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宣傳教育法》正式施行,為新時代普法工作提供了明確遵循。陜西興平市人民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以“檢察藍”守護“法治紅”,將普法宣傳深度融入法律監督全過程,依托“檢察護企法律服務站”等多元平臺,創新傳播形式、延伸服務觸角,通過進校園、進企業、進鄉村的全方位實踐,讓法律條文走出文本、鮮活可感,繪就出覆蓋廣泛、精準高效的普法新圖景。
送法進校園:“向陽花”品牌讓法治課堂活起來
針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興平市檢察院精心打造“向陽花”普法品牌矩陣,讓法治教育更具吸引力和實效性。在咸陽市高新夢桃學校等 20 所中小學設立 “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創新開展“模擬法庭進校園”活動,組織學生分別扮演法官、公訴人、辯護人等角色,沉浸式審理 “校園欺凌防治”“網絡信息保護” 等貼近校園生活的模擬案件,在角色扮演中深化對法律程序和法治精神的理解。
同時,推出“法治微課堂”系列短視頻,檢察官通過動畫、情景劇等生動形式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在“興平檢察”微信公眾號累計推送 32 期,播放量超 3 萬次,讓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輕松學法律;同步開展 “家長教育指導課”,搭建 “學校 + 家庭 + 檢察” 三方聯動平臺,構建起全方位、閉環式的未成年人法治保護體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筑牢法治屏障。
送法進企業:“法治服務站”為發展護航強起來
聚焦民營經濟發展法治需求,興平市檢察院扎實推進“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在陜西永興環能科技等企業設立“法治服務站”,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實現法律服務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針對危化品生產企業安全管理、勞動用工合規等行業痛點,創新構建“法治宣講 + 訂單服務 + 難事找檢”的全鏈條服務模式。
檢察官通過典型案例解讀、企業法律風險排查、一對一咨詢答疑等方式,深入剖析合同糾紛、知識產權保護、安全生產等領域的法律問題,把法律風險防范關口前移,從源頭規避經營風險。精準化、定制化的檢察服務,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動力,讓企業安心經營、放心發展。
送法進鄉村:“移動普法站”讓法治服務沉下去
深入推進 “法治進鄉村” 工程,興平市檢察院將法律服務送到田間地頭、集市廣場,切實打通法治宣傳“最后一公里”。在莊頭鎮、馬嵬街道等 8 個鄉鎮(街道)的集市、文化廣場設立 “移動普法驛站”,常態化開展 “法治趕大集” 活動 30 余場。
檢察官用接地氣的興平方言,向村民講解養老詐騙 “十大常見騙局”、土地流轉法律要點、婚姻家庭糾紛處理等熱點問題,發放圖文并茂的宣傳資料 5 萬余份,現場解答群眾法律咨詢 2000 余人次。此外,通過鄉村聯絡員機制,積極對接化解鄰里糾紛、贍養矛盾等鄉村突出問題 68 起,協助辦理農民工討薪案件 12 件,為 18 名農民工成功追回工資 28 萬元,讓法治成為化解矛盾、護航鄉村振興的 “金鑰匙”,讓群眾在法治服務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下一步,興平市人民檢察院將持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宣傳教育法》為遵循,不斷創新普法形式、豐富普法內容,讓法治宣傳教育更具溫度、更接地氣,切實以檢察力量推動法治精神深入人心,為興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秦峰|韓博軒)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