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由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大唐女子書院主辦;中國女詩人詩畫行、楊瑩工作室、陜西女子詩社、暖玉詩畫空間、西安龍澤廣告有限公司協辦的慶“三八”徐敏《冰心漱玉》詩集誦讀會,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賈平凹藝術館舉行。
![]()
![]()
遠 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很高興參加徐敏的詩歌誦讀會,去年她的詩集出版后,搞了一個盛大的發布會,她幾次邀請我,我都答應了,但到了跟前,因感冒未能參加,心中不免自責,今天的活動,正好給了我彌補的機會,所以,我首先祝徐敏的這次詩歌誦讀會圓滿成功。
經常聽到和看到一些人或文說我們這個民族沒有宗教,但我想說的是,我們有比宗教更為悠久,博大和接地氣的詩教,我們文明史,精神史,文化史的確立與發展就是幾千年的詩歌教化的結果。所以,我們高興了吟詩,不高興了也要吟詩,事關生死的時候,要吟詩,風花雪月的時候,也要吟詩。即使是現在的信息化網絡化時代,詩歌依舊是我們堅守的精神家園。
我之所以在談徐敏詩歌之前要說這些話,其實是想表達一個意思,就是對詩人而言,詩歌是詩人的宗教。那么,對徐敏來說,詩歌又何嘗不是她自己的宗教呢?我和徐敏認識只有幾年,交往不多,但通過讀她的詩歌,讓我對她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她是一個經歷過諸多坎坷的人,不管所為何故,究其根由,一定是因為她是本質意義上的詩人,盡管生活有時會強人所難,會讓詩人游離于不同的航道上,但詩人都會進行自我糾偏,最終回到她自己心儀的詩歌王國,這一點,毋容置疑。
我還注意到,徐敏的詩歌從形制上看有形式感很強的古典詩詞,也有相對自由的現代詩歌。她和我們所有的詩歌寫作者一樣,必須要面對兩個傳統:一個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格律詩傳統,這是一個相當穩定的大的傳統,另一個是只有一百年歷史的自由詩傳統,這個傳統處在求變的過程中,其內部結構極不穩定,受到外部世界的干擾比較多,也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左右而陷入一種未知的語言迷局中,更別說對現實的干預。但徐敏似乎找到了打通這兩個傳統的鑰匙,她一手傳統,一手現代,拿捏得十分妥帖。從題材上看,有事關國運民生的關切,也有個人際遇的敘事,甚至有對信念和道義的求索,反復閱讀,我發現徐敏在處理詩歌與生活的關系方面,已經到了閑庭信步的地步。已過古稀之年的徐敏,因為有詩歌相伴,她的人生就會格外爛漫,就會有非同尋常的自由與幸福住在心間。今天,正好是婦女們的節日,我祝徐敏和所有參加徐敏詩歌誦讀會的女詩人們,節日快樂!
![]()
![]()
![]()
遠村,陜西延川人,詩人,書畫家,資深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陜西作家書畫院副院長,西安財經大學文學院研究員,陜西山水畫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993年被評為全國十佳詩人,2022年被評為年度十佳華語詩人。曾獲上海《文學報》詩歌一等獎(1991),陜西省首屆青年文藝創作獎(1993),雙五文學獎(2001),第二屆柳青文學獎(2010),中國詩歌春晚金鳳凰詩歌獎(2016)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詩歌獎金駝獎(2020),第七屆中國長詩獎(2022)等多項獎勵。出版《浮土與蒼生》《遠村詩選》等6部詩集,《錯誤的房子》等2部散文集,《遠村的詩書畫》《向上的頌歌》等5部詩書畫集。近年來,寫詩之余,專心于書畫創作,書畫作品被稱為當代文人生活的詩性書寫。2013年在西安亮寶樓、榆林、延安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2014年書法作品入展當代藝術九城聯展;2015年書法作品入展西安碑林國際書法展;2018年書法作品入展首屆中國作家書畫展、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在賈平凹文學藝術館舉辦“得意忘言——遠村書畫展暨詩歌朗誦會”,2019年全國報刊社長總編書畫邀請展(武漢),北美世界華人書畫展(溫哥華),2021年中國當代文人書畫展(太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