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發于微公號:在日尋唐2
納豆,其實是我很久之前,就知道的。
很久之前,我常熬夜寫稿,小鹿擔心我的身體。也不知道她從哪兒聽來,有關納豆的功效,就快遞回來了很多盒子。從中抽出一盒,并打開看,告訴我:這種奇怪的食物,叫“納豆”。
因為年輕,我總覺得自己很抗造,所以當時小鹿良苦用心介紹納豆功效的時候,并未在意。我只記住了,曾有過這段往事,記住了納豆的名字。以至于等來到日本,我再次遇見它的時候,不覺得陌生,似懂非懂的知道。甚至我還推介給朋友,要多吃納豆,對身體好。這是曾經小鹿,所帶給我,關于納豆的最初記憶。
可當時在國內,小鹿費盡心思買回納豆以后,我倆都不知道正確的吃法。當我打開泡沫塑封的盒子時,隱約可以嗅到一股臭味,我還問她:這東西該不是壞了吧!
小鹿仔細看看包裝,再聞一聞納豆,她不置可否著攪拌均勻要我吃:應該沒壞,你嘗嘗,對身體好。
鮮納豆的保質期只有7天,其實就是發酵的豆子。來到日本以后,我才知道,納豆壞不壞,都有股臭味兒。有的人,自始至終就接受不了。
剛開始,我就是以極不適應的心態,第一次品嘗納豆。大貴的東西,不是確定變了質,也斷不舍得丟掉。我和小鹿兩個人,她教給我倒入盒子內附贈的料包之后,用筷子順時針攪拌,說這樣才能將其中的菌群激發出來,發揮出納豆最大的功效。
我有樣學樣的,跟著一起攪拌攪拌,覺得有趣,也覺得吃起來真是麻煩。直到納豆變得粘稠又拉絲,這才達到了直接食用的標準。那種大豆發酵的味道,第一次品嘗,有種刺激嗅覺的怪味,咀嚼起來豆子粘稠微苦。無論從賣相和口感品評,都算不上令人滿意的佳肴,充其量可稱為飲食中的異類。只當作是一次嘗鮮的話,也感到有趣和新奇。
可是,再有益于健康的食物,僅是為了嘗鮮,也不會起到任何功效。而且在納豆的儲存上,本應該在冰箱里保鮮,由于實在無法按規定日期吃完,最終只得選擇了冷凍。
鮮納豆,很快就過了保質期。
再之后,我還是零散的,一盒又一盒吃掉。吃納豆的心情,已經背離了有益于健康的初衷,僅是為了避免丟掉,不舍得浪費掉她一片心意。這些過了期的納豆,飽含著有形的和無形的價值。
好不容易,吃完了小鹿購買的納豆以后,她問詢我效果,還要不要再買?我趕緊告訴她說:效果挺好!并著重強調:再不要買了。
從此,我與納豆之間,再沒有了關聯。
![]()
等到時間又過去了很久,直到我來到大阪,凡事都要親力親為。第一次我去超市購買日常所需,在充滿各種新奇商品的貨架上,無意間我又遇見了納豆,是一模一樣和我在國內吃到過的同等規格的包裝,三個盒子一組,整整齊齊在冷藏柜里擺放著。
在目之所及,陌生商品的堆積中,見到納豆,一下子變得熟悉又親切起來。它吸引到了我的注意,不管是納豆本身相熟的包裝,吸引我的,還有實惠低廉的價格,令人驚喜。當時心生感慨:原來好東西,也并不昂貴。
在我的印象里,還是記住了納豆有助于健康的諸多益處。當這次偶遇納豆,又物美價廉的時候,那一刻,我自心底感到高興,甚至懷念起它那種古怪的口感。于是理所應當的,拿了兩組納豆放在購物籃中,想要買回去,重新品嘗。
等到晚上,我把在日本買到納豆的消息,通過微信語音告訴了小鹿:“你知道嗎?今天我買了鮮納豆,好便宜,便宜到日本人將納豆隨意拌飯吃。”
小鹿也感到不可思議,畢竟當時她也從未到過日本,感慨當初買貴了,并叮囑我:那你試著多吃點,保持每天一盒,對身體好。
![]()
小粒鮮納豆一組三盒
我認可她說的,從此就像餐后零食一樣,在吃過晚飯以后,習慣性地吃上一盒納豆。一樣的開盒,倒入醬料,用筷子攪拌攪拌,直到粘稠拉絲,泛起來發酵菌群的泡沫,這才開始食用。
此時品嘗納豆的心態和感覺,和在國內的時候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再咀嚼納豆的口感也不覺得奇怪,似是入鄉隨俗。一個人的生活就是這么簡單,順理成章我就適應了納豆的口感,和對納豆的依賴,在陌生的環境里,沒有相熟的至親陪伴,與生冷的壽司和便當相比,納豆如同成了我更為相熟的“伙伴”,可以跨越時空,可以睹物思人。
再又來,在與家人的交流中,我也把納豆有益健康的功效,告知了父母。我覺得,他們才是食用納豆更為受益的群體。并且,我還會略帶夸張地介紹:日本人之所以長壽,少有三高之類的富貴病,和飲食習慣有著很大關系,其中一點原因,就是常吃納豆。
我父母,當然對我有著百分一百的信任,當即也就認可了納豆的功效,并迫切地表示也要吃。
我記得當時正值夏天,鮮納豆的保質期本來就極短,何況酷熱時節,更是不好郵寄。我就給他們,購買了納豆激酶,是為納豆提取物,等同于鮮納豆的功效。
我的父母,即將花甲,更知道健康的可貴,對我告知服用方法的那套說教,更是言聽計從地牢記。他們,對于我心血來潮的關心,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充滿希冀的喜悅。
等到小鹿和珍珠也來到大阪以后,我的父母,時常想念孩子,與我們之間的網絡通信漸多。我媽常突然就打來視頻問詢:珍珠呢?珍珠在干嘛?在幼兒園里適應嗎?她愛不愛去上學?
而我,理解父母的心意,又不想引來他們無盡的擔憂和牽掛,當然總是報喜不報憂。
有一次,我媽大概找不出了視頻的話題,可她又打給我問:兒子,家里納豆沒有了,你幫我買些。然后話風一轉,又問:珍珠呢?珍珠在干嘛?
她說的話,我全當應付,當時并沒有放在心上。因為此時,我已習慣了這里的生活,不會再對當初的新鮮事物感到驚奇。至于納豆,那不過早已成為茶余飯后再尋常不過的吃食了。對我而言,沒有了任何新意,自然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包括我媽要我購買納豆激酶的囑托,早已記不清上一次給她購買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也就這樣模糊著,我把她的請求,隨意當成了一掠而過的話題。
又過了很長時間,再一次通話中,我媽突然再一次問到我:你幫我買的納豆,快郵寄到國內了嗎?現在天氣冷了,該不會那么容易壞掉吧?
直到此刻,我才依稀想起,她上次大概對我有過購買納豆的要求。而我呢?哪里好說出,早已把她上次的話,全當耳旁風的尷尬,也只是隨便給出一個理由:之前特意去買過了,人家沒有貨,等我有時間再去看看。
她當即表示理解,并耐心等待著。
我媽又是經歷一段時期的等待。而我,還是沒有把幫她購買納豆的事放在心上。其實我常幫別人代購東西郵寄回國,有好多次明明面對納豆激酶的柜臺,可還是忘記了我媽的需求。而我對待客戶的事情,又是極其上心,晚郵寄半天,就會心生歉意。
有次回到家,我還玩笑式的和小鹿講:“該幫我媽買納豆了,她催促我兩三次,我都忘記了,說沒有貨,需要等。”我希望寄托于小鹿,對我的監督,她是個縝密的人,對我有著更嚴厲的叮囑和催促。
等我拖拖拉拉著,把納豆激酶寄國內以后,才告訴我媽:要耐心等待。
她對我,自然沒有一句責備。
平時我媽身體不好,神經衰弱,睡覺很輕,根本談不上睡眠質量,在當地就醫調理,看過中醫,也看過西醫,可始終效果不佳。現在想來,其實我完全可以幫她在日本找到一些方法嘗試的,而我也并沒有在意到她長期失眠帶來的痛苦,至今也不曾為她特意尋找適癥的好藥予以幫助。想來我作為兒子的,真是冷漠,感到十分慚愧。
如今,我們一家三口,早已適應了納豆的口感,并養成了每天食用納豆的習慣。正是因為我們吃納豆的次數多了,對納豆也有了基于專業知識的品評。比如,小粒納豆比大粒的口感香泛;相同的價格,A超市買到的納豆,要比B超市買到的質量好;有的納豆需要搭配芥末一起服用,不然味道微苦。
![]()
內服一袋芥末、一袋醬油調味包,一起攪拌
就連珍珠,小小年紀,也成為了食用納豆的愛好者。每次去超市購物,必買的商品總是包含納豆。一組三盒,剛好夠我們全家,一天一次的服用量。珍珠也不容忽視的,需要整整一盒的量,她比我們一點也不少吃。
今天晚上,我剛把飯做好,小鹿早已將納豆從冰箱里取出,按座位分好,擺放在了餐桌上。等待我們餐后服用,不至于太過冰涼。
珍珠每次都把納豆里面,芥末的調料包遞給我,笑嘻嘻地說:爸爸送給你個小禮物,很辣。
每次吃納豆,珍珠顯得都很開心。每干一點“損人”的壞事,她就更開心了。我接過她遞給我的料包,一并擠到了我的納豆盒子里。
我們三個人,分別端起納豆,頻率一致著攪拌,數著數字:伊期(一)、妮(二)、槡(三)、溪(四)、糕(五)……
邊數,邊攪拌著……數到100下的時候,就可以吃了。
有時,珍珠舉起納豆盒子,還要跟我干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