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 id="ue9b1"></blockquote>
    
    

    <style id="ue9b1"></style>
      <sub id="ue9b1"><p id="ue9b1"><form id="ue9b1"></form></p></sub>

      <strong id="ue9b1"><button id="ue9b1"><mark id="ue9b1"></mark></button></strong>
      成年午夜性影院,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1980年無錫市北塘區區境地名

      0
      分享至

      1980年5月至9月,無錫市北塘區在對全區地名普查登記后,區境所有街、路巷、里弄等按統一標準分類劃定地名。



      (一)北大街街道地區

      北大街:長120米、寬7.5米。系北城門外一條大街。舊時石板鋪設路面。解放后路面拓寬改為彈石路面;后改為瀝青路面。

      上城頭:長32米、寬2.2米,石子路。明嘉靖年間,無錫知縣王其勤為抗擊倭寇改建城墻。此系頹垣遺址。

      笆斗弄:曾用名長城門弄。長130米、寬5~2.3米。石子路。舊時因設有笆斗店而得名。

      黃泥橋:曾用名通安橋。長4.5米、寬2.5米。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建。咸豐、同治間又兩次重建。拱式石橋。

      小邾弄:長108米、寬2.5米。磚頭路。舊時為小豬集市,取名小豬弄。因名不雅,改稱小邾弄。

      芋頭沿河:長162米、寬約1米,石子路。舊時經營山地貨,以芋頭為主而得名。

      麻餅沿河:長186米、寬約3米多,石子路面。舊時沿河店鋪以經營萱麻、植物油餅為主而命名。

      壇頭弄:長 188 米、寬8米。石子路。明朝有壇墳在弄內而得名。

      布行弄:長 120 米、寬6 米。石子路。舊時設有大小布行而得名。

      悅心弄:長46米、寬2米。石子路。舊時陳某開設悅心書場而得名。

      桃棗沿河:長154米、寬6米。石子路。舊時沿河開設南北貨店專賣桂圓、胡桃、棗子等而得名。

      游山船浜:長240米、寬6.5米,石子路。舊時系燈船外出游玩停泊之地,因此得名。

      小尖橋:22米、寬2.5米,位于小尖上而得名。梁式水泥橋。

      茅涇橋:長7米、寬2米。舊時建橋時南有座山茅殿,取名茅涇浜。梁式水泥橋。

      茅涇浜:曾名同仁浜(舊時有同仁堆棧)。長215米、寬3~4米,石子路。舊時有座山茅殿而得名。

      花園里:長122米、寬1.5米,石子路。原名荒田里,因其名不雅,改此名。

      石鋪頭:長192米、寬3~10米,石子路。舊時該地以制作石器為主而命名。

      南尖:長580米、寬4米,石子路。舊時四面環水,位于南側稱南尖。

      長安橋:長13.5米、寬9.5米。1497年(明弘治年間)邑人陸維娣建。清乾隆年間及嘉慶十八年重建;同治四年修建。光緒五年宣敬熙等集資重建。原系石級墩木頭面結構。原木橋因損壞,于1961年移址重建,改為梁式水泥橋。

      北尖:長82.5米、寬2米。石子路。舊時四面環水,位于北側稱北尖。

      長安里;長20米、寬1.5米,磚路。因近長安橋而取名。

      醬園弄:長156.3米、寬2.8米,石子路。因弄直通醬園浜而得名。

      前橫街:拓建于1479年(明弘治元年)。長69米、寬2.65米,石子路。因在橫街前面而得名。

      橫街:拓建于明弘治元年。長204米、寬2.4米。磚頭路。街底通到橫浜而命名。

      茅篷沿河:長138.5米、寬2米,磚頭路。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楊姓在此開設茅蓬店而得名。

      茅篷弄:長124.3米、寬1.5米,石子路。因通往茅篷沿河而命名。

      祝棧弄:又曾稱施棧弄。長123.3米、寬 2~4.6 米。石子路。該弄原為施姓棧房。約110年前,施姓賣給祝姓,取名祝棧弄。

      橫浜:舊時為便利航行,在原有兩條運河間開挖的人工河道,因此叫橫浜。

      橫浜里;長244米、寬2.7米,石子路。旁靠橫浜(河)連接橫浜口而得名。

      橫浜口:長47米、寬2.7 米,石子路。前有一條橫浜而得名。

      普建橋:長33.3米、寬2.2 米,拱式水泥橋。1953年全國開展第一次普選時建,因名普建橋。

      江尖:又稱缸尖渚。長 840 米、寬2.2 米,石子路,環行。舊時系荒灘,四面環水。有“身無三千,不上江尖”和缸尖渚上團團轉之說。渚上多缸甏店。

      蓮蓉橋:曾稱大橋、竹行大橋。長9米、寬17米,水泥拱橋。始建于630年(唐·貞觀三年)。1447年(明正統一年)知縣項丕改建。清康熙中楊紹雍修。1751年(乾隆十五年) 重建。1839年 (道光十八年)趙漢侯等募修。1871年(同治九年)趙棨等集資重建。舊時河道上塘、浜、河、灘較多,形似蓮花,與蓉湖相對,建橋后取名蓮蓉橋。

      勝利街:曾名灣巷。長 144 米、寬3~4米。水泥路??箲鹎耙蚵沸螐澢∶麨诚???箲饎倮蟊遍T改稱勝利門,灣巷改名勝利街。

      前竹場巷:長216米、寬4米,石子路。舊時巷內商店經營竹類商品為主而得名。

      后竹場巷:長200米、寬4米,石子路。舊時巷內商店經營竹類商品為主。位于前竹場巷之后,因名后竹場巷。

      樹巷:長90米、寬4米,石子路。舊時為樹行集市。

      通匯橋:曾稱小木橋、通惠橋。長30米,寬3.5米。拱式水泥橋。建于1918年。

      泗堡橋:長28米、寬2.5米,拱式石橋。舊時該地四面環水,交通不便,由楊、蔣、尤、徐四大姓募資建造此橋而得名。

      泗堡弄:長54米、寬6米,石子路。位于泗堡橋堍而得名。

      亮壩橋:舊時為一土壩,阻礙船只通行。1925年春拆壩橋,名亮壩橋。拱式水泥橋。

      轉水河:長1500米、寬30米。從亮壩橋開始,經泗堡橋、顧橋再回到亮壩橋,繞荷葉村一周。1973年大部份填塞。

      荷葉村:東西長286米、寬3~6米,南北長136.6米、寬2.7米。石子路。因地形似荷葉而得名。

      大廠里:長26米、寬6米,石子路。舊時系修造船只的廠基,因基地較大,取名大廠里。

      小廠里:長60米、寬2.9~3.7米,石子路。舊時因修造船只廠基較小,取名小廠里。

      曬麥場:石子路。舊時為堆麥倉庫,因曬麥而得名。

      石灰場:長212米、寬2.7~3.5 米。石子路。太平天國前該處附近有石灰窯,因生產石灰而得名。

      石灰弄:長178米、寬4.7米,石子路。因靠近石灰場而得名。

      平安浜:長120米、寬3.5米,石子路。舊時便于群眾取水滅火有平安之意,因名平安浜。

      泗堡弄:長120米、寬2.5米,石子路。位于泗堡橋附近而得名。

      泗堡東弄:長100米、寬2.5米,石子路。位于泗堡弄東而得名。

      泗堡西弄:長90米、寬2~3.5米,石子路。位于泗堡弄西而得名。

      泗堡東街:曾名上街。長55米、寬2.5米,石子路。因位于泗堡弄東而得名。

      泗堡西街:長101米、寬3.1米,石子路。因位于泗堡弄西而得名。

      楊家弄:曾名泗堡東街。長34米、寬2.16米。磚路。弄內大多居民姓楊而得名。

      前貝巷:長104米、寬2.2~3.5米,磚路。太平天國前就有此名。

      后貝巷:長118米、寬2.1~3.5米,石子路。太平天國前就有此名。

      江陰巷:長444米、寬3.5~4米,水泥路。舊時為水陸交通要道,直通江陰。巷內江陰人居住較多,取名江陰巷。江陰巷包括舊時前段的直巷,中段的石柱下,后段的土墻頭下。

      陶家弄:長64米、寬2米,磚路。舊時弄內為陶姓居民,因而得名。

      香弄:長60米、寬2米,磚路。舊時弄對面有座王家大墳,為該墳“指向”,原名“向弄”。后群眾以“向”稱“香”,習稱香弄。

      (二)北塘街道地區

      北塘大街:曾名北塘。長800米、寬8米。瀝青路。因位于北門,系一條塘岸,舊稱北塘。1937年冬兩側房屋全被日軍燒毀,重建時路面拓寬,改稱北塘大街。

      北塘沿河:長800米、寬4米,亂磚石路。因房屋面對塘河而取名北塘沿河。

      北塘弄:長120米、寬1.5米,碎磚路。系北塘大街旁的一條弄。

      祝棧弄:長150米、寬3米,碎磚路。弄內原系祝姓大院,為因部分房屋出租給山貨行做堆棧而取名祝棧弄。

      朱廳弄:長110米、寬2米。碎磚路。舊時弄內有一大廳,系朱姓收租糧用,因此得名。

      唐棧弄:曾名糖棧弄。長140米、寬2米,碎磚路。抗戰前編門牌時去掉米旁。

      小泗房弄:長66米、寬3.5~4米,石子路。200多年前是從運河進口的一條河浜,東至顧橋,西至通濟橋,后因建北塘時將河填塞,成為此時的弄。

      躍堂弄:曾名吳耀堂弄。長45米、寬2米,碎磚路。舊時系天四圖圖正吳耀堂的私弄而得名。

      秦棧弄:長107米、寬2米,石子路。弄內有一大場,系秦姓的堆糧棧而得名。

      混堂弄:長103米、寬1~2米,石子路。因弄口有一混堂(浴室)而得名。

      張成弄:長184米、寬2米,石子路。太平天國時弄內有一張成的人,在兵荒馬亂時為保護群眾做了好事。張死后,為紀念他,在弄口建一土地堂,因名張成弄。

      大新弄:曾名承裕弄。長70米、寬 2 米,磚路。新中國成立前,此弄為華家所有,以華家堂名承裕堂命名為承裕弄。1956年前改名大新弄。

      新承裕弄:曾名新弄堂。長90米、寬1.4米,磚路。因附近有了承裕弄,因取名新承裕弄。

      迎新弄:曾名接官亭弄。長365米、寬5米,瀝青及石子路。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興建接官亭一座于河邊。附近里弄因名接官亭弄。1966年破“四舊”時,認為有封建含義而更名迎新弄。

      周師弄:長158米、寬1.5米,石子路。以香煙店老板的周姓命名。

      仁壽里:長26米、寬2米,石子路。以周姓堂名(仁壽堂)取名。后并入周師弄。

      周師橫弄:曾名元寶弄。長86米、寬1.2米。石子路。為周師弄的支弄。

      牛師弄:長194米、寬2.6米,石子路。以獸醫牛醫師命名。

      大河池:長166米、寬6米,石子路。位于大河池而得名(大河池從1937年起逐步填塞、造房)。

      大池村:長12米、寬2.5 米,磚路。因建房在填塞的大河池上而得名。

      自治路:長318米、寬2.5~4米,石子路。系群眾鏟平墳冢、填塞河池,逐步拓寬成路,取名自治路。

      積余街:長89米、寬4~5米,水泥路。舊時該街有米業公所“積余堂”,因此得名。

      前蔡墅巷:長353米、寬6~7米,瀝青路。200多年前由西倉遷來蔡姓兄弟二人在此教書,以蔡姓命名。

      中蔡墅巷:長87米、寬2~3米,石子路。該地處于中間,因名中蔡墅巷。

      后蔡墅巷:長243米、寬3~4米,石子路。該地處于后面,因名后蔡墅巷。

      前蔡家弄:長119米、寬3.3米,石子路。清乾隆年間,從江尖口到皋橋,官方筑堤,商人設店。商店增多,人口漸加。居民建造住房,蔡氏先建,故以蔡姓取名。

      后蔡家弄:長106米、寬4.3米,石子路。太平天國后,蔡姓于前蔡家弄后續建房屋,取名后蔡家弄。

      文達弄:長110米、寬2米,石子路。因設有文達小學而得名。

      陳家弄:曾名煙筒浜。長67米、寬 5.5 米,瀝青路。太平天國后因陳姓先在此建房定居而得名。

      灰埠頭:曾名西段灰埠頭,東段淘沙巷。長93米、寬6米。瀝青路。舊時,煙筒頭浜河邊停泊農民積肥船,收集稻草灰等,故稱灰埠路。

      北泗路:長 240 米、寬2~5米,瀝青路。原屬無錫北泗救火會地段而得名。

      北泗橫弄:曾名尿盆弄。長60米、寬2米,石子路。為北泗路的支路。

      全昌路:長224米、寬4.5米,石子路。舊時原為河邊一條人行道。50年前此地開設“全昌醬油作坊”后,因名全昌路。

      大通弄:長 280 米、寬2~3米,石子路。1948年起此處陸續擴建住宅。取附近通濟橋含義定名大通弄。

      后祁街顧巷:長69米、寬3~4米,石子路。原有幾戶顧姓居住,地處后祁街后面,故名后祁街顧巷。

      榮興里:長16米、寬2米,磚路。居民以繁榮興旺意取名。

      仁德里:曾名十間頭。長34米、寬 0.5 米。石子路。以香煙店老板家中橫匾“仁德堂”而取名。

      受和里:長29米、寬6 米,石子路。40年前該處有一茶業公會有匾叫“受和堂”,遂以此受和命名。

      顧巷田堵里:長153米、寬3米。石子路。田堵里原為農田,后擴建成居民住宅。因在顧巷旁側,遂名顧巷田堵里。

      和平新村:曾稱田堵里。長281米、寬3.4米。石子路。新中國成立前此處原為農田,統稱田堵里。新中國成立后居民在此蓋房。居民熱愛和平,因取此名。

      壩基上:長69米、寬3 米,石子路。舊時原有一條通水明溝,東通煙筒頭浜,筑有一壩,通向大田岸的一只小池塘,因名壩基上。

      后壩基:長86米、寬2米,石子路。位于壩基上南面而名后壩基。

      志強路:長143.5米、寬2.5米。石子路。二十世紀30年代,無錫席帽業公會在此辦“志強小學”一所,遂名志強路。

      志強里:長93.3米、寬1米,石子路。在志強小學后門,遂名志強里。

      小田岸:曾名后祁街小田岸。長72.5米、寬1.5米。石子路。此地原為稻田,在大田岸對面,系田間小路。

      小三里橋街:曾名大田岸。長282米、寬 6~8 米。瀝青路。原為一條田間道路。習稱大田岸。1974年因南端接連小三里橋而命名。

      錫新村:長297米、寬5米,石子路。此地在60年前僅幾家住戶和一家“錫新醬園槽坊”。新中國成立后陸續擴建成住宅區,取名錫新村。

      小三里橋沿河:曾名沿河。長332 米、寬2~3米,石子路。因在小三里橋沿河而得名。

      信德橋橫街:長64.5米、寬2米,石子路。此地原是一片稻田。二十世紀30年代,榮德生在此建一座信德橋。因街與橋成橫方向,因名信德橋橫街。

      信德橋弄:長72米、寬1.5 米,石子路。以信德橋橫街命名此弄。

      東升里一弄:曾名東升里。長74.6米、寬2.3米。石子路。二十世紀30年代初此地稱皮匠村。1948年取名東升里。新中國成立后把整個東升里從南向北順序分為6條弄。

      東升里二弄:長110米、寬2米,石子路。

      東升里三弄:長72米、寬1.5米,石子路。

      東升里四弄:長96.6米、寬2米,石子路。

      東升里五弄:長71.3米、寬2米,石子路。

      東升里六弄:長72.6米、寬1.5~1.8米。石子路。

      (三)顧橋街道地區

      梨花新村:地處梨花莊而取名。

      小梨花莊:長216米、寬4米,石子路。原屬梨花莊,土改時分出而取此名。

      十八間頭:長140米、寬10米,碎磚路。新中國成立前五豐絲廠(后巢絲二廠址)購地造了十八間草房作工人宿舍,因得此名。

      新建河:國棉五廠后門有條河,后在河上建了一座新橋,遂以新建橋取名新建河。

      新建橋:新中國成立前同盛、萬豐兩家木行合造此橋,未取名。新中國成立后改建為水泥橋而取此名。

      新建橋路:位于新建橋至北新橋之間,以新建橋命名。

      北新橋:長38米、寬7米。梁式水泥。1922年為豫康紗廠(后無錫染料廠)老板建造,因位于鐵路北而取名北新橋,新中國成立后改建成水泥橋。

      北新河;河原無名,因有北新橋架于河上而稱北新河。

      北新路:長336米、寬10米,瀝青路,從北新橋向北延伸的一條路,原是石子路。

      豫康路:長213米、寬3米,碎磚路。新中國成立前豫康紗廠老板方壽余出資1000元購地修路,取名豫康路。

      豫康里;長267米、寬3米,碎磚路。新中國成立前為豫康紗廠工房。

      后浜路:長90米、寬5米,碎磚路。位于萬源橋附近(橋已消失)有一后浜,因以為名。

      萬源橋(路):長53米、寬10米,碎磚地。由萬源橋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后河道填平,橋已拆除)。

      聚生路:長120米、寬3米,石子路。30年前此地(鐵路北)原是河灘,后有人開設聚森樹號,遂取名聚生路。

      梨莊南街:長85米、寬4.5 米,石子路。位于梨莊南面而得名。

      錫澄路:自通惠東路至一號橋,長1175米,是無錫至江陰的一條公路。

      錫澄路一號橋:長26.6米、寬 8.6 米,水泥拱型。從無錫向江陰方向編號的第一座橋。

      錫澄一支路:長400米、寬8米,澆漿路。1976年,錫澄路口建立交橋時為不影響施工而特筑此路。

      錫澄新村:1965年,城建局、汽車公司、自來水公司等單位在錫澄路口合建的職工宿舍。

      錫澄二村:位于錫澄新村后、立交橋右側。

      通惠東路:曾名野馬路。長1050米、寬8.5米,瀝青路。新中國成立前為荒野土路。1964年拓寬改成石子路,取名通惠路。全路分3 段,東段名通惠東路。1975年澆為瀝青路。

      老市場:長288米、寬3米,石子路。1925年亮壩開通,惠農橋設市場,先設老市場。

      新市場:曾名趕鴨浜。長210米、寬7米,石子路。亮壩開通后,米行、槽坊等店鋪相繼至惠農橋旁開業。因區別于南側的老市場而取名新市場。

      新市場后:長270米、寬3米。石子路。位于新市場后而得名。

      木排弄:長85米、寬3米,瀝青路。舊時有長豐和正泰豐兩家木行,沿河常停泊木排而得名。

      新生弄:曾名萬祥弄。長85米、寬3米。瀝青路。新中國成立前弄口有萬祥槽坊而得名。抗戰時梨莊鎮鎮公所重鋪路面,改名新生弄。

      競惠路:長208米、寬4米,石子路。原是桑田。后開設了競華布(毛巾廠址),取名競惠路廠。

      鈞西里:長26米、寬4米,石子路。道長巷人王海道來此造住宅取名鈞西里。

      鈞益里:長44米、寬4米,石子路。道長巷人王海道來此造住宅后取名鈞益里。

      一里街;長200米、寬8米,瀝青路。清朝時,從北閘口到梨花莊的延圣殿大約一里長。又因梨花莊農民在此出售農產品形成集市,因名一里街。

      一里街東:長114米、寬4米,石子路。新中國成立后形成居民住宅區,地處一里街東而得名。

      一里街西,長85米、寬2米。石子路。地處一里街西而得名。

      正德里:長54米、寬6 米,石子路。通惠東路錫澄路口原有一個正明里,抗戰時被日軍燒毀。1947年起,群眾在正明里附近建房,形成新弄。因靠近原正明里,就取名正德里。

      作新弄;曾名竹新弄。長150米、寬6.5米,石子路。新中國成立前是農田,新中國成立后逐漸形成此弄。

      惠工橋:長10米、寬20米,水泥梁式。舊時附近有競成 (后無線電二廠址)、大?。ê箅姳韽S址) 兩家絲廠。兩家廠工會用會費合建此橋而取名惠工橋。原系水泥小橋,1973年改建加寬。

      方巷;長52米、寬4.3米,泥路。太平天國前,因方姓在此建房定居的多,就取名方巷。

      建設新村:解放前是一片墳地、田野。新中國成立初,人民政府在此建造新村,命名建設新村。

      顧橋:長6米、寬6米,水泥梁式。原是轉水河上一座橋,水流在此回旋打轉、回顧,因名顧橋。此橋相傳在明代修建過。

      顧橋河:因顧橋架設此河上而得名。西端已填塞,無通航能力。

      顧橋閘:寬6米。1976年7月至次年7月建成。位于顧橋旁。

      顧橋港:長416米、寬4.5米,石子路。因靠近顧橋而命名。

      顧橋街:長98米、寬9米,瀝青路。以顧橋取名。

      顧橋下王巷:長280米、寬3米,石子路。位于顧橋下,巷內大多居民姓王而得名。

      顧橋里:曾名棚戶區。長205.5米、寬1.5~2.5米。石子路。原為棚戶區,在顧橋附近。

      北閘街:曾名北柵口。長263米、寬6.5米,瀝青路。舊時,從北面出口處是往江陰方向。出口處有座木柵欄巷門,因此叫北柵口。1938年改名北柵街。

      北閘后街;長138米、寬3.5~4.5米,石子路。因在北閘街后面而得名。

      柵弄:長80米、寬1米,石子路。此弄原是河,河中有柵。1830年后始有住戶,取名柵弄。

      倉廳弄:長83米、寬1~2.5米,石子路。1830年有倉廳而得名。

      壇弄:長77米、寬1.5~2.6米,石子路。舊時弄口有二座大壇墳。新中國成立后編入北閘后街。

      后祁街:長613米、寬6.5米,瀝青路。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此走過。路面為人字磚,有“御道”之稱。

      后祁后街:長 242.4米、寬6.15米,石子路。原是墳地、田野。新中國成立后逐漸建造居民住宅,因在后祁街后面而得名。

      毛墻弄:長45.1米、寬2.4米,石子路。相傳清朝時有一座王姓祠堂,圍墻用亂磚砌成,一面光、一面毛,后燒毀,人們遂叫“毛墻弄”。

      薛家弄:長34.85米、寬2.2米,水泥路。弄內多數住戶薛姓而得名。

      唐家弄:長58米、寬1.3 米,石子路。1927年左右,此弄有個乞巧頭子唐桂度。清朝時他在天四圖任職,有一定勢力,稱他為大老爺,因稱此弄為唐家弄。

      航運新村:長30米、寬5米,水泥路。1958年航運公司在此建造的家屬宿舍,因名航運新村。

      (四)吳橋(解放橋)街道地區

      青石路:曾名新民路、豆腐浜。長500米、寬3.5米,瀝青路。因青石橋而得名。

      青石橋:因青石板鋪橋面得名。1973年填河拆橋。

      青石橋南:曾名顧巷。長58米、寬4米,石子路。地處青石橋南而得名。

      信德橋:長92米、寬3.5 米。石子路。

      青石路后巷:長150米、寬1.5米,石子路。青石路后面的一條巷。

      青石路9間頭;長110米、寬1.5 米,石子路。該處原系荒地。1932年,有胡姓醫生在此建屋9間而得名。

      青石路10間頭:長130米、寬1.5來,石子路。1930年,有任姓五洋百貨店老板在此建屋10間而得名。

      六庫浜:曾名豆腐浜、復生浜。寬11米。舊時,附近居民開設豆腐店的較多,因名豆腐浜。后建立復生堆棧,又稱復生浜。1973年將青石路一段浜填塞。

      新巷:長 112米、寬2.5米,石子路。舊時原為桑田。1916年起開始建房,大多為外地人來此購地造屋,各姓都有。初名“興巷”(子孫興旺意),1921年改名新巷。

      民主街:曾名天主橋巷、天主堂街。長620米、寬4~5米,石子路。原名天主街,新中國成立后,為體現民主,改稱民主街。

      民主街東弄:長150米、寬3.9~5米,石子路。民主街以東的一條弄。

      民主巷:曾名天福巷。長225 米、寬3~4米,石子路。1951年改稱民主巷。

      三星巷:長149米、寬3~4米,石片路。舊時為一片農田。1935年起有蘇北人開始在此建房 (草房)。因附近大田岸有三星戲院而取名三星巷。

      和平橋:曾名地滅橋、霞美橋。1970因填河而取和平為橋名。

      內塘河:曾名里塘河。長65米。

      解放橋:曾名內塘橋。長19.2米、寬3.3米,梁式水泥結構。1950年建人民商場,為便利往來,在內塘河上建此橋,命名解放橋,取慶祝解放之意。

      霞美路:長246米、寬6.8米。解放前,米商徐子范之子在此結婚時將此路命名霞美路,意為朝霞美麗之意。

      普慶橋:曾名普濟橋。長5米、寬3米,梁式石板面。舊時,橋前有普濟寺,橋后有普濟堂,取名普濟橋。1968年改名普慶橋,取普天同慶之意。

      普慶橋沿河:曾名普濟橋沿河。長254米、寬6米,石子路。地處普慶橋畔而命名。

      普慶巷:曾名普濟堂。長110米、寬2米,煤渣路。1968年更名普慶巷。

      前張巷;曾名張巷、張墻門。長273米、寬2米,石子路。巷內居民大多姓張。

      前惠弄:曾名張巷口。長179米、寬3米,石子路。張巷通向通惠中路的一條弄。

      老三里橋:曾名蓉湖橋、小三里橋。長5米、寬11 米。梁式水泥石頭結構。舊時老北門至此三里路,故名三里橋。

      新三里橋:曾名硯坳橋。長7米、寬11米。梁式水泥石頭結構。1921年蔡緘三建造,初名硯坳橋,后改名新三里橋。

      三里橋聯圩水閘;長50米、寬6米,單門套閘水泥結構。地處三里橋而命名。

      吳橋東路:曾名黃埠墩街。長310米、寬9.8米,瀝青路。地處吳橋東而得名。

      旺盛里東:曾名荒墳里、皇城里。為勞動人民聚居地,石頭鋪路。1974年改此名,表示興旺發達之意。

      旺盛里西:曾名荒墳里、皇城里。1974年改此名。為勞動人民聚居地,石頭鋪地。

      旺盛里底:曾名荒墳里、皇城里。1974年改此名。為蘇北人聚居地,石頭鋪地。

      人民商場:長161米、寬3.2米,瀝青路。原為“府殿”空房。1950年,建商場時,建房4排共40余間開設商店,后因營業不佳而停歇,不久將中間2排房屋拆除改建解放劇場通道,其余2排改作居民用房。

      泗菜場:曾名八菜場。長96米、寬4.2米,石子路。名列全市第四菜場。

      泗菜場東弄:長50米、寬1米。石子路。泗菜場靠東的一條弄。

      泗菜場西弄:曾名攤販弄。長63米、寬1.2米。石子路。為泗菜場一條支弄。小商小販大多設攤在這弄里。

      吳橋西路:曾名外塘上。長330米、寬5.8米,瀝青路。1951年以吳橋方位定名為吳橋西路。

      建華新村:長417米、寬2.7米,水泥路。因建華工廠而得名。

      雙河尖:長123米、寬5.8米,瀝青路。地處兩條河之間的尖口而得名。

      通惠中路;曾名野馬路、錫宜路。長130米、寬 10 米,瀝青路。1925年建造,通往惠山的中段馬路。1968年改名通惠中路。

      惠商橋:長30米、寬16.8米,拱式水泥結構。建于1920年,含義有利商業集中。

      麗新路:長629米、寬6米,瀝青路。1916年建麗新紡織廠時建造,因廠取名。

      麗新路2弄:長275米、寬2米,石子路。地處麗新路,順序第2得名。

      麗新路3弄:曾名粢飯浜。長330米、寬2米,石子路。地處麗新路,順序第3得名。

      麗新路4弄;曾名草鞋浜。長124米、寬1.75米,石子路。地處麗新路,順序第4得名。

      新寧坊:長173米、寬2米。石子路。系麗新廠高級職員住宅區。

      麗新工房:麗新紡織廠工人住房。

      印染新村:靠近無錫印染廠而得名。

      三棉新村;靠近三棉廠而得名。

      電廠宿舍:長107米、寬3.5米,磚路。電業局、供電局職工居住。

      解放橋(即吳橋):長59米、寬7米,梁式水泥鋼筋結構。1916年源康絲廠老板吳梓敬獨資建造,取名吳橋。1965年重建,改名解放橋。

      通惠西路:曾名野馬路。長600米、寬10.5米,瀝青路。通往惠山的西段馬路。

      新民村:長160米、寬2米,石子路。舊時曾開設新民戲院,因名新民村。

      元康弄;曾名健康弄。長126.5米、寬4米,石子路。新中國成立前因源康絲廠而得名。

      有成弄:長176米、寬2米,石子路。新中國成立前陸右豐開辦有成絲廠而得名。

      湖光新村:曾名湖光大院。系湖光廠職工宿舍。

      酒廠沿河:曾名惠山浜。長24米、寬1.5米,石子路。地處無錫酒廠附近而得名。

      田禾浜:曾名天打浜。長50米、寬2米。石子路。原名天打浜,因有迷信色彩,1970年改名田禾浜。

      腐乳浜:長43米、寬1.5米,石子路。舊時該地區以制作腐乳為業居多而得名。

      造船新村:長40米、寬40米,水泥路。1967年造船廠建造的職工宿舍。

      (五)西新(工農兵)街道地區

      人民西路:曾名西德路。瀝青路面。因位于人民路西段而命名。

      大倉弄:長142米、寬5.4米,石片路。清朝時西門德新橋附近設官方堆谷倉庫,周圍有倉浜、倉弄。路面較寬的稱大倉弄。

      小倉弄:長128米、寬2米,磚石路。舊時有倉庫,路面較狹的稱小倉弄。

      錫惠弄:曾名體育場路。長190米、寬2.6米,石片路。民國年間,此路西側即無錫縣體育場,故名體育場路。新中國成立后改此名。

      郵電新村:1951年,市郵電局為郵電職工建造的宿舍,因名郵電新村(在原縣體育場址)。

      李巷;長156米、寬2米,石子水泥路。居民多數姓李而得名。

      李巷1弄:長24米、寬2米,澆漿路。地處李巷,順序為1。

      李巷2弄:長22米、寬2米,澆漿路。地處李巷,順序為2。

      李巷3弄:長36米、寬2米,澆漿路。地處李巷,順序為3。

      打銃巷:長107米、寬4米,石子路。距今約250年歷史,居民歷代用火槍(銃)打獵為生,故稱打銃巷。

      西塘沿河:曾名河下。長108米、寬3米,磚石路。地處人民橋大河西邊沿而得名。

      壩橋:舊時河浜與運河被土壩阻隔,后打開土壩筑一小橋取名壩橋。1957年填河時橋毀。

      壩橋浜:浜以壩橋而得名。

      壩橋下:長160米、寬3米,碎石路。位于壩橋畔而得名。

      壩橋沿河:長760米、寬3米,水泥路。地處壩橋而得名。

      壩橋弄:曾名光彩作、大王廟弄。長210米、寬2米。石子路。弄與壩橋連接而得名。

      振華弄:曾名財神弄。長520米、寬3米,石子路。以振華面粉廠而得名。

      大魚池:曾名鄭河池。長246米、寬3米,圓形,因池中養魚而改名大魚池。

      大魚池邊:長222米、寬1.5米。因靠大魚池而取名。

      鄭巷:長 190米、寬14米,石子路。因居民多數姓鄭而命名。

      楓棚間:長 133 米、寬6.3米,瀝青路。舊時這里安裝兩個輸電變壓的方棚間。居民以方棚間為路名。后一直將“方”改“楓”。方棚早已消失,其名仍遺留下來。

      西直街:曾名西門直街。長 127 米、寬3米,磚石路。舊時西城門外商市集中,路趨向直,命名西直街。

      棉花巷:長540米、寬3.4米,石子路。太平天國期間開設棉花行而得名。

      澄清巷:曾名陳打鼓弄。長65米、寬1.7米。舊時巷內有姓陳吹鼓手而得名陳打鼓弄。新中國成立初改名澄清巷,意在清澈明亮。

      水濂橋:相傳元末明初常遇春擊鼓戰水濂(河),建橋時名水濂橋。民國初尚有遺跡,后有名無橋。

      水濂弄:長40米、寬1.5 米,石子路。以水濂橋得名。后并入棉花巷,有名無弄。

      興隆橋:曾名外吊橋。長21.6米、寬5米,石橋拱式。相傳明朝時為防御倭寇所建的木橋。后改建成石橋。約200多年前,此處商市較為繁榮興隆,因改名為興隆橋。

      興隆橋直街:曾名外吊橋直街。長105米、寬5.3米,石子路。因橋的對直方向而命名。

      興隆橋東街:曾名外吊橋東街。長188.7米、寬5.4米,石子路。因位于橋東側而命名。

      興隆橋西街:曾名外吊橋西街。長250米、寬6.4米,石子路。因位于橋西側而命名。

      護城河:曾名醬園浜。寬4米,位于興隆橋下。相傳明朝無錫城墻在牌樓弄口,興隆橋下的河道即護城河。古土城墻毀,河仍存在,由興隆橋通往通德橋、迎龍橋等接通運河。

      牌樓弄:長46米、寬1.4米,石子路。清咸豐年間,曾有張天官府的牌樓,因得名。后并入西康路。

      西康路:曾名后西康路。長300米、寬3米,石子路。1953年普選時,稱為前西康路和后西康路,擴建錫惠橋時,后西康路改稱西康路。

      五里街:長2200米、寬4.3 米,石子路。從西門興隆橋 (即外吊橋)到惠山山門口約5華里,習稱五里街。

      荷花橋:舊時興隆橋至惠山街口有條河塘,塘里種滿荷花,兩岸“一枝楊柳隔枝桃”,風景秀麗。有街道亦名荷花橋,長102.5 米,寬4.3米。石子路。后河填塞,荷花橋 (石板橋) 已毀。

      五里新村:解放前此地系荒墳堆。新中國成立初,市總工會于1951年在此辟地建造居民住房。因靠五里街,命名五里新村蓉湖莊路,長712米,寬7米,瀝青路。新中國成立后筑路,從錫惠橋直達蓉湖莊底。

      龍船浜:曾名賣魚浜。長350米、寬10米,1875年時居民多數販賣魚蝦維生。1915年后,每年端陽節劃龍船時,此浜為集合點,改名龍船浜。

      前龍船浜:長384米、寬4.5米。1960年分,地處南面的稱前龍船浜。

      后龍船浜:長384米、寬4.5米,地處北面的稱后龍船浜。

      溫巷:長217米、寬1.93米,石子路。二百多年前此地原是荒墳堆。溫氏祖先從浙江湖州遷來開荒種地維生,后逐漸形成街巷。

      高墩;曾名高墳。長212米、寬1.50米,石子路。解放前為一片墳壇,地勢較高,習稱高墳。新中國成立后這里逐漸建成住宅區,高墳不雅改稱高墩。

      和新里:曾名丁絳里、青蓮庵。長380米、寬3米,石子路。該地有和新布廠(后棉織二廠)。1962年改名和新里。

      浜頂頭:曾名石家浜。長126米、寬6.6米,位于和新里東。舊時浜頂有一碼頭,習稱浜頂頭。

      李家浜;曾名李巷。長200米、寬12米,石子路。居民姓李而取名。

      李家浜南;長80米、寬4米,石子路。 地屬南片而名李家浜南。

      李家浜北:長160米、寬4米,石子路。地屬北片而名李家浜北。

      李家浜底:長100米、寬4米,石子路。地屬底片而名李家浜底。

      生和浜:長111米、寬7米。位于李家浜底,有生和堆棧而命名。

      船廠:長140米、寬85米,水泥路。舊時以經營造船業為主,習稱船廠。

      前蓉湖莊:曾名蓉湖莊。長23米、寬4米,石子路。明嘉靖間有人在此造一花園住宅名“蓉湖莊”。民國時屬面粉廠主唐保謙。新中國成立后稱蓉湖公園。1958年規劃開鑿大運河而拆除。1978年運河開鑿,園址已成河道。

      錫豐浜:長48米、寬7米,在蓉湖莊北面。上海阜豐面粉廠在此建造錫豐堆棧而得名。

      錫豐浜(路):長33米、寬3米,石子路。因錫豐浜河道而得名。

      (六) 惠山街道地區

      惠山直街:曾名秀嶂街。長388米、寬6米,瀝青路。此路從五里香塍至古華山門。因直對山門,取名惠山直街。原街路甚狹。僅容人力車通行。1954年拓寬,并植樹綠化成蔭。

      惠山橫街:曾名秦園街。長147米、寬 12.5 米,瀝青路。此街與古華山門、惠山直街成垂直相交,取名惠山橫街。

      惠山浜河:長85.8米、寬6米,地處惠山浜河沿岸,自黃埠墩進浜至惠山龍頭下。取名惠山浜河。

      龍頭:位于惠山浜河頂端。沿山腳地下水由龍嘴流入惠山浜,為惠山九龍十三泉中九龍之一。

      惠山浜 (沿河):長40米、寬2米,石子路。地處惠山浜河沿岸而得名。

      上河塘:長140米、寬4米,石子路。地處惠山浜河北側,稱上河塘。

      下河塘:長132米、寬4米,石子路。地處惠山浜河南側,稱下河塘。

      史家弄:長102米、寬2米,磚路。舊時弄內有尼姑庵,又稱師姑弄。群眾感名不雅,改名史家弄。

      燒香浜:舊時乘船至惠山寺燒香拜佛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后此浜填塞,建居民住宅及十七中學。

      錫山腳:長30米、寬1.5米,水泥路。舊時多廟宇祠堂,新中國成立后改為居民住宅區。

      聽松坊:曾名聽松街。長200米、寬1.5米,磚路。因附近有古跡“聽松石床”而取名聽松坊。

      后蓉湖莊;長170米、寬1.5米,石子路。地處蓉湖莊后段,因名后蓉湖莊。1978年開挖新運河,將前后蓉湖莊之間分成兩段。

      蓉湖莊橋:曾名新橋。長24米,寬6米,水泥拱橋。坐落在蓉湖莊而得名。

      西黃泥橋;長10米、寬4.5 米,石頭拱式。惠山浜中間的一座橋。明萬歷年間提學副使鄒迪光建。清咸豐五年竇承焯拆舊重建。

      盛岸河:為惠山浜河的一條小支流,從西黃泥橋至盛岸新村。

      盛岸橋:長8米、寬8米,梁式水泥結構。在盛岸新村口。

      盛岸新村:1979年在盛岸里建盛岸新村。

      通盛路:長348米、寬6米,瀝青路。原是鄉村小道,因建盛岸新村而拓建此路。

      惠通橋:長10米、寬10米,梁式水泥結構。始建于1916年,為石階橋,取名外黃泥橋。1964年拓寬修建為水泥橋,取名惠通橋。

      錫園:曾名錫園山莊。長150米、寬1.5米,水泥路。清末建錫園山莊供放棺柩,群眾習稱錫園。1951年新民村大火,即將錫園山莊舊址改建為居民住宅,解決災民居住。后改建成大樓住宅區。

      新開河:清乾隆南巡,為接御駕,在此開一條河,取名新開河。河北歷年填塞,寬度變狹,名稱未變。此河位于89001部隊與盛岸新村之間。

      寶善橋路:曾名錫惠路。長632米,寬6米。因寶善橋而得名。

      寶善橋:長14米,寬12米。水泥梁式結構。明萬歷年間,提學副使鄒迪光建造。信奉因果行善之意而取名“寶善橋”。清咸豐丙辰竇承焯修。民國十八年縣長孫祖基募捐重建。原為石階古橋。1973年改建成水泥鋼筋梁式橋。

      陳巷:舊時,數十戶住戶全部姓陳而得名。

      陶巷:舊時,居民大部分姓陶而得名。

      惠錢一村;長10米,寬2米。澆漿路。1979年89124部隊建5層大樓3幢。位于惠錢路邊,取名惠錢一村。

      大德橋:清乾隆南巡時建造,稱大德橋以示頌德。1978年大運河改道施工中將此橋拆除。

      來源:《北塘區志》(1991年12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日本將與烏克蘭聯合生產武器,澤連斯基和武契奇協商共入歐盟

      日本將與烏克蘭聯合生產武器,澤連斯基和武契奇協商共入歐盟

      史政先鋒
      2025-11-06 18:59:02
      萬科果然事大!曝祝九勝麾下十幾人被查,前董事長郁亮失聯數日

      萬科果然事大!曝祝九勝麾下十幾人被查,前董事長郁亮失聯數日

      潘幸知
      2025-11-06 21:48:18
      葡萄牙窮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個月,有些尷尬的現實得說出來

      葡萄牙窮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個月,有些尷尬的現實得說出來

      詩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浙江小學校門口這一幕,丟盡了“老師”這個職業的臉

      浙江小學校門口這一幕,丟盡了“老師”這個職業的臉

      娜烏和西卡
      2025-11-06 15:40:51
      副院長視頻后續:女主任很漂亮,不嫌棄沙發簡陋,是否另有隱情?

      副院長視頻后續:女主任很漂亮,不嫌棄沙發簡陋,是否另有隱情?

      奇思妙想草葉君
      2025-11-06 21:10:03
      全程擠眉弄眼,說話油腔滑調,馬國明、佘詩曼也帶不動這位拖油瓶

      全程擠眉弄眼,說話油腔滑調,馬國明、佘詩曼也帶不動這位拖油瓶

      冷紫葉
      2025-11-06 16:20:30
      趙鴻剛:已經簽了6場扇耳光比賽,如果醫生允許,想完成剩下5場比賽;此前其眉骨處傷口已縫5針,摘墨鏡眼睛腫得睜不開

      趙鴻剛:已經簽了6場扇耳光比賽,如果醫生允許,想完成剩下5場比賽;此前其眉骨處傷口已縫5針,摘墨鏡眼睛腫得睜不開

      極目新聞
      2025-11-07 00:52:34
      貂皮水洗退貨后續:警方介入,寶媽身份被扒徹底社死 商家有后手

      貂皮水洗退貨后續:警方介入,寶媽身份被扒徹底社死 商家有后手

      攬星河的筆記
      2025-11-06 13:58:48
      香港凍結太子集團35億資產!美英新同步出手,國內卻靜悄悄?

      香港凍結太子集團35億資產!美英新同步出手,國內卻靜悄悄?

      公子麥少
      2025-11-05 20:47:52
      150億造了個“門”?珠海超級項目爛尾,網友:史上最牛大門!

      150億造了個“門”?珠海超級項目爛尾,網友:史上最牛大門!

      GA環球建筑
      2025-11-06 15:56:04
      全球屏住呼吸看中國如何救回航天員!美俄花了9個月,中國多久?

      全球屏住呼吸看中國如何救回航天員!美俄花了9個月,中國多久?

      老范談史
      2025-11-07 00:35:59
      曝翁帆未入職清華不到24小時,校方回應了,楊振寧的布局恐難實現

      曝翁帆未入職清華不到24小時,校方回應了,楊振寧的布局恐難實現

      攬星河的筆記
      2025-11-06 15:59:36
      全紅嬋賽后主動攬責:沒上領獎臺是我沒發揮好,我還是不夠努力吧

      全紅嬋賽后主動攬責:沒上領獎臺是我沒發揮好,我還是不夠努力吧

      全景體育V
      2025-11-06 20:09:09
      湖南省人醫17分鐘視頻風波,女主火辣、男主儒雅,官方發最新通報

      湖南省人醫17分鐘視頻風波,女主火辣、男主儒雅,官方發最新通報

      鋭娛之樂
      2025-11-06 17:08:50
      風雨之夜托孤,歐洲在中國“備份德國”,何其悲愴壯烈!

      風雨之夜托孤,歐洲在中國“備份德國”,何其悲愴壯烈!

      卷史
      2025-11-06 08:44:25
      日本政府向謝長廷頒發勛章,毛寧連發三問

      日本政府向謝長廷頒發勛章,毛寧連發三問

      政知新媒體
      2025-11-06 15:36:41
      環球小姐上演集體退賽?!主辦施壓罵人,冠軍帶頭離席:老娘不伺候了!

      環球小姐上演集體退賽?!主辦施壓罵人,冠軍帶頭離席:老娘不伺候了!

      英國那些事兒
      2025-11-06 23:04:32
      阿里高管空降山姆引爆退卡潮,網友一片抵制,山姆員工天塌了?

      阿里高管空降山姆引爆退卡潮,網友一片抵制,山姆員工天塌了?

      眼光很亮
      2025-11-05 11:43:46
      為什么瑞典沒幾個中國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幾個月,不瘋也抑郁!

      為什么瑞典沒幾個中國人待得???在瑞典生活幾個月,不瘋也抑郁!

      百態人間
      2025-11-05 05:15:03
      紫牛頭條|女孩丟失身份證惹上詐騙官司被判賠款,騙子已被抓,不過她還得打官司

      紫牛頭條|女孩丟失身份證惹上詐騙官司被判賠款,騙子已被抓,不過她還得打官司

      揚子晚報
      2025-11-06 21:07:07
      2025-11-07 08:56:49
      無錫史志 incentive-icons
      無錫史志
      無錫市史志辦官方網易號
      227文章數 139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牛彈琴:特朗普現在最擔心的事很不妙 心提到嗓子眼了

      頭條要聞

      牛彈琴:特朗普現在最擔心的事很不妙 心提到嗓子眼了

      體育要聞

      送走兩位全明星,公牛成了東部第一

      娛樂要聞

      “黑料纏身”的白百何 誰給她的勇氣?

      財經要聞

      老登們的社交貨幣全崩了

      科技要聞

      75%贊成!特斯拉股東同意馬斯克天價薪酬

      汽車要聞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來參加新車發布了?

      態度原創

      健康
      游戲
      親子
      數碼
      軍事航空

      超聲探頭會加重受傷情況嗎?

      夢幻西游風少逆天預判助寶哥團隊拿狀元,歐皇鑒定130頭連出極品

      親子要聞

      醫院里面到底有啥,非得去看看

      數碼要聞

      三星電子初期 LPDDR6 內存參數確認:12nm 制程,10.7Gbps 速率

      軍事要聞

      美軍兩架B-52轟炸機接近委內瑞拉海岸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午夜十八禁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不乱码| 且末县| 麻豆亚洲自偷拍精品日韩另|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有码高清日韩| 亚洲欧洲日韩国内高清| 日韩人妻中文字幕精品|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网站| 东京热大乱系列无码|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人妻系列21p|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0| 国产午夜A理论毛片| 亚洲欧美电影在线一区二区|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超碰无码最新上传| 色av专区无码影音先锋| free性开放小少妇|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中国猛少妇色xxxxx|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v| 成人午夜av在线播放| 日本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瑟|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国产首页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无套在线观|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宅男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卡二卡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福利久久| 18禁裸乳无遮挡自慰免费动漫| 久久羞羞色院精品全部免费| 综合亚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