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滿園關不住,金絲掃帚最醒目。漫山遍野滿目紅,豐收的喜悅說不停。近日,柳林縣賈家垣鄉曹家溝村的掃帚草田野里紅裝素裹,成片的掃帚草一眼望不到邊,一片深紅和淺綠相得益彰,成為當地一道靚麗風景。廣大農民忙碌著收割、捆扎,田野里不時傳出的說笑聲表達著農民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曹家溝村堅持“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合作社的精心規劃與高效管理,土地資源得以整合,逐步構建起集掃帚種植、加工、運輸、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在種植環節,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科學的種植指導,確保掃帚原材料的品質和產量。加工車間里,機器轟鳴,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將原材料制作成一把把精致的掃帚。運輸隊伍則確保產品能夠及時、安全地送達各地客戶手中。而銷售團隊積極拓展市場,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讓曹家溝村的掃帚走向更廣闊的市場。2023年,貴州農博園等地與掃帚專業合作社就簽訂了3萬余株的掃帚訂單。
如今的曹家溝村,掃帚種植已覆蓋全村,家家有產業、戶戶有奔頭。種植金絲掃帚草不僅美化了鄉村容貌,也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正在逐漸成為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為產業振興與鄉村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蓬勃發展的掃帚產業,為曹家溝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一百多戶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收獲穩定的收入。豐收季節,那10多萬把掃帚如同一個個搖錢樹,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極大地提升了農民的生活品質。
“今年我種的8畝掃帚,這里的掃帚都是金絲掃帚,賣的價錢也挺好,其他地方的掃帚比不上這兒的掃帚。種掃帚比種糧食效益好得多了,種一年掃帚相當于種兩年玉米。”村民馮成萬言語中滿是喜悅之情,自村里成立合作社,他就開始種植掃帚草,至今已是第七個年頭。
金絲掃帚草不僅種植戶收益可觀,加工掃帚也給周邊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家門口的勞作讓村民實現了“顧家、賺錢兩不誤”。村民李金連說:“今年我就在村里打工,一天二百元,收入不錯,挺好的。”柳林縣綠洋掃帚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馮明星說:“我們合作社今年種植了180畝掃帚,有50多名勞動力參與收割,預計收入在40萬元左右。”
火紅的掃帚穗與村民的笑臉交相輝映。這片曾經的傳統農作區,正通過掃帚草特色產業轉型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目前,掃帚產業已實現全村覆蓋,形成“家家有產業、戶戶有收益”的發展格局,帶動農業增效、村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能。實習記者 王衛斌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