相關愛,面對困難積極溝通解決。在這樣有愛且松弛感的氛圍中,養育出的孩子自然也是一身的“松弛感”。
其次,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
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好的教育,不是要用力,而是要用愛。看到這句話,我慶幸,自己是一個在孩子教育上沒那么用力的人。
![]()
我家哥哥考試成績一直不錯,面對時常考第一的學生,哥哥的老師給我發信息,問是不是給孩子的壓力比較大?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哭笑不得。我不是一個喜歡盯著孩子學習的家長,反而大部分時間都是娃自己學習。
![]()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說:如果我們信任孩子強大而堅韌的生命力,信任親密關系中所蘊涵的積極能量,信任愛與游戲所提供的自然療愈效果,那么,我們將不再因孩子而擔心和焦慮。
當父母給予孩子信任,他們便不會焦慮,而是輕松在自己的節奏中,找到更好的學習模式。如此,家長也從他們的自覺中,獲得輕松。
最后,父母要善于表達愛。
馬立奧雖被成為“天選綜藝人”,但他也是一個高情商的寶寶。他會毫不吝嗇的夸贊別人,也會經常跟家人說“我也愛你,而這一切都是源于他的家庭。
![]()
馬立奧是早產寶寶,渾身插著管子在ICU住了三個多月。為了讓孩子平安長大,醫生建議多對寶寶說愛。于是爸爸媽媽以及其他家人,經常對馬立奧說“我愛你”。這也是為什么,馬立奧不是直接說“我愛你”,而是多加一個字“我也愛你”的原因。
在這樣有愛的環境中,有助于孩子形成安全依戀,從而在探索世界時擁有更多的勇氣和自信,這種內在的安全感是松弛感形成的重要基石。
松弛感是孩子一生的底氣
《心靈奇旅》里有一句話: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但擁有“火花”的孩子,一定會閃閃發光。
松弛有度的人,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也能在任何環境、任何事情發生時,積極樂觀的去面對。
松弛感,是一個人難能可貴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不是一蹴而就,不是隨意模仿就能得來,而是從小在有愛的家庭中,培養出來的一種生活底氣。
![]()
父母以及其他養育者,需要提供支持、愛、直到和自由,才能促進孩子松弛感的發展,幫助他們建立起一生的底氣。
有著松弛感這種底氣,未來無論面對什么挑戰,都能迎刃而解,抓住機遇,創造美好的生活。
凌晨媽媽來叨叨:
也許,作為父母的我們,曾經的成長環境沒有給予我們松弛感。但未來的我們,可以盡力給孩子,營造一個松弛感的家庭氛圍。畢竟,被松弛感包裹的孩子,幸福感也很足哦!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