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5月9日,天澤云泰宣布在今年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ASGCT)年會上以口頭報告形式公布了VGR-R01治療結晶樣視網膜變性的臨床1/2期最新數據。VGR-R01是一款視網膜下腔注射給藥的基因治療產品,它的作用原理為一種基因替代療法。在用藥方式上,基因治療只需要注射一次就能起到相應的長期療效。
![]()
結晶樣視網膜變性(BCD)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進展性視網膜變性疾病。大多數BCD患者在20~40歲發病,出現夜盲及視力下降等癥狀,并在50~60歲發展為法定盲人。BCD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BCD的致病基因是位于4q35的CYP4V2,后者編碼一種與脂肪代謝相關的蛋白酶,其在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PE)中高度表達,具有脂肪酸羥化酶活性。
VGR-R01是一款視網膜下注射的基因治療產品,擬用于治療CYP4V2基因突變導致的BCD患者。它的作用原理為一種基因替代療法,通過視網膜下腔注射給藥,AAV衣殼蛋白介導RPE細胞的轉導,將基因表達盒遞送至細胞核。 VGR-R01表達盒以游離DNA的形式存在,在RPE細胞表達CYP4V2蛋白,從而重建細胞的脂肪酸羥化酶活性。
根據天澤云泰新聞稿介紹,VGR-R01通過糾正患者視網膜內的脂肪酸代謝障礙,以期預防或改善RPE細胞、感光細胞和脈絡膜的結構及功能損傷,實現糾正視力損傷、保護殘存視功能、延緩視力惡化的臨床效果。
本次公布的1/2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在視力改善方面,截至2024年3月,低、中、高劑量組患者分別隨訪6~9個月時,目標眼最佳矯正視力(BCVA)與基線相比分別改善了0.267、0.422、0.547logMAR,相當于分別提高13、21和27個ETDRS字母;66.7%(8/12)的受試者目標眼BCVA有顯著改善,即降低≥0.3logMAR,相當于提高15個ETDRS字母;其中4例受試者(中劑量組、高劑量組各2例)基線時無法看清視力表上的字母,即BCVA是指數(CF, 1.9logMAR)或手動(HM, 2.3 logMAR),均在術后顯著提高(最多能識別40個字母)。
功能性視力改善結果顯示,低、中、高劑量組目標眼多亮度移動測試(MLMT)評分平均變化約1~2分。41.7%(5/12)的受試者有顯著改善(提高≥2分),提示在昏暗環境下功能視力有顯著獲益。安全性數據顯示, VGR-R01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根據研究者得出的結論,該臨床研究證明,視網膜下注射VGR-R01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視力或增強昏暗環境下的功能性視力,達到矯正視力損害或保護殘余視覺功能的積極效果。
根據天澤云泰于去年9月發布的新聞稿介紹,在1/2期臨床研究初步有效性數據顯示,爬坡階段各劑量組的VGR-R01均能迅速逆轉或控制疾病進展,平均病程已超十年的BCD患者仍可提高BCVA,或改善昏暗環境下的功能性視覺(移動性測試評分),從而提升生活質量。天澤云泰項目團隊擬與監管機構討論該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和上市計劃,努力推動產品更快上市。
參考資料:
[1]天澤云泰ASGCT公布VGR-R01治療BCD的臨床I/II期最新數據. Retrieved May 10,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jYPp7iQulZlT3bHmNz-72w
[2]天澤云泰全球首個BCD基因療法I/II期臨床入組完成II期最新數據. Retrieved Sep 21, 2023, from http://vitalgen.com/details.php?id=21
本文由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編輯,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轉發授權請在「醫藥觀瀾」微信公眾號留言聯系我們。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