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endo工作室與京都傳統工藝的匠人們一起合作創作的七件作品,如今正在二條城和清水寺展出著。
這七件作品分別是:松榮堂 水引の香「yuikou」、御庭植治 屋內庭院化の石柜「ishidansu」、宮崎家具 視錯覺の屏風「fuu-raijin」、小島商店 有關節の提燈「hyouri」、十六代 大西清右衛門 新舊金屬加工技術の器「teppun」、千家十職 吹沙工藝の茶具「sunafuki」、樂燒 自己喝茶の茶杯「junwan」。
后面有這七件作品的詳細介紹。
|推薦先觀看一下項目介紹的視頻|
此視頻除了設計師與匠人的設計工藝探討外,還有作品制作的解析。
※翻譯文字歸若谷設計所有
![]()
【會期】2022年1月13日-2月13日
※清水寺佛堂是1月13日-2月6日
【會場】二條城臺所·御清所/清水寺西門·佛堂
【時間】二條城 9:00-16:00
清水寺西門 6:00-18:00,佛堂9:00-18:00
【入場費】二條城500日元(高中生以下免費)
※另外收取二條城的入場費 清水寺免費
※參拜正殿需要另外支付參觀費
●二條城預約優先制
|設計如何讓傳統手工藝煥發新彩?傳統在現代中如何尋求突破?|
nendo將一如既往地通過自身獨特的視點,帶你打破設計的固化思維,讓制物變成一件有趣的事。
下面將為你詳細地解析這7件作品。
01
yuikou
300年制香歷史 松榮堂
![]()
|水引香,將水引的形態賦予香,組合性強、寓意好、造型美觀。|
![]()
(圖左)香爐上印有不同的和紋;(圖右)香分為4種形狀,不同的形狀之間可以組合,形成豐富的組合形態;而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香味,共7種。
4種香的形態+7種香味+6種香爐紋理
將帶來豐富地視覺與嗅覺享受

一根短香燃盡的時間大概是5分鐘。所以你聞到的首先是A的5分鐘,然后是AB混合的5分鐘,最后是B的五分鐘。隨著時間的流逝,香味將不斷發生著變化。

香爐的蓋子上有凹凸起伏的和紋,蓋上后其紋理將印在爐灰上。共六種蓋子,組合了青海波、市松、三崩、七寶、麻葉、籠目、鱗、入子菱等傳統和紋紋樣。
02
ishidansu
250年造園歷史 御庭植治
![]()
|石柜,一半是石,一半是木頭,逼真的刻畫源自匠人的鬼斧神工。|

庭院的魅力應該不止于室外,它也能延伸到屋內。如果只是把石頭搬到室內,未免有些太生硬了。但如果把石頭跟家具結合起來,是不是能提高親和力,與室內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呢。石柜的誕生,出于這樣的設想。
小川勝章,選了三塊不同形態的石頭。
春日部石(京都府龜岡市產),赤石與赤紫苦灰石交替堆積而成,表情粗曠;
仁淀石(高知縣仁淀川產),自然的形態擁有著瘤狀大理石的花紋,屬于稀有品種;
另一塊也是仁淀石,有一種像火山噴火口一樣的表情,其中熔巖部分纏繞在一起。
深色部分是石材,淺色木材部分則是匠人精心雕刻而成。
03
fuu-raijin
創業于1856年 宮崎家具
![]()
|視錯覺屏風,利用視錯覺,打破傳統屏風的橫平豎直,讓其擁有更豐富的表情。|
![]()
從日本的「風神雷神圖」得到的靈感,左邊旋轉的折線是雷公敲出來的閃電,右邊的像圓球鼓起的形狀是風神吹出來的風。
視錯覺是利用二維圖像讓人產生三維立體的效果。這個視錯覺屏風亦是如此。它打破了以往屏風橫平豎直的制作手法,讓屏風在視覺上有了更靈動的表達。
04
hyouri
創業于江戶時代中期 小島商店
|新提燈,收縮自如,變化多樣。|
![]()
![]()
傳統提燈是一根竹條圍成一個圈,然后固定在模具上用厚和紙粘合而成,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牢固度。如何打破這種‘固化’,讓提燈呈現相反‘柔軟’的一面呢。
設計師想到了一種方法,那就是將圓分為八段,讓它具有關節。這樣每一根都可以活動了。
這樣提燈就具有了柔軟性,小的部分可以人為收縮進去。同一盞燈擁有了兩種不同的形態。
05
sunafuki
始于室町時代 千家十職
![]()
|吹沙茶器,用沙子吹出來的四季紋樣。|
它名為「棗」,是密封性好的筒形茶器。一般來說,漆器最后會在其表面用蒔繪或者漆會來飾面,從來沒有過特意把漆削掉,露出里面的木材部分的做法。
這次,設計師將工業的吹沙技術延用到「棗」的飾面上,用高壓吹出來的沙子吹出了春の櫻花、夏の青海波、秋の紅葉、冬の雪花。
06
junwan
始于16世紀 樂燒
![]()
|潤碗,自己主動上色的茶碗。|
![]()
樂燒,為了更好地凸顯土的表情,并不使用輪床,而是用手捏成具有厚壁的器具。它具有柔軟多孔的特質,其細小的裂縫還能形成獨特的手感。
著眼于材料本身的性質,在著色上并沒有采用傳統的上釉燒制的方法,而是給它飲料,讓它自己喝水上色。

喝咖啡

喝紅酒

喝 herbtea

喝藍莓汁

喝 herbtea two

喝two綠茶
07
teppun
始于室町時代 大西清右衛門
![]()
|金屬花器,3D打印技術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
在茶壺的制作中有個叫「鈦心熱干鐵漆」技術,就是將鐵粉和漆混合后加熱干燥,然后把它附在茶壺上敲打,是修復傷口和填補漏水的傳統手法。
![]()
首先,使用激光燒結鈦粉末方式的3D打印機,制作多個鈦制的容器。
由于湯壺的形狀是U型截面旋轉360°,因此制作了同樣使用U型截面的旋轉體。
然后,稍微捏一下端部,就可以成為注入口,用作酒壺和醬油瓶,成為支撐花和樹枝的花瓶。
最后,由十六代大西清右衛門之手,用“鐵漆”完成。
容器內側減少了鐵粉,肌理細膩。
外側由于增加了鐵粉,表面變得粗糙。
另有兩處特意為融入寺廟做的設計。
![]()
西門的樓梯用鏡面覆蓋,西方的天空景色就會浮現出來。在西門舉行的「日想觀」修法,隨著時間的流逝、天空的變幻、角度的變化,將帶給你完全不同的視覺觀感。
![]()
展示在佛堂中的33個表示觀音化身的照明器具,使用從遠方的尖端傳電技術點亮。(采用了新一代輸電技術“WPT”,該技術將電轉換成微波,并能飛到幾米外。)雖然看不見,但能感受到其中存在的能量與思緒。
|回想一下,哪件作品最讓你腦洞大開呢?|
在傳統中加入現代科學,加入跨領域的現代工藝,加入一些感性的成分,也許混合后會像化學試劑般,激發出更絢麗的火花。
![]()
筆者:立風
2019年日本九州大學產品創新專業碩士畢業,專注產品創新多年,設計作品榮獲紅點、A Design、日本設計學會大賞、金點獎等大獎,曾服務過林氏木業、巴布豆、達旦酒店等多家品牌。
設計項目/留學作品集指導/媒體推廣
可加微信咨詢:liluli10
微信/新浪微博/MONO:若谷設計
若谷原創文字,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